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緊身衣、超短裙:敦煌壁畫中的夏裝秀場

敦煌地處河西走廊西端,是中原地區出西域的必經之地,也是西域文化進入漢人視野的首站,有利的地理位置使其具備了消化和吸收外來文化的能力,尤其在佛教石窟的壁畫藝術中,保存了許多經不同民族間文化交流後而激蕩起的新風格,帶有强烈時代氣息的各式服裝是其中一個在學術界頗受矚目的課題,這些與漢地風格迥異的服飾圖像,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經隋唐到宋元,時代跨越接近千年,可以說是研究古代服飾史有力的實物依據。敦煌的每一個石窟,就猶如穿越了時光隧道的中古服裝秀場,絢麗而奪目地為世人述說着中國文化的基因,是長時間「胡漢共生」所產生的積澱和糅合。

▲建於北周時期的莫高窟第428窟,其《四壁連環說法圖》中一壁,可見除佛陀身披袈裟外,大部分菩薩和飛天均袒露上身。

在魏晉南北朝(220年-589年)的三百多年間,中國處於南北對峙的戰亂年代,南方是漢族政權控制,北方則為少數民族政權頻繁更迭,居民成分也複雜多變,文化自然多元紛呈。敦煌莫高窟自366年始建,到589年北朝結束這段時期的壁畫作品,多為胡服與漢裝並行,漢人以胡服為時尚,胡人又以漢裝為潮流,構成了多元文化融合的主旋律。到了唐代(618年-907年),社會更加寬鬆,胡化生活無論在服飾、飲食、樂舞各方面率先在西域流行起來,繼而通過敦煌再傳入中原,長安民眾生活上的胡化甚至達到盛極一時,且得到朝廷的默許與提倡,胡服胡妝開時尚之風潮,唐人趨之若鶩,流行的新裝不少為中亞各國乃至波斯樣式的引入。唐代婦女受封建禮教束縛也較少,崇尚自由,社會地位也高,思想言行兼容並包,流行個性張揚、性感展露的風氣,她們喜歡穿着透明質感、輕紗曼妙的服裝,能映襯出肌膚若隱若現的朦朧美,常見透視裝、緊身裝、袒胸裝、露臍裙等,是當時女性最時髦的裝束。就算今天人們看來,現代女性夏裝中的時尚元素「薄、透、露」等,在當時的唐代社會已經流行起來,僅以輕紗等薄質面料蔽體,以展示女性天生的體態和肌膚的細膩,是這一時期的創舉。在敦煌,這些元素甚至被廣泛地應用到壁畫藝術上,諸如菩薩、飛天等女性形象,常以薄若蟬翼的輕紗僧祇支示人,在初期佛教經典《長阿含經》中,記載有天界神祗們使用優質輕紗的規定,「……忉利天身長一由旬,衣重六銖;夜摩天身長二由旬,衣重三銖;兜率天身長四由旬,衣重一銖半;化樂天身長八由旬,衣重一銖;他化自在天身長十六由旬,衣重半銖……」由旬為古印度長度單位,一由旬的定義眾說紛紜,但至少有10里以上,而一銖卻不到1克重。可見在佛教的理想世界中,以輕盈為貴,天人等級和身高越高,其穿着的薄紗則越輕。

敦煌壁畫中,菩薩穿着的前衛性,往往超出了現今老百姓腦海中那衣冠端莊、不惹塵俗的印象。其實,這不過只是對傳統認識的偏差,人們對古代服飾的認識多停留在明清兩代,即保守而帶有封建思想的桎梏。中國悠悠五千年歷史並不全是保守,加上敦煌地處中原與西域之交匯點,是佛教從印度傳入的重要節點,壁畫人物常常反映了印度的民風,迸發出夏天或熱帶地區的生活氣息。比如說北周時期(557年-581年)開鑿的莫高窟第428窟,有的菩薩穿着透明薄紗,下身穿齊腰擺裙,而更多的菩薩和飛天上身更是完全袒露,這大膽的裝扮並非畫工們的異想天開,這是印度早期佛教常見的形象,神祗們不穿上衣,只用瓔珞和飄帶進行裝飾。鳩摩羅什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譬喻品》云,菩薩之所以袒露上身,乃是因「見舍利弗於佛前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大歡喜,踴躍無量,各各脫身所着上衣、以供養佛。」原來,是因為內心激動,忘我地脫掉上衣,來表達對佛祖的崇敬之情。

