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旅遊

國情教育

周邊產品

哪吒、龍涎香與坦博拉:全球史的九炷香

作者 楊斌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5-05-25

分類 歷史

定價 HK$138.00

ISBN 9789888913121

頁數 344

試讀 直接購買
如直接購買,將會跳到專屬訂單網站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本書採用全球史的方法,將九個富有特色的主題編綴成世界各地之間互動的歷史。哪吒所代表的「蓮生/蓮化」意象並非中國所特有,而是由古埃及經西亞和印度傳至中國;商周時期中原的海貝並非從東亞的沿海地區傳入,而是從採集於印度洋經印度大陸向東傳入我國西北和北方;十六世紀的海洋王國琉球,則填補了鄭和下西洋之後的真空,將馬爾地夫的海貝轉運到江南地區,成為連接東亞、東北亞、東南亞乃至南亞的「萬國津梁」。

作者還告訴我們,產於印度洋的龍涎香是1557年葡萄牙人租住澳門的關鍵;坦博拉火山爆發所形成的火山氣候對人類社會有着急劇且深遠的影響;老鼠或對復活節島文明的衰落起了關鍵的作用。集海洋史、藝術史、貿易史、醫療史、環境史於一體,全書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全球史的豐富性與可能性。



目錄


香港繁體版序  哪吒為什麼這麼可愛? 

緒論:如是我聞:全球史的知與行 

1.難以捉摸的全球史 

2.全球史的歷史背景 

3.誰做了全球史研究 

4.「西方的崛起」 

5.跨學科 

6.跨文化互動

7.九炷香

第一章 蓮生埃及:哪吒的前生後世

1.「求醫者起死回生」:澳門的哪吒三太子 

2.從佛教到道教:中華文化中的護法神 

3.三太子自印度來 

4.蓮生埃及 

5.蓮上男童:出埃及記 

6.蓮生童子在中國

7.景教碑刻中的蓮花十字架 

8.景教銅牌中的蓮花十字架 

9.解題 

第二章 愛蓮說:中國為什麼缺少蓮印 

1.愛蓮而缺蓮印 

2.埃及:印章與封泥中的蓮紋 

3.印度的蓮紋封泥 

4.中國為什麼缺少蓮印 

5.西藏地區的蓮印與蓮紋封泥 

6.餘論:全球現象,地方特色 

第三章 印度洋來的「寶貝」:商周時期中原的海貝 

1.老問題,新答案 

2.海貝從哪裏來 

3.洛陽曹魏大墓石楬中的「海貝四枚」 

4.海貝是貨幣嗎 

5.亢鼎中的「貝」

6.「用作寶尊彝」

7.海貝為什麼不是貨幣

第四章 囤積江南:琉球進貢的馬爾代夫海貝 

1.引子:雲南的貝幣 

2.元代:從江南到雲南 

3.馬爾代夫的進貢 

4.明初:從南京到雲南 

5.琉球來的海貝 

第五章 「不朽」的「黑石號」:考古和文獻中的「無釘之船」 

1.海底沉睡1170 年 

2.海洋考古首次發現的縫合船 

3.中西文獻中的無釘之船 

4.「地產椰子索」 

5.古代中國的無釘之船 

6.海底磁山 

7.印度洋的「弱水」 

8.「吸鐵嶺」 

9.最後的無釘之船

第六章 宋代中國的海洋突破:「泉州一號」航線新考 

1.從三佛齊返航嗎 

2.可能來自印度的香料 

3.海貝 

4.船體附着生物 

5.文獻中宋代的中國海舶、航線和中國商人 

6.其他兩艘宋代沉船

第七章 來或不來:中國宮廷的龍涎香 

1.印度洋的「龍涎嶼」 

2.糞便、樹脂、海底的蘑菇或瀝青 

3.「西南海」中來 

4.中國的命名:龍之涎 

5.「未婚妻的懷抱和靈魂的香味」 

6.唐宋的中國:從流言到實物 

7.宋代宮廷中的龍涎香 

8.製造龍涎香

9.「每兩與金等」 

10.下西洋所見龍涎香 

11.從龍之涎到龍之精 

12.龍涎香的不來 

13.十七兩龍涎香從哪裏來 

14.為什麼不來 

第八章 人鼠之爭:復活節島之謎的新探索 

1.百萬年的寂寥 

2.前人之述備矣 

3.若有若無的殖民主義的影子 

4.什麼時候有了人 

5.是人還是鼠? 

