校長論壇
「校長論壇」是2020年由中華教育文化交流基金會發起主辦,由香港中華書局與香港管理學院、集古齋承辦,香港文聯、香港美協等機構協辦的文化活動品牌。其目的是面向香港的教育實踐與發展研究,以香港中小學為切入點,通過一系列論壇、講座等文化活動來弘揚中華文化,構建一個促進香港教育發展的開放性的文化教育交流平臺。 「校長論壇」主要活動形式是每月一次的主題討論,由主辦方和校方合作推出論壇主題,然後邀請相關著名專家學者與校長們和老師們一起通過線上線下分享新的教育研究學術成果、學校教育管理新觀念、新方法,特別是中國文化教育的經驗,促進學術、出版與學校之間的溝通交流,冀全面提升學校管理水準,促進香港社會的文化建設。校長論壇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是一種強調人和大自然和諧統一的觀念。這點與近年人們提倡的善待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環保理念有着共通性,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垃圾處理、各種污染全面惡化的情況,人類應該如何自處?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哲學智慧能否為我們帶來轉機?
我們常說「環保」,然而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先生一開口便強調:「我不是環保份子,我是一個保護環境的人」,他呼籲大家不要再講「環保」,而要「保環」。到底「環保」和「保環」有甚麼分別?
大多數人認為,數學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且與日常生活無關的,但其實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有緊密的聯繫,遠至夜晚抬頭仰望的星辰,近至我們不離身的手提電話都與數學有關。那麼要如何學習數學?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鄧志鵬校長,以及聖公會聖安德烈學校前校長周瑞忠先生告訴大家,數學不只是計算。
中國傳統數學稱為算學,歷史悠久且成就輝煌。它起源於仰韶文化,距今有五千餘年歷史,在周公時代,數乃是六藝之一。現在世界各地通行的十進位制記數法,最早也是由中國人創立的。現今依然會有人問,為什麼要學習數學?香港大學研究學院院長梁貫成教授解答,每個人都要學「加減乘除」以外的數學嗎?
一場世紀疫症,對教育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科技猛進、資訊爆炸的後千禧年代,如何建立均衡健康的全人教育?親子教育又該如何處理?聖公會李兆強小學陳小燕校長以及王欣浩醫生分享如何平衡工作與親子教育的經驗。
往期回顧
更多校長蜜薦︰程志祥校長《「志」在香港.美麗香港、自然之旅》
4月23日是「香港全民閱讀日」,「校長論壇」特別舉辦「校長蜜薦」活動,邀請救世軍韋理夫人紀念學校程志祥校長為大家推薦優質圖書。
《「志」在香港.美麗香港、自然之旅》共五套,是一套關於香港地理和自然環境的讀物,讓年輕讀者能從多角度認識香港,建設更美好的家園。
校長蜜薦︰楊冬梅校長《廣東人怎樣學習普通話》
4月23日是「香港全民閱讀日」,「校長論壇」特別舉辦「校長蜜薦」活動,邀請慈航學校楊冬梅校長為大家推薦優質圖書。
《廣東人怎樣學習普通話》針對廣東人容易讀錯的語音、用錯的語法以及不同方言的用詞作出分析、比較,並分別挑選出大量例字例句予以糾正,對於操廣州方言的人學習掌握普通話大有裨益。
校長蜜薦︰陳志斌校長《「竹」夢香港——大熊貓與香港的故事》
4月23日是「香港全民閱讀日」,「校長論壇」特別舉辦「校長蜜薦」活動,邀請救世軍田家炳學校陳志斌校長為大家推薦優質圖書。
《「竹」夢香港——大熊貓與香港的故事》以簡潔生動的行文敍事,加上豐富精美的照片,講述大熊貓與香港的故事,並展現香港對大熊貓這一珍稀物種的愛護、付出與貢獻,滿足讀者了解大熊貓、走近大熊貓的願望。
校長論壇
「校長論壇」是2020年由中華教育文化交流基金會發起主辦,由香港中華書局與香港管理學院、集古齋承辦,香港文聯、香港美協等機構協辦的文化活動品牌。其目的是面向香港的教育實踐與發展研究,以香港中小學為切入點,通過一系列論壇、講座等文化活動來弘揚中華文化,構建一個促進香港教育發展的開放性的文化教育交流平臺。 「校長論壇」主要活動形式是每月一次的主題討論,由主辦方和校方合作推出論壇主題,然後邀請相關著名專家學者與校長們和老師們一起通過線上線下分享新的教育研究學術成果、學校教育管理新觀念、新方法,特別是中國文化教育的經驗,促進學術、出版與學校之間的溝通交流,冀全面提升學校管理水準,促進香港社會的文化建設。校長論壇
更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是一種強調人和大自然和諧統一的觀念。這點與近年人們提倡的善待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環保理念有着共通性,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垃圾處理、各種污染全面惡化的情況,人類應該如何自處?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哲學智慧能否為我們帶來轉機?
