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City Walk|第二站:半山電梯

一、通向地獄的樓梯?


香港島上山多、平地少,交通堵塞嚴重,常有人車爭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關於自動扶手電梯的構想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便產生了。然而,電梯在籌備及建造階段都遭遇了重重阻力。尤其是1991年3月開工後,工程帶來的噪音滋擾、出入不便等問題,令附近的店舖生意與居民生活大受影響,民怨沸騰,甚至有媒體將電梯形容為「通往地獄之樓梯」(stairway to hell)。


歷時兩年半,1993年10月,電梯終於正式投入使用。這個設計獨特的電梯,起始於中環街市,由北而南,由16部行人電梯、3個移動平台及多道行人天橋組合而成,全長800米,垂直距離135米,讓無數市民及遊客可憑雙腳在半小時內由山腳海旁登上半山,而在半山下行至海旁則只需19分鐘。也就是說,不出一小時內可以上登半山、下臨海旁。



▲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系統立視圖

(圖片來源: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磨合後,電梯不僅受到該區民眾的歡迎,更出人意料地成為吸引內外遊客觀光的亮點,甚至有外國記者將電梯系統形容為「通向市區天堂之樓梯」(stairway to urban heaven),用意似要反駁早年「通往地獄之樓梯」的指責。


從「通往地獄」到「通向天堂」的形象扭轉,與該區數之不盡的歷史建築及濃厚的人文氣息密不可分。


二、名人


1. 許地山


許多朋友認識許地山的起點是人教版課文《落花生》。這篇文章中的名句「要像花生一样,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亦是許地山一生的註腳。



▲香港南區文學徑為紀念五位著名中國近代文學家,包括張愛玲、胡適、蔡元培、蕭紅及許地山而設立。其中許地山的地標名為「樸」(位於域多利道金粟街休憩處內),就是一個花生的形態。(圖:網絡)


1935年9月,受胡適推薦,許地山到香港履任香港大學中國文史學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之職,住在羅便臣道125號,直至1941年8月去世。在此期間,他為港大本科生授課,據傳張愛玲也上過許地山的課,且許就是《茉莉香片》中女主角之父言子夜的原型。



▲圖為許地山在羅便臣道125號書齋(圖片提供:馮錦榮教授)


▲曾為許地山居處的羅便臣道125號,現已被開發成新式住宅(註:該住宅不對外開放)


與此同時,許地山仍時刻關心「服飾與社會」及「印度佛學與中國社會」等課題。為提高港大學生的中文水平,他向大學推薦了馬鑑、陳寅恪等負時望之文史專才,入中國文史學系任教。除教學研究,許地山在香港亦多參與社會文化活動,並積極支持學生舉辦的學術活動。二戰日軍侵華時期,許地山也是香港拯救和保存中國文物的重要推手。他還凝聚留港各方文藝工作者、學者,並提出「以筆管為國效勞」的主張。


2. 高和爾


打開香港島地圖,圍繞半山扶手電梯系統一帶,有不少地方留下高和爾(Daniel Richard Caldwell,1816-1875)的足跡——一個在香港開埠初期極具爭議性的人物。其足跡,包括他曾工作的域多利監獄(位於大館內)、被指由他操控經營的妓院,以及他位於鴨巴甸街10號與荷李活道21號曾提供翻譯服務的公司和家居所在地等等。


高和爾在來港之前,曾在東南亞生活,會講多種語言,包括馬來語、印度語、葡語、粵語和客家語等。因為極高的語言天分,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高和爾為英軍充當翻譯,表現出色,之後曾擔任最高法院總通譯官、署理總督察、總登記官、撫華道、妓院發牌官等要職,並多次身兼數職。但他並不滿足於效命港府,而是黑白兩道通吃。除了經營航運、貿易及投資地產,他還與海盜頭子黃墨洲過從甚密,並以黃提供的情報,打擊與黃敵對的海盜,為自己樹立功績。



▲高和爾與華洋人物的轇轕與關係

(資料來源:Correspondence on Resignation of Justiceship of Peace for Hong Kong by T.Chisholm Anstey, 1860, UK Parliamentary Papers, accessed 6 March 2019.)


