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史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非書
所有堅固的都煙消雲散。其中,有張揚的,有隱密的,有快速的,有緩慢的。作家潘國靈以筆和鏡頭,多年來默默觀察記錄,既有回頭撿拾舊時光的,更有親歷的現在進行式,在看見與不被看見之間,作者以詩化的細膩之筆,捕捉消失靈光閃現的剎那,鋪成一幅失落拼圖,記那已逝、淡出與將去的。全書分八個章節,涵蓋各式微物、人物、地方、光影、肌理、質感,打開消失的維度,書寫其多重歧義,由物而思及消失的本質。《消失物誌》融知性與感性,記城中消失物事一百件,給一個城市的死與生。
本書榮獲第十一屆香港書獎、第十五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組推薦獎、第四屆香港金閱獎。
目錄
自序
一‧小東西
老鼠箱
焚化爐
垃圾池
垃圾桶
煙灰缸
火柴盒
光亮蠟燭
竹
棚架
借書卡
圖書印
舊報紙( 飲食篇)
舊報紙( 家居篇)
大字報
小巴錢箱
磅重機
公眾電話
唐樓的樓梯
二‧小玩意
塑膠劍仔
旋轉木馬
攀登架
滑梯、鞦韆與氹氹轉
坐騎玩具
跳飛機
捉迷藏
閃避球
一人的遊戲
守歲
雞之輓歌
童年的樓梯
三‧老地方
三越百貨
天星碼頭
皇后碼頭
添馬艦
美利樓
九龍城寨
調景嶺
大磡村
大澳棚屋
油麻地果欄
荔園
大坑舞火龍
中興國貨
音樂噴泉
老麥
四‧影像
票尾
舊戲院
沒落的宮殿
皇后戲院
油麻地戲院
影藝戲院
UA時代
UA其他
五‧舊行業
眼鏡攤檔
補煲
麵粉公仔
上海理髮店
紅白藍「花柱」
髮型
當舖
動物招牌學
大押
報紙檔( 上)
報紙檔( 下)
綠色排檔
六‧吃
龍鬚糖
叮叮糖
棉花糖
維他奶
生抽王
豬油廠
星星果
曬鹹魚
蝦膏
便利店食物
七‧看不見的人
平安小姐
垃圾蟲
老大姐
女皇頭
皇后之旅
王妃留影
快富街,一個拾荒者
柏麗購物大道,一個拾荒者
垃圾山,一群拾荒者
三文治人
曾灶財
八‧一點質感
電車的墨綠
木電車
菲林
街市燈
鎢絲燈泡
民間的燈
懷舊綵燈
霓虹燈
色慾霓虹
麥當勞霓虹
麥當勞微物
城市幽默
品牌中譯
潘國靈
小說家、散文作家,現居香港。著有小說作品《離》(2021)、《寫托邦與消失咒》(2016)、《靜人活物》(2013)、《親密距離》(2010)、《失落園》(2005)、《病忘書》(2001)、《傷城記》(1998);散文集《總有些時光在路上》(2022)、《回頭我就變了一根浮木》(2021)、《消失物誌》(2017)、《七個封印》(2015)等;城市論集《事到如今》(2021)等二十餘種。
2006年獲亞洲文化協會頒發「利希慎基金獎助金」,翌年赴紐約遊學、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並赴伊雲斯頓西北大學參加該校首屆「國際寫作日」,及到芝加哥蕭邦劇院與當地作家交流。小說及散文作品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香港書獎等,2011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文學藝術)」。小說集《離》入圍2022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類。2016年於油街實現擔任駐場作家,2022年擔任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駐校作家。
所有堅固的都煙消雲散。其中,有張揚的,有隱密的,有快速的,有緩慢的。作家潘國靈以筆和鏡頭,多年來默默觀察記錄,既有回頭撿拾舊時光的,更有親歷的現在進行式,在看見與不被看見之間,作者以詩化的細膩之筆,捕捉消失靈光閃現的剎那,鋪成一幅失落拼圖,記那已逝、淡出與將去的。全書分八個章節,涵蓋各式微物、人物、地方、光影、肌理、質感,打開消失的維度,書寫其多重歧義,由物而思及消失的本質。《消失物誌》融知性與感性,記城中消失物事一百件,給一個城市的死與生。
本書榮獲第十一屆香港書獎、第十五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組推薦獎、第四屆香港金閱獎。
目錄
自序
一‧小東西
老鼠箱
焚化爐
垃圾池
垃圾桶
煙灰缸
火柴盒
光亮蠟燭
竹
棚架
借書卡
圖書印
舊報紙( 飲食篇)
舊報紙( 家居篇)
大字報
小巴錢箱
磅重機
公眾電話
唐樓的樓梯
二‧小玩意
塑膠劍仔
旋轉木馬
攀登架
滑梯、鞦韆與氹氹轉
坐騎玩具
跳飛機
捉迷藏
閃避球
一人的遊戲
守歲
雞之輓歌
童年的樓梯
三‧老地方
三越百貨
天星碼頭
皇后碼頭
添馬艦
美利樓
九龍城寨
調景嶺
大磡村
大澳棚屋
油麻地果欄
荔園
大坑舞火龍
中興國貨
音樂噴泉
老麥
四‧影像
票尾
舊戲院
沒落的宮殿
皇后戲院
油麻地戲院
影藝戲院
UA時代
UA其他
五‧舊行業
眼鏡攤檔
補煲
麵粉公仔
上海理髮店
紅白藍「花柱」
髮型
當舖
動物招牌學
大押
報紙檔( 上)
報紙檔( 下)
綠色排檔
六‧吃
龍鬚糖
叮叮糖
棉花糖
維他奶
生抽王
豬油廠
星星果
曬鹹魚
蝦膏
便利店食物
七‧看不見的人
平安小姐
垃圾蟲
老大姐
女皇頭
皇后之旅
王妃留影
快富街,一個拾荒者
柏麗購物大道,一個拾荒者
垃圾山,一群拾荒者
三文治人
曾灶財
八‧一點質感
電車的墨綠
木電車
菲林
街市燈
鎢絲燈泡
民間的燈
懷舊綵燈
霓虹燈
色慾霓虹
麥當勞霓虹
麥當勞微物
城市幽默
品牌中譯
潘國靈
小說家、散文作家,現居香港。著有小說作品《離》(2021)、《寫托邦與消失咒》(2016)、《靜人活物》(2013)、《親密距離》(2010)、《失落園》(2005)、《病忘書》(2001)、《傷城記》(1998);散文集《總有些時光在路上》(2022)、《回頭我就變了一根浮木》(2021)、《消失物誌》(2017)、《七個封印》(2015)等;城市論集《事到如今》(2021)等二十餘種。
2006年獲亞洲文化協會頒發「利希慎基金獎助金」,翌年赴紐約遊學、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並赴伊雲斯頓西北大學參加該校首屆「國際寫作日」,及到芝加哥蕭邦劇院與當地作家交流。小說及散文作品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香港書獎等,2011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文學藝術)」。小說集《離》入圍2022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類。2016年於油街實現擔任駐場作家,2022年擔任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駐校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