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周邊產品
本書是作者撰寫的近代歷史人物史話和詩話。這些人中有政治家、革命家、文學家、史學家、學者和詩人等,如林則徐、洪秀全、曾國藩、左宗棠等。作者有着豊富的史學知識和文孕素養,以詩史交融的方式,為讀者呈現一幅近代史縮影畫卷。林則徐的鞠躬盡悴,死而後已,洪秀全的野心與殺伐,曾國藩「護衛名教」的決心等都躍然紙上。
目錄
自序
從林則徐詩文略談其家國情懷
風雷激浪 飛龍在天――洪秀全的述志詩與太平天國的興亡
曾國藩的禮治思想與同治中興
曾國藩與晚清學術風氣
從古精誠能破石 薰天事業不貪錢――從詩文家訓略談曾國藩的人格襟懷
說「氣」論左宗棠
說「勢」論李鴻章
丁日昌與台灣
附:台灣今昔談
丁日昌在清季海防及洋務運動中的歷史作用
變法最烈 保皇最頑――略談康有為政治哲學的歷史本源
孫中山先生與晚晴園
舞一筆而動天下――略談梁啟超的歷史貢獻
清末民初政治亂局中的梁啟超
從觀堂詩詞窺其易代之際的心跡
陳寅恪父子的高風亮節
略談陳垣的學術貢獻與晚年遭遇
從鄧拓的灕江詩談起
饒宗頤先生抗戰時期的西南行與《瑤山集》
《榆城樂章》與《栟櫚詞》――選堂先生與張充和女士的詞壇佳話
為被胡適《說儒》歪曲的儒家文化和孔子「正名」――兼論傅斯年《周東封與殷遺民》一文的謬誤
唐德剛《中國郡縣起源考》評議
略談周策縱所推崇的「朦朧詩」與唐代詩人李賀
就中國文學問題與夏志清先生商榷――《在美國教中國文學》讀後
附錄:郭偉川著作名錄
郭偉川
文史學者、作家。1948年生於中國內地,後居香港,師從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研究涉及文、史、哲諸領域。個人著作有《〈周禮〉制度淵源與成書年代新考》、《禮學與歷史研究》、《中國歷史若干重要學術問題考論》、《兩周史論》、《先秦六經與中國主體文化》、《嶺南古史與潮汕歷史文化》、《南陽集》、《饒宗頤的學術文化》、《饒學與潮學研究論集》,並編撰有《饒宗頤的文學與藝術》、《二十世紀中國禮學研究論集》(與人合編)等書,撰寫學術論文近二百篇。先後被聘任為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禮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西北大學唐代文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和香港作家協會會員。
本書是作者撰寫的近代歷史人物史話和詩話。這些人中有政治家、革命家、文學家、史學家、學者和詩人等,如林則徐、洪秀全、曾國藩、左宗棠等。作者有着豊富的史學知識和文孕素養,以詩史交融的方式,為讀者呈現一幅近代史縮影畫卷。林則徐的鞠躬盡悴,死而後已,洪秀全的野心與殺伐,曾國藩「護衛名教」的決心等都躍然紙上。
目錄
自序
從林則徐詩文略談其家國情懷
風雷激浪 飛龍在天――洪秀全的述志詩與太平天國的興亡
曾國藩的禮治思想與同治中興
曾國藩與晚清學術風氣
從古精誠能破石 薰天事業不貪錢――從詩文家訓略談曾國藩的人格襟懷
說「氣」論左宗棠
說「勢」論李鴻章
丁日昌與台灣
附:台灣今昔談
丁日昌在清季海防及洋務運動中的歷史作用
變法最烈 保皇最頑――略談康有為政治哲學的歷史本源
孫中山先生與晚晴園
舞一筆而動天下――略談梁啟超的歷史貢獻
清末民初政治亂局中的梁啟超
從觀堂詩詞窺其易代之際的心跡
陳寅恪父子的高風亮節
略談陳垣的學術貢獻與晚年遭遇
從鄧拓的灕江詩談起
饒宗頤先生抗戰時期的西南行與《瑤山集》
《榆城樂章》與《栟櫚詞》――選堂先生與張充和女士的詞壇佳話
為被胡適《說儒》歪曲的儒家文化和孔子「正名」――兼論傅斯年《周東封與殷遺民》一文的謬誤
唐德剛《中國郡縣起源考》評議
略談周策縱所推崇的「朦朧詩」與唐代詩人李賀
就中國文學問題與夏志清先生商榷――《在美國教中國文學》讀後
附錄:郭偉川著作名錄
郭偉川
文史學者、作家。1948年生於中國內地,後居香港,師從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研究涉及文、史、哲諸領域。個人著作有《〈周禮〉制度淵源與成書年代新考》、《禮學與歷史研究》、《中國歷史若干重要學術問題考論》、《兩周史論》、《先秦六經與中國主體文化》、《嶺南古史與潮汕歷史文化》、《南陽集》、《饒宗頤的學術文化》、《饒學與潮學研究論集》,並編撰有《饒宗頤的文學與藝術》、《二十世紀中國禮學研究論集》(與人合編)等書,撰寫學術論文近二百篇。先後被聘任為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禮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西北大學唐代文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和香港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