不過,高和爾漠視禁止華洋通婚的規範,迎娶了華人女子陳亞有,並生下十名混血子女。此舉激怒了種族門禁森嚴的殖民統治者。在他遭彈劾時,「關鍵指控」並非貪污瀆職或私通海盜,反而是他本人疑似混血的身份,以及與華人通婚的問題。最終高和爾因此仕途止步。不過,他仍在商場獲利頗豐,並依然是港府和商界暗中倚賴的中介者。


高和爾去世後的1879年,陳亞有將位於鴨巴甸街與荷李活道交界(內地段62A)的物業連地皮,以「半賣半捐」的方式轉讓給倫敦傳道會,後來改建為雅麗氏利濟醫院(附香港西醫書院)及道濟會堂,即孫中山早年求學及禮拜的地方。該書院於1912年併入香港大學成為醫學院。



▲雅麗氏利濟醫院及香港西醫書院舊址(荷李活道75號),如今是孫中山史蹟徑的一部分。(圖源:網絡)



▲紅圈部分為曾為高和爾所持有的地皮

(圖片來源:“Plan of the City of Victoria, Hong Kong, 1889,” CO 700HongKongandChina7, UK National Archives.)


3. 陸佑


陸佑行座落於皇后大道中50-52號。今天在中環,它不算十分耀眼,但 「陸佑」二字,卻是百多年前南洋一帶的顯赫名號。



▲今日的陸佑行


陸佑(1846-1917)原姓黃,生於廣東鶴山一個貧寒的家庭,幼失怙恃,後獲新會地主陸顯收為奴子,遂改姓陸。12歲那年他前往南洋發展。奮鬥多年後,陸佑一度成為英屬馬來亞地區首富,其後人也在星馬兩地興旺多年,與香港的淵源也甚深。


第一代陸佑行於1941年落成,由陸佑的孫子陸容章(註:陸容章之父為陸佑養子,故陸容章與陸佑並無血緣關係)購入地皮興建而成。而陸佑行之所以為「陸佑」行,正是陸容章欲光耀祖父之名,表達敬仰。二戰後,陸容章又將第一代陸佑行改建成11層高的第二代,它在1966年落成。放在當時的背景看,11層高的陸佑行無疑是一座耀眼的大樓,但時移世易,且更高的第三代陸佑行遲遲未能落實重建,如今看來便「矮人一截」。


有趣的是,中華書局與陸佑行也有一段緣分。1927年,中華書局在香港成立分局,地址在皇后大道中69號。1941年,因應擴大經營的需要,中華書局從原址遷至附近剛建成不久的陸佑行樓下的舖面。


除了陸佑行外,香港大學的陸佑堂也聲名顯赫。這要從1910年代港大草創階段說起。當時港大財務狀況很糟,而馬來亞華人尤其是陸佑的適時金援為其解決了燃眉之急。1916年,港大於第一屆畢業典禮上向陸佑頒發榮譽法學博士學位,但陸佑並未赴港出席典禮。其後,港大校長義律(Charles N. E. Eliot)親赴吉隆坡,於1917年1月4日為陸佑補授榮譽博士學位。陸佑對此非常自豪,並披著博士袍攝影留念。一個多月後陸佑便去世了,葬於吉隆坡的陸家墓園,其墓地上的銅像與這張博士學位照幾乎一模一樣。1956年,港大將本部大樓內重修後的大禮堂命名為「陸佑堂」,並隆重地為陸佑的半身銅像舉行揭幕禮。



▲香港大學陸佑堂(圖源:網絡)


三、宗教


羅便臣道70號猶太教莉亞堂建於1901年,歷史悠長,是亞洲地區碩果僅存且仍舊用於宗教活動的猶太教會所。教堂外觀富中東色彩,兼有西班牙風味。不過,莉亞堂最重要的特色,還是它由一個家族獨資興建,這便是有「東方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之稱的沙宣(Sassoon,或譯沙遜)家族。位於上海的沙遜別墅,也是由該家族興建的。現在的莉亞堂位於私人屋苑內,不對外開放。


