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周邊產品
想像的異邦:絲路上的「西遊記」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5-03-20
分類 歷史
定價 HK$188.00
ISBN 9789888912537
頁數 392
本書以生動的筆觸探討了絲綢之路上的文明交融與碰撞,還原了絲綢、瓷器、茶葉等「硬通貨」的傳奇故事,同時揭示了宗教、藝術與技術如何在絲路上傳播與演變。從漢唐的邊境貿易到大航海時代的中歐通商,再到現代的「一帶一路」,絲路的歷史脈絡在書中細緻呈現,令人重新思考全球化的源起與文明的互動。
目錄
序 絲綢之路上的政治經濟學
一、絲路貿易始於走私? /vi
二、漢唐盛世的邊境貿易 /viii
三、大航海時代的中歐通商 /xi
四、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 /xiv
第一章 絲路索源與尋蹤
一、絲路萬里:貫通東西 /2
二、絲路交通:萬邦雲集 /16
三、絲路經貿:貨行天下 /24
四、絲路外交:帝國雄心 /31
第二章 絲路上的人
一、張騫的那次旅行 /38
二、甘英的那場奔赴 /42
三、班超的那段歲月
四、高僧們的「西遊記」 /52
五、「花和尚」鳩摩羅什 /60
六、刺客聶隱娘從哪學來的法術? /64
七、三保太監VS 航海王子 /70
第三章 絲路上的貨
一、絲綢就是「硬通貨」 /78
二、絲綢技術的西傳 /83
三、絲綢貿易的興起 /88
四、「CHINA」的故事:是瓷器還是絲綢 /97
五、瓷器貿易與技術交流 /103
六、亮麗而酸楚的外銷瓷 /113
七、綠色黃金:中國茶 /127
八、和氏璧與汗血馬 /135
九、18 世紀歐洲的「中國風」 /141
第四章 絲路上的東西方相遇
一、大西洋與歐羅巴 /150
二、成吉思汗的鐵騎:蒙元帝國西征記 /159
三、謀之不得的香港 /163
四、化外之地「佛郎機」 /172
五、何處紅毛番 /179
六、橫跨歐亞:那些著名的東方遊記 /186
七、馬可波羅遊記:從邂逅契丹到發現世界 /192
第五章 絲路上的文化符號
一、「胡人」遷徙史:從故土到異鄉 /200
二、楊貴妃與安祿山的「花邊新聞」之外 /206
三、中印文化混血兒—飛天 /212
四、箜篌.胡笳.琵琶:漢唐絲路上的胡樂入華 /217
五、佛教東來三部曲 /221
六、景教的絲路往事 /230
七、造紙& 印刷東術西傳的背後 /236
八、出口轉內銷:指南針的逆襲 /242
九、火炮的威力:明清易代的時代背影 /248
十、西洋風景線:西方建築的東方漂流 /253
第六章 想象的異邦
一、中心與邊陲:非我族類與華夷之辯 /260
二、神聖的邊界:從利瑪竇到馬戛爾尼 /264
三、徐光啟:「西學中用」的第一人 /270
四、《職方外紀》所展現的世界圖像
五、帝師與寵臣:從湯若望到南懷仁 /279
六、康熙大帝與羅馬教皇 /285
七、《字彙》:伊甸園的「初民語言」 /288
八、《趙氏孤兒》:歐洲道德「收割機」 /294
九、虛幻與真實:從魯濱遜到安森 /300
十、法國傳教士的《中國通史》 /306
第七章 絲路的中國鏡像
一、想象的異邦:從認同到識異 /310
二、歐洲人眼中的中國 /312
三、法蘭西設計:中國模式抑或英國模式? /324
四、英吉利視角:黨派鬥爭中的他山之石 /329
五、政治無意識:中國歷史的西方解讀 /335
六、中國印象:中國人的性格 /341
七、時代的變奏:西風vs 東風 /344
八、「他者」的敍事與「本我」的鏡像 /347
附錄
東西文明以何種路徑才能走得更近? /352
略談中華文明對西方的影響與貢獻 /358
張國剛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曾作為德國洪堡學者、漢堡大學研究員和特里爾大學教授,在歐洲從事歐洲漢學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多年。歷任中國唐史學會會長、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副會長等職。近著有《中西文化關係通史》《<資治通鑒>與家國興衰》《文明的邊疆:從遠古到近世》等。
