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周邊產品
香港潮州商會社會治理功能百年變遷研究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4-11-18
分類 金融與商務
定價 HK$138.00
ISBN 9789888862979
頁數 356
本書將香港潮州商會作為觀察政府與社會的新視角,通過考察商會存在的合法性、商會的內部治理結構、商會的社會網絡以及商會的外部制度環境等變量在不同時期的狀況與特點,揭示了一百年來香港潮州商會從自治到協治再到共治的發展模式及其社會治理功能的變遷邏輯,並深入討論了回歸後,在香港特殊社會背景下,香港潮州商會參政議政功能的凸現及其成因。
本書借助對香港潮州商會這一特定社會現象的研究,力圖與現有的理論成果進行對話,強調在香港的社會治理中正是眾多愛國愛港愛鄉民間社團的參與及其功能的發揮,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香港社會的緊張與衝突,保持了香港長期的和諧與繁榮。
名人推薦
作者突破一般社團研究側重線性描述的平面框框,把一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民間社團放到更大的時代歷史背景,運用社會學知識,從公共管理的角度來分析潮州商會的社會理功能和作用,揭示這家老牌商會屹立香江逾百年,不斷傳承和發揚光
大的內在邏輯、內生動力和外部因素,不僅具有歷史和學術價值,而且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高佩璇
香港潮州商會會長
華南師範大學的吳巧瑜教授,經過多年的深入研究,撰寫了這冊學術水平極高的傳世之作,詳細論述了香港潮州商會逾百年的發展變遷模式,與及在不同歷史階段對社會的影響和重要貢獻。預計這冊重要的學術著作,將會被各大學及公共圖書館珍藏,日後成為研究潮商及香港潮州商會的重要參考書籍和資料來源。
──李焯芬
中國工程院院士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
目錄
序一(陳有慶) 7
序二(李焯芬) 9
序三(高佩璇)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4
一、研究背景 15
二、研究意義 17
第二節 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19
一、國外研究動態 19
二、內地相關研究動態 28
三、香港地區研究動態 40
第三節 理論準備 44
一、理論工具 44
二、核心概念界定 49
第四節 分析框架與研究方法 53
一、分析框架 53
二、研究方法 59
第五節 研究對象簡介 63
第二章 香港民間商會組織發展的概況
第一節 十九世紀末香港的社會背景 68
一、政治上建立港督專制的殖民管制模式 69
二、經濟上實行自由貿易制度 71
三、社會上形成以英國殖民者和紳商為主宰的治理結構 74
四、文化上營造「中西傳統共存」的獨特人文景觀 77
第二節 香港民間商會產生的動因 79
一、英治時期香港社會結構的特殊性 80
二、港英政府社會福利政策的缺失 80
三、行政吸納政治的發展機遇 82
四、自由港寬鬆的經濟環境 83
第三節 香港民間商會的現狀 84
一、香港民間商會的類型 85
二、香港民間商會的特點 85
三、香港民間商會的一般功能 87
第三章 早期香港潮商崛起及其商人團體的發展與嬗變
第一節 早期潮人闖港謀生的緣起 96
第二節 潮商草創時期及其最早商人團體的形成 100
一、潮人商幫在香港崛起:從拓荒者到南北行的中堅 100
二、香港南北行公所與聚和堂的成立 104
第三節 潮商興盛時期與旅港潮州八邑商會的建立 107
一、潮商興盛時期:從南北行中堅到各相關行業的表表者 108
二、旅港潮州八邑商會的建立:香港最具影響力的潮商團體 111
第四節 旅港潮州八邑商會的合法性考察 115
一、合法性的涵義 116
二、合法性的基礎 118
三、商會合法性的基礎和來源:文化認同 119
第四章 近代香港潮州商會的自主自治及其功能
第一節 傳統的自主自治結構 126
一、自主治理的內部結構 127
二、商會的運行機制 130
第二節 以潮商為主體的社會網絡 137
第三節 外部制度環境 140
一、相關法律法規 140
二、政策環境 140