位於港島中區半山堅道的天主教總堂早在1888年建成。到了1946年,天主教香港教區正式成立,位於堅道的總堂亦成為香港天主教教區的主教座堂。徐誠斌在1969至73年擔任第三任正權主教時,亦是香港天主教的第一位華人主教。



▲天主教總堂


些利街的回教清真禮拜總堂又稱「嚤囉廟」,始建於1849年,興建者是跟隨英國東印度公司來華經商的回教船員,以及英軍駐港的印度士兵。後於1915年重建,淡綠色的喚禮塔一直留存至今。


香港開埠後,由於在意識形態上和殖民政權相似,香港的基督教及天主教在政治和社會體制上佔有優越位置。因此,華人不得不另覓出路,以其他形式推廣佛法。與此同時,清末民初的中國佛門趨向腐敗。佛教改革浪潮中,素食館作為一種社區空間,是「人間佛教」的重要組成。1920年代中,位於堅道71號(現43號)小祇園開業,是香港首家以弘法為旨的素食館,也是20世紀初至日本侵華戰爭時期的「香港第一齋」。其中,祇園一詞源於印度北部舍衛城的祇園精舍(簡稱祇園),本為佛祖釋迦牟尼弘法的重要場所,因此篤信佛教的富商也視捐建祇園、供養孤寡老人及貧困人士為功德,故祇園亦成為佛教講經之所的代名詞。堅道的小祇園已於上世紀停業,1930年代在灣仔軒尼詩道開設的分店「東方小祇園」至今仍在營業。


閱讀推薦 | 半山電梯:扶搖直上青雲路


相關閱讀
更多

書摘發佈於3日前

緊身衣、超短裙:敦煌壁畫中的夏裝秀場

中華書局

書摘發佈於7日前

自殺者需要什麼?——佛教對自殺議題的回應

中華書局

書摘發佈於7日前

「長對畫圖空懊惱」:以園林為佈景的仕女畫

[美]高居翰 黃曉 劉珊珊

書摘

City Walk|第二站:半山電梯

一、通向地獄的樓梯?


香港島上山多、平地少,交通堵塞嚴重,常有人車爭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關於自動扶手電梯的構想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便產生了。然而,電梯在籌備及建造階段都遭遇了重重阻力。尤其是1991年3月開工後,工程帶來的噪音滋擾、出入不便等問題,令附近的店舖生意與居民生活大受影響,民怨沸騰,甚至有媒體將電梯形容為「通往地獄之樓梯」(stairway to hell)。


歷時兩年半,1993年10月,電梯終於正式投入使用。這個設計獨特的電梯,起始於中環街市,由北而南,由16部行人電梯、3個移動平台及多道行人天橋組合而成,全長800米,垂直距離135米,讓無數市民及遊客可憑雙腳在半小時內由山腳海旁登上半山,而在半山下行至海旁則只需19分鐘。也就是說,不出一小時內可以上登半山、下臨海旁。



▲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系統立視圖

(圖片來源: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磨合後,電梯不僅受到該區民眾的歡迎,更出人意料地成為吸引內外遊客觀光的亮點,甚至有外國記者將電梯系統形容為「通向市區天堂之樓梯」(stairway to urban heaven),用意似要反駁早年「通往地獄之樓梯」的指責。


從「通往地獄」到「通向天堂」的形象扭轉,與該區數之不盡的歷史建築及濃厚的人文氣息密不可分。


二、名人


1. 許地山


許多朋友認識許地山的起點是人教版課文《落花生》。這篇文章中的名句「要像花生一样,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亦是許地山一生的註腳。



▲香港南區文學徑為紀念五位著名中國近代文學家,包括張愛玲、胡適、蔡元培、蕭紅及許地山而設立。其中許地山的地標名為「樸」(位於域多利道金粟街休憩處內),就是一個花生的形態。(圖:網絡)


1935年9月,受胡適推薦,許地山到香港履任香港大學中國文史學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之職,住在羅便臣道125號,直至1941年8月去世。在此期間,他為港大本科生授課,據傳張愛玲也上過許地山的課,且許就是《茉莉香片》中女主角之父言子夜的原型。



