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周邊產品

百年來電車工人生活故事(增訂版)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2-01-26

分類 歷史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88.00

ISBN 9789888760619

頁數 232

試讀 直接購買
如直接購買,將會跳到專屬訂單網站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順勢而生 因時而變 世紀掠影 百年滄桑


電車可以說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運作這「活歷史」的電車工人更見證着香港物換星移,但不變的是電車工會與工人之間的那份情。這份工會情將透過本書,留給今時今日的香港人回溯。


這本小書收錄了多個五六十年代,電車工人用血肉保衞工友權益、捍衞工友尊嚴的故事,每一個都是有血有肉的真實故事。


翻閱早期電車工會的文字和漫畫,可以從他們的視覺去看殖民地下的華人生活,面對欺壓、不公義的對待是怎樣團結起來,不單為自身飯碗去爭取,為的更是一份應有的尊嚴。


增訂版查缺補漏,豐富了電車資方實行「飢餓政策」的細節,更添補珍貴史料,釐清羅素街血案中電車公司前後兩位總經理西門士及莊士頓的角色責任。

 

 

目錄


增訂版序

余非序

石秋新序

第一章  百年前的勞工與電車工人

真實故事

故事一  那舞台演完便拆,再演再搭

故事二  頻繁的話劇排演 

故事三  寫實長篇小說筆下戰後的香港

第二章 1950 年代港英殖民政府時期

第一節 羅素街血案 

1. 羅素街血案過程梗概

2. 聚焦1 月30 日鎮壓當晚的情況 

真實故事

故事一  血染羅素街 

故事二  1050 號電車公司司機黃金球之死 

第二節 莊士頓除人事件

1. 莊士頓除人的起因─強行新例 

2.1954 年角力白熱化 

3. 轉入1955 年上半年─莊士頓除人方式已被打退 

4. 轉入1955 年下半年─以收回制服製造擾攘

真實故事

故事一  電車工人是怎麼個捱法

故事二  之一 文滿全被打還被收監 

     之二 打人的有公司保釋及聘請辯護律師

     之三 文滿全出獄 

故事三  林就割腎 

故事四  黎博倫被打事件 

故事五  章叔的胃病

故事六  在日軍侵佔香港時仍然開電車服務市民的昌叔

故事七  電車風閘夾傷搭客 

故事八  1954 年取消守閘員引致市民受損傷

第三節 公司高層強悍的殖民者身份 

真實故事

故事一  飢餓—有工開也吃不飽與資方的「飢餓策略」

故事二  總經理西門士 

故事三  總經理莊士頓—他的「莊式除人」 

第四節 勞資不對稱 工會福利事業應運而生 

1. 工會團結凝聚工友 

2. 為工友煮飯送飯 

3. 為工友辦年貨

真實故事

故事一  那時坐叮叮上學去的教師及學生

故事二  各行各業都依賴電車 

故事三  小商人心中的一把尺 

故事四  架架電車擠滿人的小市民生活 

第三章 1960 年代港英殖民政府時期

真實故事

故事一  故事一:「飲杯」與被「塔」

故事二  忍尿至打冷震 

故事三  「車轆響」都要被罰

故事四  連續三天看醫生當你殘廢 

第四章 1970 年代至2019年

第一節 1970 年代易手九倉後的情況

真實故事

故事一  紅燈飯 

故事二  未必存在的四分鐘上廁所時間以及吃「西餐」 

故事三  「一人電車」苦了司機 

第二節 2010 年易手法國公司後的情況 

真實故事

故事一  違法佔中直接影響生計

故事二  告訴你薪資是怎樣計算的 

第五章 漫畫及照片篇 

一 電車工人的辛酸生活 

二 黃金球之死 

三 死唔眼閉的崔聰 

四 被資方搵笨二十年 

五 張勝被迫帶病開工

六 捱生捱死被開除

七 腎病出血唔比假

八 工會簡史 

九 工友福利事業 

十 兩次停工抗議行動

十一 工賊醜史

結語


作者簡介

石秋新

石秋新


多媒體工作者,曾任公共政策研究員及多媒體編輯主任,先後畢業於嶺南大學社會科學學士及香港理工大學社會發展及政策碩士課程。大城市小人物,用心感受生活,觀察身邊變遷,行有餘力記錄生活,分享感悟。


余非

余非


資深作家。香港中文大學畢業,主修中國語言及文學,副修中國音樂(演奏:古箏)。取得雙碩士學位(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學碩士 ; 英國 University of Stirling 出版碩士)。

長期擔任編輯工作,現為全職作家,同時是資深時事評論員。著有短篇小說、文學賞析、社會論述、國情介紹、中學生讀物等,合共有著作三十多種。重要著作包括:《文學細心讀》(散文)、《天不再空》(短篇小說集)、《香港文學這樣讀》(香港文學研究)、《競進、存愛,電車情懷─香港電車職工會百年史整理》(歷史整理)、《百年來電車工人生活故事》、《速讀當代中國外交》(國情普及讀物)等。

另外,是高錕教授唯一一本中文自傳《潮平岸闊─高錕自述》的編輯。至於文學推廣方面的工作,多年來獲邀在香港教育學院、突破機構、澳門圖書館、中國內地(江西)教育部門,以及多家香港中學主持與閱讀、創作有關的講座和工作坊。