三、商會與政府的關係 141
第四節 近代香港潮州商會自主治理模式下的功能 146
一、自定章程、自籌經費、自我管理與自治功能 146
二、辦「潮商學校」、修「潮州義山」與服務功能 147
三、賑「潮汕八二風災」與社會公益功能 153
四、撤銷洋米進口稅、恢復香港批信與維護會員權益的功能 156
第五章 現代香港潮州商會協助治理及其功能
第一節 法制型治理結構與權威型治理結構的融合 162
一、現代商會內部的組織機構設置 163
二、現代商會的運行機制 165
第二節 構建跨國社會網絡雛形 174
一、跨國社會網絡建構的動因 175
二、建構跨國社會網絡的標誌: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的成立 177
三、跨國社會網絡的初步形成 179
第三節 外部制度環境 183
一、在法律法規方面 183
二、現代香港潮州商會與政府的互動關係 184
第四節 協治治理模式下的功能 190
一、香港潮州會館的落成與自治功能的凸顯 190
二、新春團拜、宴賀鄉彥與社會動員功能的加強 194
三、致力於社會公益事業與社會保障功能的拓展 196
四、反對重估地稅與影響政府政策制定功能的體現 198
五、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與協助政府施政功能的漸現 200
第六章 當代香港潮州商會合作治理模式及其功能
第一節 合縱連橫治理結構的建立 204
一、當代香港潮州商會的機構設置 205
二、當代商會的運作機制 214
第二節 良好的外部制度環境 217
一、商會與香港特區政府友好的合作關係 218
二、商會與內地地方政府友好的合作夥伴關係 228
第三節 跨國社會網絡體系的全面建構與形成 233
一、從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到「國際潮團總會」的發展過程 234
二、國際潮團聯誼年會更名以及轉型的成因 238
三、當代國際潮團總會跨國社會網絡體系的全面建立 240
四、當代國際潮團總會跨國社會網絡體系的特點 247
第四節 當代香港潮州商會合作治理模式下的功能 251
一、「盂蘭勝會」申遺成功與傳統文化教育功能的強化 251
二、積極介入地方社會事務與公共管理功能的凸顯 254
三、修改會章、鼓勵會員政治參與及其政治功能的彰顯 260
第七章 回歸後香港潮州商會參政議政功能凸現的現實邏輯
第一節 香港潮州商會參政議政功能凸現的時代背景 272
一、政治制度的轉型 273
二、政治文化的嬗變 276
三、政治紛爭的加劇 278
第二節 香港潮州商會參政議政功能凸現的前提基礎 280
一、雄厚的經濟實力 281
二、良好的政商關係 284
三、發達的市民社會 286
四、社團領袖的引領作用 288
第三節 香港潮州商會參政議政功能凸現的實現機制 291
一、民意代表機制 291
二、政治協商機制 296
三、行政決策機制 298
四、政治人才培養機制 300
五、公共輿論機制 303
六、決策諮詢機制 305
第八章 結論與討論
第一節 香港潮州商會在社會治理中功能的變遷邏輯 308
第二節 回歸後商會社會治理功能發揮面臨的挑戰與思考 311
一、回歸後商會社會治理功能發揮面臨的新挑戰 312
二、新時期增強香港民間商會社會治理功能的思考 317
參考文獻 322
附錄一:香港潮州商會歷屆會長、理事長名錄 337
附錄二:訪談提綱 339
附錄三:訪談對象基本情況 343
附錄四:〈為反對政府重估地稅政策呈輔政司署文〉 349
後記 352
吳巧瑜
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粵港澳區域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研究,研究方向集中在「粵港澳民間組織與社會治理」、「跨境治理與公共政策」、「跨域合作治理」等;近年來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縱向和橫向委託項目20 多項;出版專著、編著等3 部;在權威及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 多篇,文章多次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全文轉載;有關港澳問題的諮詢研究報告具有一定資政作用,多篇次被中央、省部級相關部門採納。