▲莫高窟第428窟壁畫上兩位菩薩的局部特寫,一位身披露肩僧祇衣,而另一位則乾脆裸露上身,這反映出從印度佛教的東傳中,直接吸收當地的藝術元素,是一種來自於熱帶原生態的基因嵌入。

藝術表現手法上,運用了由梁朝張僧繇(479年-?)從印度美術技巧中引入的凹凸暈染法,他與顧愷之、陸探微以及吳道子並稱為中國美術史上的「畫家四祖」。這種技巧運用了顏色的深淺敷染,來表達出人物的明暗面,使平面圖像顯出立體感,栩栩如生。428窟壁畫的人物面孔、胸腹、手臂等裸露部分,原本以多層次疊暈式圓圈暈染,以突出人體的肌肉渾圓質感,並塗以白粉為了顯示高光,原作完成之時,呈現的效果應為肅穆莊嚴的氣氛,使觀者有若如臨佛國世界,嘆為觀止。可惜隨着歲月流逝,人體的肉紅色因為氧化關係,當年絢麗色彩已面目全非,變得沉厚的灰黑色,形象怪誕,如今人們看到的是一種狂放的畫風,倒是另有一番意趣。

又比如同屬敦煌石窟群的瓜州東千佛洞,開鑿於西夏時期(1038年-1227年)的第2窟,兩位菩薩身上穿的是短袖緊身露臍裝,下身是貼身的超短迷你裙,小腹袒露,佩戴有楔形葉冠頭飾,加上輪狀耳環,表明她們是密傳佛教中的菩薩,即使今天看來也很有現代感,絕不比夏天裏大街小巷的摩登女郎遜色,格外引人注目。

▲建於西夏時期的瓜州東千佛洞第2窟,其《密宗曼陀羅》壁畫中,有兩位觀音形象斜靠菩提樹而立,明顯帶有十一世紀左右泥泊爾與西藏一帶的喜馬拉雅佛教藝術風格。圖中的觀音菩薩身穿露臍緊身衣,配襯超短迷你裙的清涼夏裝,彷彿是趕時髦的妙齡少女,與今日的時裝不遑多讓。

此外,同屬西夏時期所建的莫高窟第234窟壁畫上,也有穿半透明絲網緊身衣的菩薩,極富時尚感。值得一提的是,與前述的菩薩們一樣,雖說時代背景不同,但她們的原型均來自印度本土宗教中最為知名的藥叉女(Yaksinis)形象,體態曲綫玲瓏,胸部豐腴,是印度女性雕像和繪畫慣用的「三折扭」(Tribhaṅga)表現手法,對世界美術發展影響深遠,人物的頸部、腰部和膝蓋三部分呈彎曲的S型,顯得活潑生動而婀娜多姿。縱觀上述敦煌壁畫中的形象,即使在今天看來,依然是時髦前衛的,走在時代的前端,這些壁畫藝術雖然是古代作品,但它們的成就已超越了現代,引領着今人悠遠而無限的想像。

▲屬西夏時期所建的莫高窟第234窟,南壁繪有手持法螺的菩薩像,上身穿着深紅色半透明的絲網緊身衣,顯露出若隱若現的身段,與其上面菩薩所穿的「絲襪」應屬同款系列,還點綴了碎花彩綉,可能是當時流行的風尚。


本文摘自《路漫修遠——古絲路文明互鑒》,原標題為〈清凉一夏——敦煌壁畫中的夏裝秀場〉


相關閱讀
更多

書摘發佈於7小时前

身份、國家與記憶:民國西南少數民族身份建構的變化細節

開明書店

書摘發佈於7日前

銅牌的幸福生活

木木

書摘發佈於9日前

安樂死|究竟是死於安樂,還是協助自殺?

