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論壇
「校長論壇」是2020年由中華教育文化交流基金會發起主辦,由香港中華書局與香港管理學院、集古齋承辦,香港文聯、香港美協等機構協辦的文化活動品牌。其目的是面向香港的教育實踐與發展研究,以香港中小學為切入點,通過一系列論壇、講座等文化活動來弘揚中華文化,構建一個促進香港教育發展的開放性的文化教育交流平臺。 「校長論壇」主要活動形式是每月一次的主題討論,由主辦方和校方合作推出論壇主題,然後邀請相關著名專家學者與校長們和老師們一起通過線上線下分享新的教育研究學術成果、學校教育管理新觀念、新方法,特別是中國文化教育的經驗,促進學術、出版與學校之間的溝通交流,冀全面提升學校管理水準,促進香港社會的文化建設。校長論壇
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處理學校事務已非易事。近年教育界風高浪急,改變頻繁,校長領導們都感到憂心忡忡。孔子和孟子在亂世中安身立命,更成為萬世師表和文化的中流柢柱,當學者和校長遇上孔孟兩位聖賢,你們想問什麼?是教育理想,是如何管理自己或學校,是如何實踐孔孟思想於生活或學校環境裏,遂意成為校長論壇《當校長遇上孔孟 : 儒家之道與學校抉擇》的主題。
在講求學生全人發展的當下,除了基本的學術知識外,更要培養他們的美感、後設認知和藝術經驗等,陶冶學生情意、修養、品德以至對國家民族的投入感。從藝術角度帶領學生認識印欣賞中國畫,走進水墨之間。
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一樣,是中國古代與域外的國際貿易通道和文化交流線路。這條海上通道開始於秦漢,發展於六朝,繁榮於唐宋,延續到明末清初,是已知年代跨度最長、覆蓋空間最廣、航行路線最長的跨文明的古代海上航線。海上絲路開始較早,延續時間卻比起陸上絲綢之路長,它在陸上絲路終止以後仍然長期延續,成為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補充。不同民族之間的商業活動促進了文化間的交流,沿路播撒的文化種子在各地開花。
往期回顧
更多校長論壇 第八場:精華片段
由中華教育文化交流基金會主辦,香港中華書局、香港管理學院、西泠學堂、中華教育、香港美協、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協辦的「校長論壇」第八場於5月27日線上開講,為您解構親子教育的新挑戰。
「繁」與「煩」——校長、醫生如何平衡工作與親子教育——校長論壇 第八場(下)
由中華教育文化交流基金會主辦,香港中華書局、香港管理學院、西泠學堂、中華教育、香港美協、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協辦的「校長論壇」第八場於5月27日線上開講,為您解構親子教育的新挑戰。
第二部分則由聖公會李兆強小學陳小燕校長以及王欣浩醫生以《「繁」與「煩」——校長、醫生如何平衡工作與親子教育》為主題分享如何平衡工作與親子教育的經驗。
有教無「累」?有教無「慮」!—— 後千禧年代教育的挑戰——校長論壇 第八場(上)
論壇的第一部分由科腫瘤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榮譽臨床助理教授、香港乳癌硏究組召集人曾詠恆醫生主講,主題為《有教無「累」?有教無「慮」!—— 後千禧年代教育的挑戰》。曾詠恆醫生從「有教無類」、「有教無累」和「有教無慮」三方面,談及教育的理念、教育工作所面對的挑戰與契機。
校長論壇
「校長論壇」是2020年由中華教育文化交流基金會發起主辦,由香港中華書局與香港管理學院、集古齋承辦,香港文聯、香港美協等機構協辦的文化活動品牌。其目的是面向香港的教育實踐與發展研究,以香港中小學為切入點,通過一系列論壇、講座等文化活動來弘揚中華文化,構建一個促進香港教育發展的開放性的文化教育交流平臺。 「校長論壇」主要活動形式是每月一次的主題討論,由主辦方和校方合作推出論壇主題,然後邀請相關著名專家學者與校長們和老師們一起通過線上線下分享新的教育研究學術成果、學校教育管理新觀念、新方法,特別是中國文化教育的經驗,促進學術、出版與學校之間的溝通交流,冀全面提升學校管理水準,促進香港社會的文化建設。校長論壇
更多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處理學校事務已非易事。近年教育界風高浪急,改變頻繁,校長領導們都感到憂心忡忡。孔子和孟子在亂世中安身立命,更成為萬世師表和文化的中流柢柱,當學者和校長遇上孔孟兩位聖賢,你們想問什麼?是教育理想,是如何管理自己或學校,是如何實踐孔孟思想於生活或學校環境裏,遂意成為校長論壇《當校長遇上孔孟 : 儒家之道與學校抉擇》的主題。
在講求學生全人發展的當下,除了基本的學術知識外,更要培養他們的美感、後設認知和藝術經驗等,陶冶學生情意、修養、品德以至對國家民族的投入感。從藝術角度帶領學生認識印欣賞中國畫,走進水墨之間。
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一樣,是中國古代與域外的國際貿易通道和文化交流線路。這條海上通道開始於秦漢,發展於六朝,繁榮於唐宋,延續到明末清初,是已知年代跨度最長、覆蓋空間最廣、航行路線最長的跨文明的古代海上航線。海上絲路開始較早,延續時間卻比起陸上絲綢之路長,它在陸上絲路終止以後仍然長期延續,成為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補充。不同民族之間的商業活動促進了文化間的交流,沿路播撒的文化種子在各地開花。
往期回顧
更多校長論壇 第八場:精華片段
由中華教育文化交流基金會主辦,香港中華書局、香港管理學院、西泠學堂、中華教育、香港美協、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協辦的「校長論壇」第八場於5月27日線上開講,為您解構親子教育的新挑戰。
「繁」與「煩」——校長、醫生如何平衡工作與親子教育——校長論壇 第八場(下)
由中華教育文化交流基金會主辦,香港中華書局、香港管理學院、西泠學堂、中華教育、香港美協、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協辦的「校長論壇」第八場於5月27日線上開講,為您解構親子教育的新挑戰。
第二部分則由聖公會李兆強小學陳小燕校長以及王欣浩醫生以《「繁」與「煩」——校長、醫生如何平衡工作與親子教育》為主題分享如何平衡工作與親子教育的經驗。
有教無「累」?有教無「慮」!—— 後千禧年代教育的挑戰——校長論壇 第八場(上)
論壇的第一部分由科腫瘤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榮譽臨床助理教授、香港乳癌硏究組召集人曾詠恆醫生主講,主題為《有教無「累」?有教無「慮」!—— 後千禧年代教育的挑戰》。曾詠恆醫生從「有教無類」、「有教無累」和「有教無慮」三方面,談及教育的理念、教育工作所面對的挑戰與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