▲圖為許地山在羅便臣道125號書齋(圖片提供:馮錦榮教授)


▲曾為許地山居處的羅便臣道125號,現已被開發成新式住宅(註:該住宅不對外開放)


與此同時,許地山仍時刻關心「服飾與社會」及「印度佛學與中國社會」等課題。為提高港大學生的中文水平,他向大學推薦了馬鑑、陳寅恪等負時望之文史專才,入中國文史學系任教。除教學研究,許地山在香港亦多參與社會文化活動,並積極支持學生舉辦的學術活動。二戰日軍侵華時期,許地山也是香港拯救和保存中國文物的重要推手。他還凝聚留港各方文藝工作者、學者,並提出「以筆管為國效勞」的主張。


2. 高和爾


打開香港島地圖,圍繞半山扶手電梯系統一帶,有不少地方留下高和爾(Daniel Richard Caldwell,1816-1875)的足跡——一個在香港開埠初期極具爭議性的人物。其足跡,包括他曾工作的域多利監獄(位於大館內)、被指由他操控經營的妓院,以及他位於鴨巴甸街10號與荷李活道21號曾提供翻譯服務的公司和家居所在地等等。


高和爾在來港之前,曾在東南亞生活,會講多種語言,包括馬來語、印度語、葡語、粵語和客家語等。因為極高的語言天分,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高和爾為英軍充當翻譯,表現出色,之後曾擔任最高法院總通譯官、署理總督察、總登記官、撫華道、妓院發牌官等要職,並多次身兼數職。但他並不滿足於效命港府,而是黑白兩道通吃。除了經營航運、貿易及投資地產,他還與海盜頭子黃墨洲過從甚密,並以黃提供的情報,打擊與黃敵對的海盜,為自己樹立功績。



▲高和爾與華洋人物的轇轕與關係

(資料來源:Correspondence on Resignation of Justiceship of Peace for Hong Kong by T.Chisholm Anstey, 1860, UK Parliamentary Papers, accessed 6 March 2019.)


不過,高和爾漠視禁止華洋通婚的規範,迎娶了華人女子陳亞有,並生下十名混血子女。此舉激怒了種族門禁森嚴的殖民統治者。在他遭彈劾時,「關鍵指控」並非貪污瀆職或私通海盜,反而是他本人疑似混血的身份,以及與華人通婚的問題。最終高和爾因此仕途止步。不過,他仍在商場獲利頗豐,並依然是港府和商界暗中倚賴的中介者。


高和爾去世後的1879年,陳亞有將位於鴨巴甸街與荷李活道交界(內地段62A)的物業連地皮,以「半賣半捐」的方式轉讓給倫敦傳道會,後來改建為雅麗氏利濟醫院(附香港西醫書院)及道濟會堂,即孫中山早年求學及禮拜的地方。該書院於1912年併入香港大學成為醫學院。



▲雅麗氏利濟醫院及香港西醫書院舊址(荷李活道75號),如今是孫中山史蹟徑的一部分。(圖源:網絡)



▲紅圈部分為曾為高和爾所持有的地皮

(圖片來源:“Plan of the City of Victoria, Hong Kong, 1889,” CO 700HongKongandChina7, UK National Archives.)


3. 陸佑


陸佑行座落於皇后大道中50-52號。今天在中環,它不算十分耀眼,但 「陸佑」二字,卻是百多年前南洋一帶的顯赫名號。



▲今日的陸佑行


陸佑(1846-1917)原姓黃,生於廣東鶴山一個貧寒的家庭,幼失怙恃,後獲新會地主陸顯收為奴子,遂改姓陸。12歲那年他前往南洋發展。奮鬥多年後,陸佑一度成為英屬馬來亞地區首富,其後人也在星馬兩地興旺多年,與香港的淵源也甚深。