6.老鼠也挑食嗎 

7.是愚蠢的原住民嗎

第九章 1815 年的坦博拉:火山爆發、全球氣候變遷與道光蕭條 

1.人類文明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 

2.火山氣候的形成 

3.坦博拉、氣候變遷與中國 

4.氣候與十九世紀的清朝 

結語:知難而進,蹣跚前行 

附錄一:“Bon Voyage” ——回憶我的導師柯臨清

附錄二:天不假年——回憶我的導師亞當.麥克恩

附錄三:斯人已成黃鶴去——我所知道的《白銀資本》作者貢德.弗蘭克

後記


作者簡介

楊斌

楊斌


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西泠印社社員。曾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美國威廉瑪麗學院、國立新加坡大學及澳門大學,對海洋史、全球史、科技醫療史以及藝術史頗有興趣。著有《海貝與貝幣:鮮為人知的全球史》、《人海之間:海洋亞洲中的中國與世界》、《季風之北,彩雲之南》、《誰是哪個弱女子:郁達夫的愛恨離愁》、《告別:饒宗頤在新加坡(1968–1973)》等中英文專著十餘部,獲2004年美國歷史學會古登堡電子獎、第17 屆 (2021年) 和19屆(2023年)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2021年《新京報》年度閱讀、第12屆(2023年)亞洲圖書獎「年度最佳圖書(人文、社科、科技類)」、「2023年度刀鋒好書」、第二屆(2023年)文景圖書寫作獎十強以及第三屆(2024年)鹽田海洋圖書獎「浪潮獎」 等圖書獎。


延伸閱讀

哪吒、龍涎香與坦博拉:全球史的九炷香

作者 楊斌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5-05-25

分類 歷史

定價 HK$138.00

ISBN 9789888913121

頁數 344

試讀 直接購買
如直接購買,將會跳到專屬訂單網站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本書採用全球史的方法,將九個富有特色的主題編綴成世界各地之間互動的歷史。哪吒所代表的「蓮生/蓮化」意象並非中國所特有,而是由古埃及經西亞和印度傳至中國;商周時期中原的海貝並非從東亞的沿海地區傳入,而是從採集於印度洋經印度大陸向東傳入我國西北和北方;十六世紀的海洋王國琉球,則填補了鄭和下西洋之後的真空,將馬爾地夫的海貝轉運到江南地區,成為連接東亞、東北亞、東南亞乃至南亞的「萬國津梁」。

作者還告訴我們,產於印度洋的龍涎香是1557年葡萄牙人租住澳門的關鍵;坦博拉火山爆發所形成的火山氣候對人類社會有着急劇且深遠的影響;老鼠或對復活節島文明的衰落起了關鍵的作用。集海洋史、藝術史、貿易史、醫療史、環境史於一體,全書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全球史的豐富性與可能性。



目錄


香港繁體版序  哪吒為什麼這麼可愛? 