非凡出版

書摘

緊身衣、超短裙:敦煌壁畫中的夏裝秀場

敦煌地處河西走廊西端,是中原地區出西域的必經之地,也是西域文化進入漢人視野的首站,有利的地理位置使其具備了消化和吸收外來文化的能力,尤其在佛教石窟的壁畫藝術中,保存了許多經不同民族間文化交流後而激蕩起的新風格,帶有强烈時代氣息的各式服裝是其中一個在學術界頗受矚目的課題,這些與漢地風格迥異的服飾圖像,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經隋唐到宋元,時代跨越接近千年,可以說是研究古代服飾史有力的實物依據。敦煌的每一個石窟,就猶如穿越了時光隧道的中古服裝秀場,絢麗而奪目地為世人述說着中國文化的基因,是長時間「胡漢共生」所產生的積澱和糅合。

▲建於北周時期的莫高窟第428窟,其《四壁連環說法圖》中一壁,可見除佛陀身披袈裟外,大部分菩薩和飛天均袒露上身。

在魏晉南北朝(220年-589年)的三百多年間,中國處於南北對峙的戰亂年代,南方是漢族政權控制,北方則為少數民族政權頻繁更迭,居民成分也複雜多變,文化自然多元紛呈。敦煌莫高窟自366年始建,到589年北朝結束這段時期的壁畫作品,多為胡服與漢裝並行,漢人以胡服為時尚,胡人又以漢裝為潮流,構成了多元文化融合的主旋律。到了唐代(618年-907年),社會更加寬鬆,胡化生活無論在服飾、飲食、樂舞各方面率先在西域流行起來,繼而通過敦煌再傳入中原,長安民眾生活上的胡化甚至達到盛極一時,且得到朝廷的默許與提倡,胡服胡妝開時尚之風潮,唐人趨之若鶩,流行的新裝不少為中亞各國乃至波斯樣式的引入。唐代婦女受封建禮教束縛也較少,崇尚自由,社會地位也高,思想言行兼容並包,流行個性張揚、性感展露的風氣,她們喜歡穿着透明質感、輕紗曼妙的服裝,能映襯出肌膚若隱若現的朦朧美,常見透視裝、緊身裝、袒胸裝、露臍裙等,是當時女性最時髦的裝束。就算今天人們看來,現代女性夏裝中的時尚元素「薄、透、露」等,在當時的唐代社會已經流行起來,僅以輕紗等薄質面料蔽體,以展示女性天生的體態和肌膚的細膩,是這一時期的創舉。在敦煌,這些元素甚至被廣泛地應用到壁畫藝術上,諸如菩薩、飛天等女性形象,常以薄若蟬翼的輕紗僧祇支示人,在初期佛教經典《長阿含經》中,記載有天界神祗們使用優質輕紗的規定,「……忉利天身長一由旬,衣重六銖;夜摩天身長二由旬,衣重三銖;兜率天身長四由旬,衣重一銖半;化樂天身長八由旬,衣重一銖;他化自在天身長十六由旬,衣重半銖……」由旬為古印度長度單位,一由旬的定義眾說紛紜,但至少有10里以上,而一銖卻不到1克重。可見在佛教的理想世界中,以輕盈為貴,天人等級和身高越高,其穿着的薄紗則越輕。

敦煌壁畫中,菩薩穿着的前衛性,往往超出了現今老百姓腦海中那衣冠端莊、不惹塵俗的印象。其實,這不過只是對傳統認識的偏差,人們對古代服飾的認識多停留在明清兩代,即保守而帶有封建思想的桎梏。中國悠悠五千年歷史並不全是保守,加上敦煌地處中原與西域之交匯點,是佛教從印度傳入的重要節點,壁畫人物常常反映了印度的民風,迸發出夏天或熱帶地區的生活氣息。比如說北周時期(557年-581年)開鑿的莫高窟第428窟,有的菩薩穿着透明薄紗,下身穿齊腰擺裙,而更多的菩薩和飛天上身更是完全袒露,這大膽的裝扮並非畫工們的異想天開,這是印度早期佛教常見的形象,神祗們不穿上衣,只用瓔珞和飄帶進行裝飾。鳩摩羅什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譬喻品》云,菩薩之所以袒露上身,乃是因「見舍利弗於佛前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大歡喜,踴躍無量,各各脫身所着上衣、以供養佛。」原來,是因為內心激動,忘我地脫掉上衣,來表達對佛祖的崇敬之情。

