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論壇

校長論壇|極地歸航:李樂詩的光影紀行,從跨代對話看堅毅傳承

剛過去的週六舉辦了新春第一場校長論壇,請來李樂詩博士任嘉賓,與我們分享她的精彩人生。


李樂詩是一位傳奇女性,也是香港人的驕傲,一生從事廣告、藝術、電影美術指導、雜誌出版,又致力於環保及教育事業,更以中國第一位踏足三極的女性身份最為人津津樂道。從這段履歷可見,這樣豐富的人生,除了極堅毅的意志,亦少不得清晰的規劃。


▲校長論壇迎來了2025年第一場論壇,左起分別為:李樂詩傳記作者譚建忠律師、極地博物館基金創辦人李樂詩博士、主持蘇銳鴻校長。


「19歲時候我在想,時間過得真快,完全不覺得空虛寂寞。」李樂詩訴說着自己的少女年代:「我喜歡顏色,喜歡光影,喜歡運動,想環遊世界。」


李樂詩的夢想,不只掛在嘴邊,而是始於足下。所以她將自己的一生規劃為五個二十年:第一個二十年學習知識,鍛鍊身體;第二個二十年努力賺錢,開拓眼界;第三個二十年實現夢想,回饋社會;第四個二十年傳承知識,啟發後人;到第五個二十年,人生歸航。


▲李樂詩博士現場分享自己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歷,在場觀眾仔細聆聽,深受感動。


她的新書,自傳《極地歸航:李樂詩的光影紀行》,就是記述這五個二十年。


「我是一個很勤奮的人,做事全力以赴,沒有甚麼事情是不行的。」回顧跌宕起伏,充滿挑戰的一生,八十二歲的李樂詩如此輕描淡寫,給人一種大巧不工的感覺。這是一種千錘百鍊的意志。


李樂詩希望年輕人多留意身邊的人事,多走多看世界。「活着不是只為自己,只顧眼前事,結婚買樓存錢。」


為了探索極地,追逐夢想,當時中年的她毅然退出利潤豐厚的廣告行業,甚至不顧身邊人的勸阻,變賣資產。「人匆匆在世很短暫,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們去做,並不是說等你賺多少錢,等你的才能到達某個高度,才能為社會做出貢獻。」


論壇的另一位嘉賓是替李樂詩書寫自傳的譚建忠律師。他自中學生時代起與這位長輩結緣:「當時大着膽寫信邀請李博士到校任講座嘉賓,也沒把握,沒想到她就這樣答應了。」


自此,李樂詩為他的人生提出不少建議,受益良多。三十而立,談及有幸替李樂詩寫自傳,譚律師說:「為了完整地展示李博士的一生,我讀完了她的全部著作,又多次進行深度訪談,她的經歷,擴闊了我30歲後人生的視野。其中最大的啟發,便是人的路需要自己闖出來,而非身邊人告知應該如何做。」


了解自己的理想,倚靠自己的能力,對自己選擇的路和心中的熱愛,雖千萬人吾往矣。


▲李樂詩博士和她的傳記作者譚建忠律師,分享彼此結緣的故事。

▲李樂詩博士和譚建忠律師合作撰寫的新書《極地歸航——李樂詩的光影紀行》由中華書局(香港)出版。


紅塵之大,李樂詩向外探尋,到了冰川極地;雪域之下,李樂詩又反向內心求索,堅定了貢獻環保與教育的志向。


如今進入第五個二十年,到了歸航的時候。但李樂詩希望後繼有人:「我要歸航了,輪到你們年輕人起航。」


正如論壇嘉賓主持蘇銳鴻校長所言:「我們教育界對下一代的影響非常深遠,我們所做的每件事,說的每句話,學生都會記住,所以我們要很小心、很盡心地培養下一代。」


▲主持蘇銳鴻校長與李樂詩博士進行現場討論:作為教育工作者如何培養下一代學生的正向價值觀。


教育是建設社會的中流砥柱,給年輕一代建立正向價值觀,是推動發展的關鍵。透過李樂詩博士的分享,我們充心希望每位聽眾都得到啟發和激勵,活出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講座結束後,讀者粉絲排隊等候李樂詩博士的親筆簽名,並和她積極互動,合照留念。


相關閱讀
更多

書摘發佈於9日前

千元起家到二千億身家|香港地產大亨李兆基發跡史

馮邦彥

書摘發佈於10日前

躍然紙上|文學,看新還是舊?

也斯

書摘發佈於23日前

什麼是僑批,它為何被譽為華僑歷史文化的「敦煌文書」?

