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周邊產品
敦煌,是絲路上的文化博物館,也是我們徘徊千載的夢鄉。
走在石窟之間,看的是風沙中的千年瑰寶,也是觀照自身潛藏的佛性。
作者駱慧瑛博士多次到訪敦煌、任考察團導師,對敦煌的文化藝術深有領會。走過飛天、觀音、地藏菩薩等壁畫佛像,她看到了工藝,也讀出了一筆一鑿的歷史、佛理,一份澄澈的心境。
本書以優雅文筆,襯以多幅照片,分享個人經年沉澱的觀察和心靈反思,伴讀者漫步敦煌,靜觀修行。
目錄
推薦序
敦煌學的傳承 |樊錦詩
敦煌的文化使者 |王旭東
緣繫敦煌與佛學 |李焯芬
佛學與美學 | Yakupitiyage Karunadasa
推薦言
星雲大師 寬運法師 李美賢 廣興 鄧偉雄 駱湛才
情繫敦煌|散文篇
絲路上的博物館──敦煌石窟的前世今生
世界文明時間囊──超越時空的文化交融
千年一覺敦煌夢──敦煌寶藏遺失與重逢
敦煌無處不飛天──敦煌飛天的形象巡禮
諸佛無上大師吼──佛教藝術中的獅子像
結夏安居佛歡喜──莫高窟禪修圖像啟示
觀音觀相觀自心──敦煌的觀音菩薩圖像
最後成佛的地藏──敦煌地藏圖像的初探
藥師琉璃光如來──敦煌初唐的藥師經變
饒公的緣繫敦煌──饒教授的敦煌學貢獻
饒公白描觀音像──饒公筆下觀音藏禪機
夢迴敦煌|參學篇
渡於天地山水間──世外佛洲炳靈寺石窟
流星雨下的敦煌──敦煌參學團有感.上
一日千年的巡禮──敦煌參學團有感.中
只緣身在娑婆中──敦煌參學團有感.下
剎那千年
崖壁上的千佛國
再度重逢於敦煌
跋──真理的導賞員
主要參考資料
駱慧瑛,生於香港。英國根德大學榮譽學士、香港佛教學院、佛光山叢林學院榮譽畢業。香港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兼任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藝術顧問、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員、饒學基金會專案評審委員會會員、嗇色園文化委員會顧問。以佛學、敦煌學、人間佛教及觀音信仰等主題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散文見於《明報》、《信報》、《灼見名家》、《佛門網》及《溫暖人間》等。編輯《饒宗頤佛學論文集》(2013)。首部專著《觀心自在:香港觀音誕與觀音信仰探源》(2020, 第一屆「想創你未來──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得獎作品,同時榮獲第三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社會科學類出版獎)。
敦煌,是絲路上的文化博物館,也是我們徘徊千載的夢鄉。
走在石窟之間,看的是風沙中的千年瑰寶,也是觀照自身潛藏的佛性。
作者駱慧瑛博士多次到訪敦煌、任考察團導師,對敦煌的文化藝術深有領會。走過飛天、觀音、地藏菩薩等壁畫佛像,她看到了工藝,也讀出了一筆一鑿的歷史、佛理,一份澄澈的心境。
本書以優雅文筆,襯以多幅照片,分享個人經年沉澱的觀察和心靈反思,伴讀者漫步敦煌,靜觀修行。
目錄
推薦序
敦煌學的傳承 |樊錦詩
敦煌的文化使者 |王旭東
緣繫敦煌與佛學 |李焯芬
佛學與美學 | Yakupitiyage Karunadasa
推薦言
星雲大師 寬運法師 李美賢 廣興 鄧偉雄 駱湛才
情繫敦煌|散文篇
絲路上的博物館──敦煌石窟的前世今生
世界文明時間囊──超越時空的文化交融
千年一覺敦煌夢──敦煌寶藏遺失與重逢
敦煌無處不飛天──敦煌飛天的形象巡禮
諸佛無上大師吼──佛教藝術中的獅子像
結夏安居佛歡喜──莫高窟禪修圖像啟示
觀音觀相觀自心──敦煌的觀音菩薩圖像
最後成佛的地藏──敦煌地藏圖像的初探
藥師琉璃光如來──敦煌初唐的藥師經變
饒公的緣繫敦煌──饒教授的敦煌學貢獻
饒公白描觀音像──饒公筆下觀音藏禪機
夢迴敦煌|參學篇
渡於天地山水間──世外佛洲炳靈寺石窟
流星雨下的敦煌──敦煌參學團有感.上
一日千年的巡禮──敦煌參學團有感.中
只緣身在娑婆中──敦煌參學團有感.下
剎那千年
崖壁上的千佛國
再度重逢於敦煌
跋──真理的導賞員
主要參考資料
駱慧瑛,生於香港。英國根德大學榮譽學士、香港佛教學院、佛光山叢林學院榮譽畢業。香港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兼任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藝術顧問、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員、饒學基金會專案評審委員會會員、嗇色園文化委員會顧問。以佛學、敦煌學、人間佛教及觀音信仰等主題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散文見於《明報》、《信報》、《灼見名家》、《佛門網》及《溫暖人間》等。編輯《饒宗頤佛學論文集》(2013)。首部專著《觀心自在:香港觀音誕與觀音信仰探源》(2020, 第一屆「想創你未來──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得獎作品,同時榮獲第三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社會科學類出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