▲莫高窟第428窟壁畫上兩位菩薩的局部特寫,一位身披露肩僧祇衣,而另一位則乾脆裸露上身,這反映出從印度佛教的東傳中,直接吸收當地的藝術元素,是一種來自於熱帶原生態的基因嵌入。

藝術表現手法上,運用了由梁朝張僧繇(479年-?)從印度美術技巧中引入的凹凸暈染法,他與顧愷之、陸探微以及吳道子並稱為中國美術史上的「畫家四祖」。這種技巧運用了顏色的深淺敷染,來表達出人物的明暗面,使平面圖像顯出立體感,栩栩如生。428窟壁畫的人物面孔、胸腹、手臂等裸露部分,原本以多層次疊暈式圓圈暈染,以突出人體的肌肉渾圓質感,並塗以白粉為了顯示高光,原作完成之時,呈現的效果應為肅穆莊嚴的氣氛,使觀者有若如臨佛國世界,嘆為觀止。可惜隨着歲月流逝,人體的肉紅色因為氧化關係,當年絢麗色彩已面目全非,變得沉厚的灰黑色,形象怪誕,如今人們看到的是一種狂放的畫風,倒是另有一番意趣。

又比如同屬敦煌石窟群的瓜州東千佛洞,開鑿於西夏時期(1038年-1227年)的第2窟,兩位菩薩身上穿的是短袖緊身露臍裝,下身是貼身的超短迷你裙,小腹袒露,佩戴有楔形葉冠頭飾,加上輪狀耳環,表明她們是密傳佛教中的菩薩,即使今天看來也很有現代感,絕不比夏天裏大街小巷的摩登女郎遜色,格外引人注目。

▲建於西夏時期的瓜州東千佛洞第2窟,其《密宗曼陀羅》壁畫中,有兩位觀音形象斜靠菩提樹而立,明顯帶有十一世紀左右泥泊爾與西藏一帶的喜馬拉雅佛教藝術風格。圖中的觀音菩薩身穿露臍緊身衣,配襯超短迷你裙的清涼夏裝,彷彿是趕時髦的妙齡少女,與今日的時裝不遑多讓。

此外,同屬西夏時期所建的莫高窟第234窟壁畫上,也有穿半透明絲網緊身衣的菩薩,極富時尚感。值得一提的是,與前述的菩薩們一樣,雖說時代背景不同,但她們的原型均來自印度本土宗教中最為知名的藥叉女(Yaksinis)形象,體態曲綫玲瓏,胸部豐腴,是印度女性雕像和繪畫慣用的「三折扭」(Tribhaṅga)表現手法,對世界美術發展影響深遠,人物的頸部、腰部和膝蓋三部分呈彎曲的S型,顯得活潑生動而婀娜多姿。縱觀上述敦煌壁畫中的形象,即使在今天看來,依然是時髦前衛的,走在時代的前端,這些壁畫藝術雖然是古代作品,但它們的成就已超越了現代,引領着今人悠遠而無限的想像。

▲屬西夏時期所建的莫高窟第234窟,南壁繪有手持法螺的菩薩像,上身穿着深紅色半透明的絲網緊身衣,顯露出若隱若現的身段,與其上面菩薩所穿的「絲襪」應屬同款系列,還點綴了碎花彩綉,可能是當時流行的風尚。


本文摘自《路漫修遠——古絲路文明互鑒》,原標題為〈清凉一夏——敦煌壁畫中的夏裝秀場〉


相關閱讀
更多

書摘發佈於7小时前

身份、國家與記憶:民國西南少數民族身份建構的變化細節

開明書店

書摘發佈於7日前

銅牌的幸福生活

木木

書摘發佈於9日前

安樂死|究竟是死於安樂,還是協助自殺?

非凡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