校長論壇

校長論壇|極地歸航:李樂詩的光影紀行,從跨代對話看堅毅傳承

剛過去的週六舉辦了新春第一場校長論壇,請來李樂詩博士任嘉賓,與我們分享她的精彩人生。


李樂詩是一位傳奇女性,也是香港人的驕傲,一生從事廣告、藝術、電影美術指導、雜誌出版,又致力於環保及教育事業,更以中國第一位踏足三極的女性身份最為人津津樂道。從這段履歷可見,這樣豐富的人生,除了極堅毅的意志,亦少不得清晰的規劃。


▲校長論壇迎來了2025年第一場論壇,左起分別為:李樂詩傳記作者譚建忠律師、極地博物館基金創辦人李樂詩博士、主持蘇銳鴻校長。


「19歲時候我在想,時間過得真快,完全不覺得空虛寂寞。」李樂詩訴說着自己的少女年代:「我喜歡顏色,喜歡光影,喜歡運動,想環遊世界。」


李樂詩的夢想,不只掛在嘴邊,而是始於足下。所以她將自己的一生規劃為五個二十年:第一個二十年學習知識,鍛鍊身體;第二個二十年努力賺錢,開拓眼界;第三個二十年實現夢想,回饋社會;第四個二十年傳承知識,啟發後人;到第五個二十年,人生歸航。


▲李樂詩博士現場分享自己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歷,在場觀眾仔細聆聽,深受感動。


她的新書,自傳《極地歸航:李樂詩的光影紀行》,就是記述這五個二十年。


「我是一個很勤奮的人,做事全力以赴,沒有甚麼事情是不行的。」回顧跌宕起伏,充滿挑戰的一生,八十二歲的李樂詩如此輕描淡寫,給人一種大巧不工的感覺。這是一種千錘百鍊的意志。


李樂詩希望年輕人多留意身邊的人事,多走多看世界。「活着不是只為自己,只顧眼前事,結婚買樓存錢。」


為了探索極地,追逐夢想,當時中年的她毅然退出利潤豐厚的廣告行業,甚至不顧身邊人的勸阻,變賣資產。「人匆匆在世很短暫,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們去做,並不是說等你賺多少錢,等你的才能到達某個高度,才能為社會做出貢獻。」


論壇的另一位嘉賓是替李樂詩書寫自傳的譚建忠律師。他自中學生時代起與這位長輩結緣:「當時大着膽寫信邀請李博士到校任講座嘉賓,也沒把握,沒想到她就這樣答應了。」


自此,李樂詩為他的人生提出不少建議,受益良多。三十而立,談及有幸替李樂詩寫自傳,譚律師說:「為了完整地展示李博士的一生,我讀完了她的全部著作,又多次進行深度訪談,她的經歷,擴闊了我30歲後人生的視野。其中最大的啟發,便是人的路需要自己闖出來,而非身邊人告知應該如何做。」


了解自己的理想,倚靠自己的能力,對自己選擇的路和心中的熱愛,雖千萬人吾往矣。


▲李樂詩博士和她的傳記作者譚建忠律師,分享彼此結緣的故事。

▲李樂詩博士和譚建忠律師合作撰寫的新書《極地歸航——李樂詩的光影紀行》由中華書局(香港)出版。


紅塵之大,李樂詩向外探尋,到了冰川極地;雪域之下,李樂詩又反向內心求索,堅定了貢獻環保與教育的志向。


如今進入第五個二十年,到了歸航的時候。但李樂詩希望後繼有人:「我要歸航了,輪到你們年輕人起航。」


正如論壇嘉賓主持蘇銳鴻校長所言:「我們教育界對下一代的影響非常深遠,我們所做的每件事,說的每句話,學生都會記住,所以我們要很小心、很盡心地培養下一代。」


▲主持蘇銳鴻校長與李樂詩博士進行現場討論:作為教育工作者如何培養下一代學生的正向價值觀。


教育是建設社會的中流砥柱,給年輕一代建立正向價值觀,是推動發展的關鍵。透過李樂詩博士的分享,我們充心希望每位聽眾都得到啟發和激勵,活出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講座結束後,讀者粉絲排隊等候李樂詩博士的親筆簽名,並和她積極互動,合照留念。


相關閱讀
更多

書摘發佈於9日前

千元起家到二千億身家|香港地產大亨李兆基發跡史

馮邦彥

書摘發佈於10日前

躍然紙上|文學,看新還是舊?

也斯

書摘發佈於23日前

什麼是僑批,它為何被譽為華僑歷史文化的「敦煌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