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周邊產品

處世:濟群法師講人生經營

出版商 非凡出版

出版日期 2014-08-25

分類 宗教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88.00

ISBN 9789888310098

頁數 230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世間的風光,有時一陣風就吹光了。

有人拼命催著自己成功,結果把自己摧殘了;

有人拼命催著自己享樂,結果把自己摧毀了。

要用無所得的心做事,才能和解脫相應。


《處世》是濟群法師對日常生活中人們追求外物的態度的指導。現代的人,有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如何正確對待財富、物質、名利、情感?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健康幸福的生活準則是什麼?快樂的根源又是什麼?《處世》給出了明確的回答和方向。



目錄


自序

生而為人 ○○一

○○三 人生五大問題——二○○七年十二月講於南京大學歷史系

○二一 人心和人生——二○○四年春在西園寺般若堂為青年學佛班學員所做的開示

○三六 生命的痛苦及解脫

○八七 學佛與做人


佛法在世間 一一七

一一九 佛教的環保思想

一四二 佛教的財富觀


處世良方 一七五

一七七 提升財富品質享受智慧生活

一八八 隨緣與進取——西園寺參訪善知識濟群法師

一九四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一九九 報恩,不僅僅是報恩——濟群法師論佛教中的父母與子女關係

二○七 用佛法智慧解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財富品質》訪談

二一四 中國企業家的精神困惑與希望——《中國商人》專訪

二二○ 慈善的精神——《胡潤百富》專訪


作者簡介

濟群法師

濟群法師


一九八四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隨後至福建佛學院、閩南佛學院參學任教。多年來,教書育人,學修並重,為溈仰宗第十代傳人。現任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閩南佛學院研究生導師,並受聘為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廈門大學宗教研究所高級顧問、客座教授,中國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長期從事唯識、戒律的研究及講授。
教學之餘積極致力於佛法弘揚,時常應邀於高等院校及信眾團體演講,足跡遍佈大江南北、港台及歐洲、澳洲等地。此外,出版並發表各類著述、論文兩百餘萬字,如《真理與謬論》、《菩提心與道次第》、《人生佛教叢書》等。繼承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的理念,希望人們擺脫對佛法的誤解,使佛法走入生活。近年來,更將弘法重點轉向道次第、菩提心和皈依,重佛法基礎建設,引領佛弟子在菩提道上穩步前進。


延伸閱讀

處世:濟群法師講人生經營

出版商 非凡出版

出版日期 2014-08-25

分類 宗教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88.00

ISBN 9789888310098

頁數 230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世間的風光,有時一陣風就吹光了。

有人拼命催著自己成功,結果把自己摧殘了;

有人拼命催著自己享樂,結果把自己摧毀了。

要用無所得的心做事,才能和解脫相應。


《處世》是濟群法師對日常生活中人們追求外物的態度的指導。現代的人,有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如何正確對待財富、物質、名利、情感?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健康幸福的生活準則是什麼?快樂的根源又是什麼?《處世》給出了明確的回答和方向。



目錄


自序

生而為人 ○○一

○○三 人生五大問題——二○○七年十二月講於南京大學歷史系

○二一 人心和人生——二○○四年春在西園寺般若堂為青年學佛班學員所做的開示

○三六 生命的痛苦及解脫

○八七 學佛與做人


佛法在世間 一一七

一一九 佛教的環保思想

一四二 佛教的財富觀


處世良方 一七五

一七七 提升財富品質享受智慧生活

一八八 隨緣與進取——西園寺參訪善知識濟群法師

一九四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一九九 報恩,不僅僅是報恩——濟群法師論佛教中的父母與子女關係

二○七 用佛法智慧解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財富品質》訪談

二一四 中國企業家的精神困惑與希望——《中國商人》專訪

二二○ 慈善的精神——《胡潤百富》專訪


作者簡介

濟群法師

濟群法師


一九八四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隨後至福建佛學院、閩南佛學院參學任教。多年來,教書育人,學修並重,為溈仰宗第十代傳人。現任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閩南佛學院研究生導師,並受聘為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廈門大學宗教研究所高級顧問、客座教授,中國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長期從事唯識、戒律的研究及講授。
教學之餘積極致力於佛法弘揚,時常應邀於高等院校及信眾團體演講,足跡遍佈大江南北、港台及歐洲、澳洲等地。此外,出版並發表各類著述、論文兩百餘萬字,如《真理與謬論》、《菩提心與道次第》、《人生佛教叢書》等。繼承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的理念,希望人們擺脫對佛法的誤解,使佛法走入生活。近年來,更將弘法重點轉向道次第、菩提心和皈依,重佛法基礎建設,引領佛弟子在菩提道上穩步前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