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論壇

中華傳統藝術與香港故宮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自開幕以來一直備受關註,博物館透過學術研究的新成果、創新的巡迴展覽,以及教育、文化和專業人士交流,作為一個活力充沛的平台,積極推動社區參與、鼓勵對話與合作,並增強文化創造力和跨領域合作。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8月31日的「校長論壇」邀請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席研究員焦天龍博士作為特邀主請嘉賓,就「中華傳統藝術與香港故宮」的主題為我們作分享。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席研究員焦天龍博士


焦博士首先介紹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自開幕以來的情況,稱「全世界博物館的票都沒有香港故宮那麼難買,可謂是一票難求。」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以嶄新的策展手法,從香港的角度出發,結合環球視野,展出故宮博物院和其他世界重要文化機構的珍藏。館內除了有多個大型展覽外,還同時推動多項教育及研究項目。正如焦博士所言「博物館存在的意義,不光是藝術欣賞,亦肩負更多的社會責任」


焦博士以分享博物館九大展廳的理念為基礎,闡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定位並講解了該如何解讀中國藝術,以及如何激起不同年齡層的參觀者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


第一展廳的主題是「紫禁萬象——建築、典藏與文化傳承」,除展出各種文物之外,更特將紫禁城六百年的變遷製作成一張視覺化的地圖,透過空間與視覺的設計結合,讓參觀者感受到皇家的氣勢,使他們能在看到展品的第一眼就對中國歷史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




第二展廳主題是「紫禁一日——清代宮廷生活」,此主題是眾多展廳中比較受歡迎的,參觀者透過展出的貼近皇家生活的文物,親身感受古人們的一天是如何渡過的。




第三展廳主題是「凝土為器——故宮博物院珍藏陶瓷」,展廳以「通透」為設計理念,展示了一百五十多件精美的陶瓷文物,可謂是中國陶瓷史的縮影。




第四展廳主題是「龍顏鳳姿──清代帝后肖像」,這個展廳目前僅有三件文物,參觀者可以透過影像、圖像與文字的介紹,了解清代帝后朝服肖像,感受其樣式變遷、畫面元素的像徵意義從而深入了解宮廷歷史文化。




第五展廳則是「器惟求新——當代設計對話古代工藝」,以圓的投影展示出各種古代能工巧匠的作品細節,同時輔以文獻走廊,將古代藝術設計更加立體的展現在參觀者面前。




第六、第七展廳皆是香港主題的展廳,第六展廳展的主題是「同賞共樂── 穿越香港收藏史」,主要展出由香港博物館及收藏家收藏的文物,細述香港一個多世紀的中國藝術收藏活動,展現了香港在過去對中華文化傳承的貢獻。




第七展廳以「古今无界──故宮文化再詮釋」為題,以香港藝術家所創作的現代藝術為主,演繹中國文化的多樣性。




第八展廳是特展廳,一期只展三十天的「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展出《行書雨後帖》(宋摹本)、《洛神賦圖》(北宋摹本)、《行書摹蘭亭序帖》等稀世珍品。




最後一個展廳則是以「馳騁天下——馬文化藝術」,本展廳展出多件來自中外不同博物館歷代馬文化相關的文物,加深中西的藝術文化交流。




最後焦博士總結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會一直以立足香港,以研究展示中華文化、香港特色、促進中西文化對話為發展方向。


論壇第二部分由中華基金中學何迪信校長作為特邀主持人,從學校角度出發向焦博士提出數個問題。



中華基金中學何迪信校長(右)與焦天龍博士(左)


首先,何校長提問「香港故宮如何以嶄新方法,詮釋中華文化與藝術?」焦博士指,展品是古代的藝術,我們該想方設法地使現代的觀眾們與之跨越時空產生共嗚。以第一展廳為例,當無法將故宮整個搬到香港時,只能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裏將重要的訊息以視覺化的形式帶給觀眾,同時亦需要在吸引眼球的多媒體展示與藝術品的價值中作出平衡。隨後,何校長提到故宮與教育界或是學校之間的合作問題,包括外展活動、參觀活動、配套教材等,焦博士指香港故宮的教育團隊已經就此積極發展包括工作坊、參觀活動、網上教材等的資源,供學校及教育界人士使用,目前亦有開辦予公眾的藝文活動。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會在9月上旬開始接受學校團體參觀的報名,校長和老師們可以密切留意。


「校長論壇」旨在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推動香港文化教育事業與時俱進。期望「校長論壇」能為您提供一個經驗分享與文化交流的互動平台,更期待您和您的團隊支持和參與!