香港潮州商會社會治理功能百年變遷研究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4-11-18
分類 金融與商務
定價 HK$138.00
ISBN 9789888862979
頁數 356
本書將香港潮州商會作為觀察政府與社會的新視角,通過考察商會存在的合法性、商會的內部治理結構、商會的社會網絡以及商會的外部制度環境等變量在不同時期的狀況與特點,揭示了一百年來香港潮州商會從自治到協治再到共治的發展模式及其社會治理功能的變遷邏輯,並深入討論了回歸後,在香港特殊社會背景下,香港潮州商會參政議政功能的凸現及其成因。
本書借助對香港潮州商會這一特定社會現象的研究,力圖與現有的理論成果進行對話,強調在香港的社會治理中正是眾多愛國愛港愛鄉民間社團的參與及其功能的發揮,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香港社會的緊張與衝突,保持了香港長期的和諧與繁榮。
名人推薦
作者突破一般社團研究側重線性描述的平面框框,把一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民間社團放到更大的時代歷史背景,運用社會學知識,從公共管理的角度來分析潮州商會的社會理功能和作用,揭示這家老牌商會屹立香江逾百年,不斷傳承和發揚光
大的內在邏輯、內生動力和外部因素,不僅具有歷史和學術價值,而且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高佩璇
香港潮州商會會長
華南師範大學的吳巧瑜教授,經過多年的深入研究,撰寫了這冊學術水平極高的傳世之作,詳細論述了香港潮州商會逾百年的發展變遷模式,與及在不同歷史階段對社會的影響和重要貢獻。預計這冊重要的學術著作,將會被各大學及公共圖書館珍藏,日後成為研究潮商及香港潮州商會的重要參考書籍和資料來源。
──李焯芬
中國工程院院士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
目錄
序一(陳有慶) 7
序二(李焯芬) 9
序三(高佩璇)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4
一、研究背景 15
二、研究意義 17
第二節 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19
一、國外研究動態 19
二、內地相關研究動態 28
三、香港地區研究動態 40
第三節 理論準備 44
一、理論工具 44
二、核心概念界定 49
第四節 分析框架與研究方法 53
一、分析框架 53
二、研究方法 59
第五節 研究對象簡介 63
第二章 香港民間商會組織發展的概況
第一節 十九世紀末香港的社會背景 68
一、政治上建立港督專制的殖民管制模式 69
二、經濟上實行自由貿易制度 71
三、社會上形成以英國殖民者和紳商為主宰的治理結構 74
四、文化上營造「中西傳統共存」的獨特人文景觀 77
第二節 香港民間商會產生的動因 79
一、英治時期香港社會結構的特殊性 80
二、港英政府社會福利政策的缺失 80
三、行政吸納政治的發展機遇 82
四、自由港寬鬆的經濟環境 83
第三節 香港民間商會的現狀 84
一、香港民間商會的類型 85
二、香港民間商會的特點 85
三、香港民間商會的一般功能 87
第三章 早期香港潮商崛起及其商人團體的發展與嬗變
第一節 早期潮人闖港謀生的緣起 96
第二節 潮商草創時期及其最早商人團體的形成 100
一、潮人商幫在香港崛起:從拓荒者到南北行的中堅 100
二、香港南北行公所與聚和堂的成立 104
第三節 潮商興盛時期與旅港潮州八邑商會的建立 107
一、潮商興盛時期:從南北行中堅到各相關行業的表表者 108
二、旅港潮州八邑商會的建立:香港最具影響力的潮商團體 111
第四節 旅港潮州八邑商會的合法性考察 115
一、合法性的涵義 116
二、合法性的基礎 118
三、商會合法性的基礎和來源:文化認同 119
第四章 近代香港潮州商會的自主自治及其功能
第一節 傳統的自主自治結構 126
一、自主治理的內部結構 127
二、商會的運行機制 130
第二節 以潮商為主體的社會網絡 137
第三節 外部制度環境 140
一、相關法律法規 140
二、政策環境 140
三、商會與政府的關係 141
第四節 近代香港潮州商會自主治理模式下的功能 146
一、自定章程、自籌經費、自我管理與自治功能 146
