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史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非書

生命與價值觀教育:視角和實踐

出版商 中華教育

出版日期 2022-07-15

分類 教育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128.00

ISBN 9789888808229

頁數 332

試讀 直接購買
如直接購買,將會跳到專屬訂單網站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本書的結構分為兩大部分:理念篇和議題與實踐篇。理念篇涉及生命教育與價值觀教育、正向及品格教育、健康教育,以及教學策略等內容。議題與實踐篇則關注生命教育、成長課與校本課程、中國文化教育、孔子生活理念、人生意義與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與正念/靜觀窗教育、校本課程的經驗,以至同理心研究等。



目錄


序一 / 李雪英校長

序二 / 招祥麒校長

序三 / 張勇邦校長

序四 / 潘淑嫻校長

序五 / 鍾麗金校長

序六 / 蘇炳輝校長

自序 / 李子建教授

第一章 生命與教育價值觀脈絡與內涵 / 李子建

第二章 生命教育遇上正向教育 / 李子建

第三章 生命教育與健康教育 / 李子建、梁錦波、羅世光

第四章 生命與價值觀教育的教學策略 / 李子建

第五章 生命教育與價值觀、成長課與校本課程 / 李子建

第六章 中國書法教育與武術教育中國文化教育的示例 / 李子建

第七章 孔子生活理念對現代生命教育的示 / 施仲謀  李子建

第八章 人生意義與生命教育 / 李子建

第九章 靜觀教育 / 劉雅詩、李子建

第十章 生命教育與價值觀的校本課程經驗 / 李子建、羅世光

第十一章 生命教育:校本課程的經驗 / 李子建、羅世光

第十二章 同理心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領域中的應用 / 蔣達、黄澤文、莫可瑩、李子建、謝夢


作者簡介

李子建 主編

主編


李子建教授

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承傳計劃顧問委員會主席、學術及首席副校長、課程與教學講座教授、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總監、卓越教學發展中心聯席總監、可持續發展教育中心聯席總監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區域教育發展與終身學習教席。李教授的研究範圍包括:課程與教學、環境教育與地理教育,以及學校改進等。他積極推行教育研究及發展計劃,過往取得不少校外撥款。李教授著作甚豐,曾編輯及出版二十餘本書籍、百多份論文及篇章等。李教授於中華書局的「香港教育故事」叢書系列中擔任共同主編,該叢書系列包括:2018年出版的《再做一次幼稚園生:香港幼兒教育今昔》、2019年出版的《校服歲月:圖說香港校服史》及2020年出版的《搖籃地——中西區教育今昔》。


合著者


施仲謀教授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曾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香港中文教育學會會長,香港中國研究生會創會會長,現兼任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常務理事。施教授研究範圍以漢語語言學、國際中文教育及中華文化為主。專著有《香港中華文化教育》、《紅樓夢詩詞釋義》、《延壽與禪宗》及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等十多種,分別於內地、臺灣、香港及日本等地出版。


梁錦波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博士,全人生命教育學會創會會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生命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突破機構董事會副主席,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榮休校長。自2002年起開展培敦中學六年一貫生命教育,並在業界大力提倡,曾在香港、澳門、台灣及國內等地主領近百場生命教育研討會及講座。


莫可瑩女士

英國杜倫大學心理學本科學位,曾為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研究助理。


黄澤文先生

心理學學士,公共衛生學碩士,研究範圍包括風險預測模型和結構方程模型在心理學領域的應用。


劉雅詩博士

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哲學博士(宗教研究),曾任香港教育大學高級講師及中學倫理宗教科統籌,兒童時期開始接觸東方傳統靜修,自2007年開始推動大學生、職前教師和教師靜修教育工作。劉博士近年研究華人地區跨國靜修運動發展,並定期在國際學術期刊和學術出版社發表有關靜修傳統、正念教育、價值和靈性教育等學術文章。


蔣達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博士。蔣博士的研究範圍包括畢生發展心理學和情緒心理學。她曾在優秀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並於2020年獲得美國心理學會「新星獎」。


謝夢女士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學位,香港教育大學攻讀教育學博士候選人。謝夢的研究興趣包括生命與價值觀教育及正向青少年發展等。


羅世光先生

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顧問,衞理中學榮休校長,前香港島校長聯會會長,曾於中文大學、教育大學及浸會大學擔任校監、校董、新任校長及擬任校長課程兼任講師。