緒論:如是我聞:全球史的知與行 

1.難以捉摸的全球史 

2.全球史的歷史背景 

3.誰做了全球史研究 

4.「西方的崛起」 

5.跨學科 

6.跨文化互動

7.九炷香

第一章 蓮生埃及:哪吒的前生後世

1.「求醫者起死回生」:澳門的哪吒三太子 

2.從佛教到道教:中華文化中的護法神 

3.三太子自印度來 

4.蓮生埃及 

5.蓮上男童:出埃及記 

6.蓮生童子在中國

7.景教碑刻中的蓮花十字架 

8.景教銅牌中的蓮花十字架 

9.解題 

第二章 愛蓮說:中國為什麼缺少蓮印 

1.愛蓮而缺蓮印 

2.埃及:印章與封泥中的蓮紋 

3.印度的蓮紋封泥 

4.中國為什麼缺少蓮印 

5.西藏地區的蓮印與蓮紋封泥 

6.餘論:全球現象,地方特色 

第三章 印度洋來的「寶貝」:商周時期中原的海貝 

1.老問題,新答案 

2.海貝從哪裏來 

3.洛陽曹魏大墓石楬中的「海貝四枚」 

4.海貝是貨幣嗎 

5.亢鼎中的「貝」

6.「用作寶尊彝」

7.海貝為什麼不是貨幣

第四章 囤積江南:琉球進貢的馬爾代夫海貝 

1.引子:雲南的貝幣 

2.元代:從江南到雲南 

3.馬爾代夫的進貢 

4.明初:從南京到雲南 

5.琉球來的海貝 

第五章 「不朽」的「黑石號」:考古和文獻中的「無釘之船」 

1.海底沉睡1170 年 

2.海洋考古首次發現的縫合船 

3.中西文獻中的無釘之船 

4.「地產椰子索」 

5.古代中國的無釘之船 

6.海底磁山 

7.印度洋的「弱水」 

8.「吸鐵嶺」 

9.最後的無釘之船

第六章 宋代中國的海洋突破:「泉州一號」航線新考 

1.從三佛齊返航嗎 

2.可能來自印度的香料 

3.海貝 

4.船體附着生物 

5.文獻中宋代的中國海舶、航線和中國商人 

6.其他兩艘宋代沉船

第七章 來或不來:中國宮廷的龍涎香 

1.印度洋的「龍涎嶼」 

2.糞便、樹脂、海底的蘑菇或瀝青 

3.「西南海」中來 

4.中國的命名:龍之涎 

5.「未婚妻的懷抱和靈魂的香味」 

6.唐宋的中國:從流言到實物 

7.宋代宮廷中的龍涎香 

8.製造龍涎香

9.「每兩與金等」 

10.下西洋所見龍涎香 

11.從龍之涎到龍之精 

12.龍涎香的不來 

13.十七兩龍涎香從哪裏來 

14.為什麼不來 

第八章 人鼠之爭:復活節島之謎的新探索 

1.百萬年的寂寥 

2.前人之述備矣 

3.若有若無的殖民主義的影子 

4.什麼時候有了人 

5.是人還是鼠? 

6.老鼠也挑食嗎 

7.是愚蠢的原住民嗎

第九章 1815 年的坦博拉:火山爆發、全球氣候變遷與道光蕭條 

1.人類文明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 

2.火山氣候的形成 

3.坦博拉、氣候變遷與中國 

4.氣候與十九世紀的清朝 

結語:知難而進,蹣跚前行 

附錄一:“Bon Voyage” ——回憶我的導師柯臨清

附錄二:天不假年——回憶我的導師亞當.麥克恩

附錄三:斯人已成黃鶴去——我所知道的《白銀資本》作者貢德.弗蘭克

後記


作者簡介

楊斌

楊斌


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西泠印社社員。曾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美國威廉瑪麗學院、國立新加坡大學及澳門大學,對海洋史、全球史、科技醫療史以及藝術史頗有興趣。著有《海貝與貝幣:鮮為人知的全球史》、《人海之間:海洋亞洲中的中國與世界》、《季風之北,彩雲之南》、《誰是哪個弱女子:郁達夫的愛恨離愁》、《告別:饒宗頤在新加坡(1968–1973)》等中英文專著十餘部,獲2004年美國歷史學會古登堡電子獎、第17 屆 (2021年) 和19屆(2023年)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2021年《新京報》年度閱讀、第12屆(2023年)亞洲圖書獎「年度最佳圖書(人文、社科、科技類)」、「2023年度刀鋒好書」、第二屆(2023年)文景圖書寫作獎十強以及第三屆(2024年)鹽田海洋圖書獎「浪潮獎」 等圖書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