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史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非書

文學考古:金庸武俠小說中的「隱型結構」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6-07-01

分類 文學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98.00

ISBN 9789888420100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陳岸峰《文學考古:金庸武俠小說中的「隱型結構」》可以說是比較文學的傑作,作者並非孤立地研究金庸的武俠小說,而是通過多種古今文學名著跟金庸作品相互對比,指出問題所在。其中作者最大的創獲就是「隱型結構」、「文學考古」的兩大理念,同時也藉此建立其個人的批評理論綱領。此書在分析文本個案方面都很細心,挖掘金庸武俠小說的思想深度,揭示其中的隱型結構,有助於釐清金庸武俠小說與中外文學的淵源,及其創造力的驚人表現,思考縝密,言之成理,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詮釋金庸,解讀金庸,是難得一見的力作,值得推薦。 黃坤堯教授(香港藝術發展局評審委員) 「文學考古」與「隱型結構」乃此書提出的兩個學術概念,前所未有。事實上,文學創作中多見有意識的移植,純粹的移植不足稱道,而金庸在其武俠小說中移植中、西小說中的原型、情節以至於故事結構及道具,均作了很大程度的改造以至於創造,甚至同一人物同一情節亦多有衍變,雖可謂千頭萬緒,錯綜複雜,然卻仿如山陰道上行,令人目不暇給,嘆為觀止。 陳岸峰
作者簡介

陳岸峰

陳岸峰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文學博士,曾任「香港大中華文化協會」總幹事,現任職於香港大學。研究範圍涉及中國詩學、魏晉文學、文學史、現當代中國小說,以及史學方面的戰國史、魏晉史、唐史、明史。著述包括在香港出版的《回首望長安:杜甫書寫的「安史之亂」》(中華書局2018)、《鏡花水月: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思想與結構》(中華書局2017)、《文學考古:金庸武俠小說中的隱型結構》(中華書局2016,香港書展十大好書)、《醍醐灌頂: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思想世界》(中華書局2015)、《甲申詩史:吳梅村書寫的一六四四》(中華書局2014,河北人民出版社2016)、《文學史的書寫及其不滿》(中華書局2014,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評論推薦獎)、《詩學的政治及其闡釋》(中華書局2013)、《戰國策》(中華書局2013;北京中信2014)、《世說新語》(中華書局2012;北京中信2013)、《神話的叩問:現當代中國小說研究》(天地圖書2012),以及2011年在大陸齊魯書社出版的《沈德潛詩學研究》與《疑古思潮與白話文學史的建構:胡適與顧頡剛》(「華東地區古籍優秀圖書獎」二等獎)。〉與此同時,他也一直致力於書畫的創作,以至於藝術史及饒學研究。


延伸閱讀

文學考古:金庸武俠小說中的「隱型結構」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6-07-01

分類 文學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98.00

ISBN 9789888420100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陳岸峰《文學考古:金庸武俠小說中的「隱型結構」》可以說是比較文學的傑作,作者並非孤立地研究金庸的武俠小說,而是通過多種古今文學名著跟金庸作品相互對比,指出問題所在。其中作者最大的創獲就是「隱型結構」、「文學考古」的兩大理念,同時也藉此建立其個人的批評理論綱領。此書在分析文本個案方面都很細心,挖掘金庸武俠小說的思想深度,揭示其中的隱型結構,有助於釐清金庸武俠小說與中外文學的淵源,及其創造力的驚人表現,思考縝密,言之成理,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詮釋金庸,解讀金庸,是難得一見的力作,值得推薦。 黃坤堯教授(香港藝術發展局評審委員) 「文學考古」與「隱型結構」乃此書提出的兩個學術概念,前所未有。事實上,文學創作中多見有意識的移植,純粹的移植不足稱道,而金庸在其武俠小說中移植中、西小說中的原型、情節以至於故事結構及道具,均作了很大程度的改造以至於創造,甚至同一人物同一情節亦多有衍變,雖可謂千頭萬緒,錯綜複雜,然卻仿如山陰道上行,令人目不暇給,嘆為觀止。 陳岸峰
作者簡介

陳岸峰

陳岸峰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文學博士,曾任「香港大中華文化協會」總幹事,現任職於香港大學。研究範圍涉及中國詩學、魏晉文學、文學史、現當代中國小說,以及史學方面的戰國史、魏晉史、唐史、明史。著述包括在香港出版的《回首望長安:杜甫書寫的「安史之亂」》(中華書局2018)、《鏡花水月: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思想與結構》(中華書局2017)、《文學考古:金庸武俠小說中的隱型結構》(中華書局2016,香港書展十大好書)、《醍醐灌頂: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思想世界》(中華書局2015)、《甲申詩史:吳梅村書寫的一六四四》(中華書局2014,河北人民出版社2016)、《文學史的書寫及其不滿》(中華書局2014,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評論推薦獎)、《詩學的政治及其闡釋》(中華書局2013)、《戰國策》(中華書局2013;北京中信2014)、《世說新語》(中華書局2012;北京中信2013)、《神話的叩問:現當代中國小說研究》(天地圖書2012),以及2011年在大陸齊魯書社出版的《沈德潛詩學研究》與《疑古思潮與白話文學史的建構:胡適與顧頡剛》(「華東地區古籍優秀圖書獎」二等獎)。〉與此同時,他也一直致力於書畫的創作,以至於藝術史及饒學研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