延伸閱讀

百年來電車工人生活故事(增訂版)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2-01-26

分類 歷史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88.00

ISBN 9789888760619

頁數 232

試讀 直接購買
如直接購買,將會跳到專屬訂單網站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順勢而生 因時而變 世紀掠影 百年滄桑


電車可以說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運作這「活歷史」的電車工人更見證着香港物換星移,但不變的是電車工會與工人之間的那份情。這份工會情將透過本書,留給今時今日的香港人回溯。


這本小書收錄了多個五六十年代,電車工人用血肉保衞工友權益、捍衞工友尊嚴的故事,每一個都是有血有肉的真實故事。


翻閱早期電車工會的文字和漫畫,可以從他們的視覺去看殖民地下的華人生活,面對欺壓、不公義的對待是怎樣團結起來,不單為自身飯碗去爭取,為的更是一份應有的尊嚴。


增訂版查缺補漏,豐富了電車資方實行「飢餓政策」的細節,更添補珍貴史料,釐清羅素街血案中電車公司前後兩位總經理西門士及莊士頓的角色責任。

 

 

目錄


增訂版序

余非序

石秋新序

第一章  百年前的勞工與電車工人

真實故事

故事一  那舞台演完便拆,再演再搭

故事二  頻繁的話劇排演 

故事三  寫實長篇小說筆下戰後的香港

第二章 1950 年代港英殖民政府時期

第一節 羅素街血案 

1. 羅素街血案過程梗概

2. 聚焦1 月30 日鎮壓當晚的情況 

真實故事

故事一  血染羅素街 

故事二  1050 號電車公司司機黃金球之死 

第二節 莊士頓除人事件

1. 莊士頓除人的起因─強行新例 

2.1954 年角力白熱化 

3. 轉入1955 年上半年─莊士頓除人方式已被打退 

4. 轉入1955 年下半年─以收回制服製造擾攘

真實故事

故事一  電車工人是怎麼個捱法

故事二  之一 文滿全被打還被收監 

     之二 打人的有公司保釋及聘請辯護律師

     之三 文滿全出獄 

故事三  林就割腎 

故事四  黎博倫被打事件 

故事五  章叔的胃病

故事六  在日軍侵佔香港時仍然開電車服務市民的昌叔

故事七  電車風閘夾傷搭客 

故事八  1954 年取消守閘員引致市民受損傷

第三節 公司高層強悍的殖民者身份 

真實故事

故事一  飢餓—有工開也吃不飽與資方的「飢餓策略」

故事二  總經理西門士 

故事三  總經理莊士頓—他的「莊式除人」 

第四節 勞資不對稱 工會福利事業應運而生 

1. 工會團結凝聚工友 

2. 為工友煮飯送飯 

3. 為工友辦年貨

真實故事

故事一  那時坐叮叮上學去的教師及學生

故事二  各行各業都依賴電車 

故事三  小商人心中的一把尺 

故事四  架架電車擠滿人的小市民生活 

第三章 1960 年代港英殖民政府時期

真實故事

故事一  故事一:「飲杯」與被「塔」

故事二  忍尿至打冷震 

故事三  「車轆響」都要被罰

故事四  連續三天看醫生當你殘廢 

第四章 1970 年代至2019年

第一節 1970 年代易手九倉後的情況

真實故事

故事一  紅燈飯 

故事二  未必存在的四分鐘上廁所時間以及吃「西餐」 

故事三  「一人電車」苦了司機 

第二節 2010 年易手法國公司後的情況 

真實故事

故事一  違法佔中直接影響生計

故事二  告訴你薪資是怎樣計算的 

第五章 漫畫及照片篇 

一 電車工人的辛酸生活 

二 黃金球之死 

三 死唔眼閉的崔聰 

四 被資方搵笨二十年 

五 張勝被迫帶病開工

六 捱生捱死被開除

七 腎病出血唔比假

八 工會簡史 

九 工友福利事業 

十 兩次停工抗議行動

十一 工賊醜史

結語


作者簡介

石秋新

石秋新


多媒體工作者,曾任公共政策研究員及多媒體編輯主任,先後畢業於嶺南大學社會科學學士及香港理工大學社會發展及政策碩士課程。大城市小人物,用心感受生活,觀察身邊變遷,行有餘力記錄生活,分享感悟。


余非

余非


資深作家。香港中文大學畢業,主修中國語言及文學,副修中國音樂(演奏:古箏)。取得雙碩士學位(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學碩士 ; 英國 University of Stirling 出版碩士)。

長期擔任編輯工作,現為全職作家,同時是資深時事評論員。著有短篇小說、文學賞析、社會論述、國情介紹、中學生讀物等,合共有著作三十多種。重要著作包括:《文學細心讀》(散文)、《天不再空》(短篇小說集)、《香港文學這樣讀》(香港文學研究)、《競進、存愛,電車情懷─香港電車職工會百年史整理》(歷史整理)、《百年來電車工人生活故事》、《速讀當代中國外交》(國情普及讀物)等。

另外,是高錕教授唯一一本中文自傳《潮平岸闊─高錕自述》的編輯。至於文學推廣方面的工作,多年來獲邀在香港教育學院、突破機構、澳門圖書館、中國內地(江西)教育部門,以及多家香港中學主持與閱讀、創作有關的講座和工作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