我們常說「環保」,然而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先生一開口便強調:「我不是環保份子,我是一個保護環境的人」,他呼籲大家不要再講「環保」,而要「保環」。到底「環保」和「保環」有甚麼分別?
大多數人認為,數學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且與日常生活無關的,但其實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有緊密的聯繫,遠至夜晚抬頭仰望的星辰,近至我們不離身的手提電話都與數學有關。那麼要如何學習數學?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鄧志鵬校長,以及聖公會聖安德烈學校前校長周瑞忠先生告訴大家,數學不只是計算。
中國傳統數學稱為算學,歷史悠久且成就輝煌。它起源於仰韶文化,距今有五千餘年歷史,在周公時代,數乃是六藝之一。現在世界各地通行的十進位制記數法,最早也是由中國人創立的。現今依然會有人問,為什麼要學習數學?香港大學研究學院院長梁貫成教授解答,每個人都要學「加減乘除」以外的數學嗎?
一場世紀疫症,對教育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科技猛進、資訊爆炸的後千禧年代,如何建立均衡健康的全人教育?親子教育又該如何處理?聖公會李兆強小學陳小燕校長以及王欣浩醫生分享如何平衡工作與親子教育的經驗。
往期回顧
更多校長蜜薦︰程志祥校長《「志」在香港.美麗香港、自然之旅》
4月23日是「香港全民閱讀日」,「校長論壇」特別舉辦「校長蜜薦」活動,邀請救世軍韋理夫人紀念學校程志祥校長為大家推薦優質圖書。
《「志」在香港.美麗香港、自然之旅》共五套,是一套關於香港地理和自然環境的讀物,讓年輕讀者能從多角度認識香港,建設更美好的家園。
校長蜜薦︰楊冬梅校長《廣東人怎樣學習普通話》
4月23日是「香港全民閱讀日」,「校長論壇」特別舉辦「校長蜜薦」活動,邀請慈航學校楊冬梅校長為大家推薦優質圖書。
《廣東人怎樣學習普通話》針對廣東人容易讀錯的語音、用錯的語法以及不同方言的用詞作出分析、比較,並分別挑選出大量例字例句予以糾正,對於操廣州方言的人學習掌握普通話大有裨益。
校長蜜薦︰陳志斌校長《「竹」夢香港——大熊貓與香港的故事》
4月23日是「香港全民閱讀日」,「校長論壇」特別舉辦「校長蜜薦」活動,邀請救世軍田家炳學校陳志斌校長為大家推薦優質圖書。
《「竹」夢香港——大熊貓與香港的故事》以簡潔生動的行文敍事,加上豐富精美的照片,講述大熊貓與香港的故事,並展現香港對大熊貓這一珍稀物種的愛護、付出與貢獻,滿足讀者了解大熊貓、走近大熊貓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