第一代陸佑行於1941年落成,由陸佑的孫子陸容章(註:陸容章之父為陸佑養子,故陸容章與陸佑並無血緣關係)購入地皮興建而成。而陸佑行之所以為「陸佑」行,正是陸容章欲光耀祖父之名,表達敬仰。二戰後,陸容章又將第一代陸佑行改建成11層高的第二代,它在1966年落成。放在當時的背景看,11層高的陸佑行無疑是一座耀眼的大樓,但時移世易,且更高的第三代陸佑行遲遲未能落實重建,如今看來便「矮人一截」。


有趣的是,中華書局與陸佑行也有一段緣分。1927年,中華書局在香港成立分局,地址在皇后大道中69號。1941年,因應擴大經營的需要,中華書局從原址遷至附近剛建成不久的陸佑行樓下的舖面。


除了陸佑行外,香港大學的陸佑堂也聲名顯赫。這要從1910年代港大草創階段說起。當時港大財務狀況很糟,而馬來亞華人尤其是陸佑的適時金援為其解決了燃眉之急。1916年,港大於第一屆畢業典禮上向陸佑頒發榮譽法學博士學位,但陸佑並未赴港出席典禮。其後,港大校長義律(Charles N. E. Eliot)親赴吉隆坡,於1917年1月4日為陸佑補授榮譽博士學位。陸佑對此非常自豪,並披著博士袍攝影留念。一個多月後陸佑便去世了,葬於吉隆坡的陸家墓園,其墓地上的銅像與這張博士學位照幾乎一模一樣。1956年,港大將本部大樓內重修後的大禮堂命名為「陸佑堂」,並隆重地為陸佑的半身銅像舉行揭幕禮。



▲香港大學陸佑堂(圖源:網絡)


三、宗教


羅便臣道70號猶太教莉亞堂建於1901年,歷史悠長,是亞洲地區碩果僅存且仍舊用於宗教活動的猶太教會所。教堂外觀富中東色彩,兼有西班牙風味。不過,莉亞堂最重要的特色,還是它由一個家族獨資興建,這便是有「東方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之稱的沙宣(Sassoon,或譯沙遜)家族。位於上海的沙遜別墅,也是由該家族興建的。現在的莉亞堂位於私人屋苑內,不對外開放。


位於港島中區半山堅道的天主教總堂早在1888年建成。到了1946年,天主教香港教區正式成立,位於堅道的總堂亦成為香港天主教教區的主教座堂。徐誠斌在1969至73年擔任第三任正權主教時,亦是香港天主教的第一位華人主教。



▲天主教總堂


些利街的回教清真禮拜總堂又稱「嚤囉廟」,始建於1849年,興建者是跟隨英國東印度公司來華經商的回教船員,以及英軍駐港的印度士兵。後於1915年重建,淡綠色的喚禮塔一直留存至今。


香港開埠後,由於在意識形態上和殖民政權相似,香港的基督教及天主教在政治和社會體制上佔有優越位置。因此,華人不得不另覓出路,以其他形式推廣佛法。與此同時,清末民初的中國佛門趨向腐敗。佛教改革浪潮中,素食館作為一種社區空間,是「人間佛教」的重要組成。1920年代中,位於堅道71號(現43號)小祇園開業,是香港首家以弘法為旨的素食館,也是20世紀初至日本侵華戰爭時期的「香港第一齋」。其中,祇園一詞源於印度北部舍衛城的祇園精舍(簡稱祇園),本為佛祖釋迦牟尼弘法的重要場所,因此篤信佛教的富商也視捐建祇園、供養孤寡老人及貧困人士為功德,故祇園亦成為佛教講經之所的代名詞。堅道的小祇園已於上世紀停業,1930年代在灣仔軒尼詩道開設的分店「東方小祇園」至今仍在營業。


閱讀推薦 | 半山電梯:扶搖直上青雲路


相關閱讀
更多

書摘發佈於3日前

緊身衣、超短裙:敦煌壁畫中的夏裝秀場

中華書局

書摘發佈於7日前

自殺者需要什麼?——佛教對自殺議題的回應

中華書局

書摘發佈於7日前

「長對畫圖空懊惱」:以園林為佈景的仕女畫

[美]高居翰 黃曉 劉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