二、辦「潮商學校」、修「潮州義山」與服務功能 147
三、賑「潮汕八二風災」與社會公益功能 153
四、撤銷洋米進口稅、恢復香港批信與維護會員權益的功能 156
第五章 現代香港潮州商會協助治理及其功能
第一節 法制型治理結構與權威型治理結構的融合 162
一、現代商會內部的組織機構設置 163
二、現代商會的運行機制 165
第二節 構建跨國社會網絡雛形 174
一、跨國社會網絡建構的動因 175
二、建構跨國社會網絡的標誌: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的成立 177
三、跨國社會網絡的初步形成 179
第三節 外部制度環境 183
一、在法律法規方面 183
二、現代香港潮州商會與政府的互動關係 184
第四節 協治治理模式下的功能 190
一、香港潮州會館的落成與自治功能的凸顯 190
二、新春團拜、宴賀鄉彥與社會動員功能的加強 194
三、致力於社會公益事業與社會保障功能的拓展 196
四、反對重估地稅與影響政府政策制定功能的體現 198
五、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與協助政府施政功能的漸現 200
第六章 當代香港潮州商會合作治理模式及其功能
第一節 合縱連橫治理結構的建立 204
一、當代香港潮州商會的機構設置 205
二、當代商會的運作機制 214
第二節 良好的外部制度環境 217
一、商會與香港特區政府友好的合作關係 218
二、商會與內地地方政府友好的合作夥伴關係 228
第三節 跨國社會網絡體系的全面建構與形成 233
一、從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到「國際潮團總會」的發展過程 234
二、國際潮團聯誼年會更名以及轉型的成因 238
三、當代國際潮團總會跨國社會網絡體系的全面建立 240
四、當代國際潮團總會跨國社會網絡體系的特點 247
第四節 當代香港潮州商會合作治理模式下的功能 251
一、「盂蘭勝會」申遺成功與傳統文化教育功能的強化 251
二、積極介入地方社會事務與公共管理功能的凸顯 254
三、修改會章、鼓勵會員政治參與及其政治功能的彰顯 260
第七章 回歸後香港潮州商會參政議政功能凸現的現實邏輯
第一節 香港潮州商會參政議政功能凸現的時代背景 272
一、政治制度的轉型 273
二、政治文化的嬗變 276
三、政治紛爭的加劇 278
第二節 香港潮州商會參政議政功能凸現的前提基礎 280
一、雄厚的經濟實力 281
二、良好的政商關係 284
三、發達的市民社會 286
四、社團領袖的引領作用 288
第三節 香港潮州商會參政議政功能凸現的實現機制 291
一、民意代表機制 291
二、政治協商機制 296
三、行政決策機制 298
四、政治人才培養機制 300
五、公共輿論機制 303
六、決策諮詢機制 305
第八章 結論與討論
第一節 香港潮州商會在社會治理中功能的變遷邏輯 308
第二節 回歸後商會社會治理功能發揮面臨的挑戰與思考 311
一、回歸後商會社會治理功能發揮面臨的新挑戰 312
二、新時期增強香港民間商會社會治理功能的思考 317
參考文獻 322
附錄一:香港潮州商會歷屆會長、理事長名錄 337
附錄二:訪談提綱 339
附錄三:訪談對象基本情況 343
附錄四:〈為反對政府重估地稅政策呈輔政司署文〉 349
後記 352
吳巧瑜
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粵港澳區域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研究,研究方向集中在「粵港澳民間組織與社會治理」、「跨境治理與公共政策」、「跨域合作治理」等;近年來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縱向和橫向委託項目20 多項;出版專著、編著等3 部;在權威及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 多篇,文章多次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全文轉載;有關港澳問題的諮詢研究報告具有一定資政作用,多篇次被中央、省部級相關部門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