相關閱讀
更多

書摘發佈於11日前

深山裏傳承千年的別樣儀式——尋找孔子家祭禮

中華書局

書摘發佈於11日前

活着的人,不要忽略他們為何而死

中華書局

校長論壇發佈於17日前

校長論壇|提升普通話學習氛圍系列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與文化的傳承

中華書局

校長論壇

中華傳統藝術與香港故宮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自開幕以來一直備受關註,博物館透過學術研究的新成果、創新的巡迴展覽,以及教育、文化和專業人士交流,作為一個活力充沛的平台,積極推動社區參與、鼓勵對話與合作,並增強文化創造力和跨領域合作。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8月31日的「校長論壇」邀請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席研究員焦天龍博士作為特邀主請嘉賓,就「中華傳統藝術與香港故宮」的主題為我們作分享。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席研究員焦天龍博士


焦博士首先介紹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自開幕以來的情況,稱「全世界博物館的票都沒有香港故宮那麼難買,可謂是一票難求。」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以嶄新的策展手法,從香港的角度出發,結合環球視野,展出故宮博物院和其他世界重要文化機構的珍藏。館內除了有多個大型展覽外,還同時推動多項教育及研究項目。正如焦博士所言「博物館存在的意義,不光是藝術欣賞,亦肩負更多的社會責任」


焦博士以分享博物館九大展廳的理念為基礎,闡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定位並講解了該如何解讀中國藝術,以及如何激起不同年齡層的參觀者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


第一展廳的主題是「紫禁萬象——建築、典藏與文化傳承」,除展出各種文物之外,更特將紫禁城六百年的變遷製作成一張視覺化的地圖,透過空間與視覺的設計結合,讓參觀者感受到皇家的氣勢,使他們能在看到展品的第一眼就對中國歷史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




第二展廳主題是「紫禁一日——清代宮廷生活」,此主題是眾多展廳中比較受歡迎的,參觀者透過展出的貼近皇家生活的文物,親身感受古人們的一天是如何渡過的。




第三展廳主題是「凝土為器——故宮博物院珍藏陶瓷」,展廳以「通透」為設計理念,展示了一百五十多件精美的陶瓷文物,可謂是中國陶瓷史的縮影。




第四展廳主題是「龍顏鳳姿──清代帝后肖像」,這個展廳目前僅有三件文物,參觀者可以透過影像、圖像與文字的介紹,了解清代帝后朝服肖像,感受其樣式變遷、畫面元素的像徵意義從而深入了解宮廷歷史文化。




第五展廳則是「器惟求新——當代設計對話古代工藝」,以圓的投影展示出各種古代能工巧匠的作品細節,同時輔以文獻走廊,將古代藝術設計更加立體的展現在參觀者面前。




第六、第七展廳皆是香港主題的展廳,第六展廳展的主題是「同賞共樂── 穿越香港收藏史」,主要展出由香港博物館及收藏家收藏的文物,細述香港一個多世紀的中國藝術收藏活動,展現了香港在過去對中華文化傳承的貢獻。




第七展廳以「古今无界──故宮文化再詮釋」為題,以香港藝術家所創作的現代藝術為主,演繹中國文化的多樣性。




第八展廳是特展廳,一期只展三十天的「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展出《行書雨後帖》(宋摹本)、《洛神賦圖》(北宋摹本)、《行書摹蘭亭序帖》等稀世珍品。




最後一個展廳則是以「馳騁天下——馬文化藝術」,本展廳展出多件來自中外不同博物館歷代馬文化相關的文物,加深中西的藝術文化交流。




最後焦博士總結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會一直以立足香港,以研究展示中華文化、香港特色、促進中西文化對話為發展方向。


論壇第二部分由中華基金中學何迪信校長作為特邀主持人,從學校角度出發向焦博士提出數個問題。



中華基金中學何迪信校長(右)與焦天龍博士(左)


首先,何校長提問「香港故宮如何以嶄新方法,詮釋中華文化與藝術?」焦博士指,展品是古代的藝術,我們該想方設法地使現代的觀眾們與之跨越時空產生共嗚。以第一展廳為例,當無法將故宮整個搬到香港時,只能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裏將重要的訊息以視覺化的形式帶給觀眾,同時亦需要在吸引眼球的多媒體展示與藝術品的價值中作出平衡。隨後,何校長提到故宮與教育界或是學校之間的合作問題,包括外展活動、參觀活動、配套教材等,焦博士指香港故宮的教育團隊已經就此積極發展包括工作坊、參觀活動、網上教材等的資源,供學校及教育界人士使用,目前亦有開辦予公眾的藝文活動。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會在9月上旬開始接受學校團體參觀的報名,校長和老師們可以密切留意。


「校長論壇」旨在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推動香港文化教育事業與時俱進。期望「校長論壇」能為您提供一個經驗分享與文化交流的互動平台,更期待您和您的團隊支持和參與!


相關閱讀
更多

書摘發佈於11日前

深山裏傳承千年的別樣儀式——尋找孔子家祭禮

中華書局

書摘發佈於11日前

活着的人,不要忽略他們為何而死

中華書局

校長論壇發佈於17日前

校長論壇|提升普通話學習氛圍系列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與文化的傳承

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