延伸閱讀

生命與價值觀教育:視角和實踐

出版商 中華教育

出版日期 2022-07-15

分類 教育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128.00

ISBN 9789888808229

頁數 332

試讀 直接購買
如直接購買,將會跳到專屬訂單網站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本書的結構分為兩大部分:理念篇和議題與實踐篇。理念篇涉及生命教育與價值觀教育、正向及品格教育、健康教育,以及教學策略等內容。議題與實踐篇則關注生命教育、成長課與校本課程、中國文化教育、孔子生活理念、人生意義與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與正念/靜觀窗教育、校本課程的經驗,以至同理心研究等。



目錄


序一 / 李雪英校長

序二 / 招祥麒校長

序三 / 張勇邦校長

序四 / 潘淑嫻校長

序五 / 鍾麗金校長

序六 / 蘇炳輝校長

自序 / 李子建教授

第一章 生命與教育價值觀脈絡與內涵 / 李子建

第二章 生命教育遇上正向教育 / 李子建

第三章 生命教育與健康教育 / 李子建、梁錦波、羅世光

第四章 生命與價值觀教育的教學策略 / 李子建

第五章 生命教育與價值觀、成長課與校本課程 / 李子建

第六章 中國書法教育與武術教育中國文化教育的示例 / 李子建

第七章 孔子生活理念對現代生命教育的示 / 施仲謀  李子建

第八章 人生意義與生命教育 / 李子建

第九章 靜觀教育 / 劉雅詩、李子建

第十章 生命教育與價值觀的校本課程經驗 / 李子建、羅世光

第十一章 生命教育:校本課程的經驗 / 李子建、羅世光

第十二章 同理心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領域中的應用 / 蔣達、黄澤文、莫可瑩、李子建、謝夢


作者簡介

李子建 主編

主編


李子建教授

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承傳計劃顧問委員會主席、學術及首席副校長、課程與教學講座教授、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總監、卓越教學發展中心聯席總監、可持續發展教育中心聯席總監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區域教育發展與終身學習教席。李教授的研究範圍包括:課程與教學、環境教育與地理教育,以及學校改進等。他積極推行教育研究及發展計劃,過往取得不少校外撥款。李教授著作甚豐,曾編輯及出版二十餘本書籍、百多份論文及篇章等。李教授於中華書局的「香港教育故事」叢書系列中擔任共同主編,該叢書系列包括:2018年出版的《再做一次幼稚園生:香港幼兒教育今昔》、2019年出版的《校服歲月:圖說香港校服史》及2020年出版的《搖籃地——中西區教育今昔》。


合著者


施仲謀教授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曾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香港中文教育學會會長,香港中國研究生會創會會長,現兼任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常務理事。施教授研究範圍以漢語語言學、國際中文教育及中華文化為主。專著有《香港中華文化教育》、《紅樓夢詩詞釋義》、《延壽與禪宗》及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等十多種,分別於內地、臺灣、香港及日本等地出版。


梁錦波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博士,全人生命教育學會創會會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生命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突破機構董事會副主席,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榮休校長。自2002年起開展培敦中學六年一貫生命教育,並在業界大力提倡,曾在香港、澳門、台灣及國內等地主領近百場生命教育研討會及講座。


莫可瑩女士

英國杜倫大學心理學本科學位,曾為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研究助理。


黄澤文先生

心理學學士,公共衛生學碩士,研究範圍包括風險預測模型和結構方程模型在心理學領域的應用。


劉雅詩博士

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哲學博士(宗教研究),曾任香港教育大學高級講師及中學倫理宗教科統籌,兒童時期開始接觸東方傳統靜修,自2007年開始推動大學生、職前教師和教師靜修教育工作。劉博士近年研究華人地區跨國靜修運動發展,並定期在國際學術期刊和學術出版社發表有關靜修傳統、正念教育、價值和靈性教育等學術文章。


蔣達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博士。蔣博士的研究範圍包括畢生發展心理學和情緒心理學。她曾在優秀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並於2020年獲得美國心理學會「新星獎」。


謝夢女士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學位,香港教育大學攻讀教育學博士候選人。謝夢的研究興趣包括生命與價值觀教育及正向青少年發展等。


羅世光先生

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顧問,衞理中學榮休校長,前香港島校長聯會會長,曾於中文大學、教育大學及浸會大學擔任校監、校董、新任校長及擬任校長課程兼任講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