想像的異邦:絲路上的「西遊記」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5-03-20
分類 歷史
定價 HK$188.00
ISBN 9789888912537
頁數 392
本書以生動的筆觸探討了絲綢之路上的文明交融與碰撞,還原了絲綢、瓷器、茶葉等「硬通貨」的傳奇故事,同時揭示了宗教、藝術與技術如何在絲路上傳播與演變。從漢唐的邊境貿易到大航海時代的中歐通商,再到現代的「一帶一路」,絲路的歷史脈絡在書中細緻呈現,令人重新思考全球化的源起與文明的互動。
目錄
序 絲綢之路上的政治經濟學
一、絲路貿易始於走私? /vi
二、漢唐盛世的邊境貿易 /viii
三、大航海時代的中歐通商 /xi
四、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 /xiv
第一章 絲路索源與尋蹤
一、絲路萬里:貫通東西 /2
二、絲路交通:萬邦雲集 /16
三、絲路經貿:貨行天下 /24
四、絲路外交:帝國雄心 /31
第二章 絲路上的人
一、張騫的那次旅行 /38
二、甘英的那場奔赴 /42
三、班超的那段歲月
四、高僧們的「西遊記」 /52
五、「花和尚」鳩摩羅什 /60
六、刺客聶隱娘從哪學來的法術? /64
七、三保太監VS 航海王子 /70
第三章 絲路上的貨
一、絲綢就是「硬通貨」 /78
二、絲綢技術的西傳 /83
三、絲綢貿易的興起 /88
四、「CHINA」的故事:是瓷器還是絲綢 /97
五、瓷器貿易與技術交流 /103
六、亮麗而酸楚的外銷瓷 /113
七、綠色黃金:中國茶 /127
八、和氏璧與汗血馬 /135
九、18 世紀歐洲的「中國風」 /141
第四章 絲路上的東西方相遇
一、大西洋與歐羅巴 /150
二、成吉思汗的鐵騎:蒙元帝國西征記 /159
三、謀之不得的香港 /163
四、化外之地「佛郎機」 /172
五、何處紅毛番 /179
六、橫跨歐亞:那些著名的東方遊記 /186
七、馬可波羅遊記:從邂逅契丹到發現世界 /192
第五章 絲路上的文化符號
一、「胡人」遷徙史:從故土到異鄉 /200
二、楊貴妃與安祿山的「花邊新聞」之外 /206
三、中印文化混血兒—飛天 /212
四、箜篌.胡笳.琵琶:漢唐絲路上的胡樂入華 /217
五、佛教東來三部曲 /221
六、景教的絲路往事 /230
七、造紙& 印刷東術西傳的背後 /236
八、出口轉內銷:指南針的逆襲 /242
九、火炮的威力:明清易代的時代背影 /248
十、西洋風景線:西方建築的東方漂流 /253
第六章 想象的異邦
一、中心與邊陲:非我族類與華夷之辯 /260
二、神聖的邊界:從利瑪竇到馬戛爾尼 /264
三、徐光啟:「西學中用」的第一人 /270
四、《職方外紀》所展現的世界圖像
五、帝師與寵臣:從湯若望到南懷仁 /279
六、康熙大帝與羅馬教皇 /285
七、《字彙》:伊甸園的「初民語言」 /288
八、《趙氏孤兒》:歐洲道德「收割機」 /294
九、虛幻與真實:從魯濱遜到安森 /300
十、法國傳教士的《中國通史》 /306
第七章 絲路的中國鏡像
一、想象的異邦:從認同到識異 /310
二、歐洲人眼中的中國 /312
三、法蘭西設計:中國模式抑或英國模式? /324
四、英吉利視角:黨派鬥爭中的他山之石 /329
五、政治無意識:中國歷史的西方解讀 /335
六、中國印象:中國人的性格 /341
七、時代的變奏:西風vs 東風 /344
八、「他者」的敍事與「本我」的鏡像 /347
附錄
東西文明以何種路徑才能走得更近? /352
略談中華文明對西方的影響與貢獻 /358
張國剛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曾作為德國洪堡學者、漢堡大學研究員和特里爾大學教授,在歐洲從事歐洲漢學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多年。歷任中國唐史學會會長、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副會長等職。近著有《中西文化關係通史》《<資治通鑒>與家國興衰》《文明的邊疆:從遠古到近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