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周邊產品
全書分爲中國內戰、內政經濟、外交往來、國防建設、台海風雲、中蘇與中印衝突、朝鮮戰爭與援越抗美等十四個方面,分別對這些情報所涉及的重大歷史事件的台前幕後,如中國政府出兵朝鮮、中國原子彈與氫彈試製、中國的土地改革、合作化與人民公社、知識分子改造與反右、大躍進運動等,予以通俗、生動的述說和點評。
目錄
窺視「紅色中國」:美國中央情報局對新中國的總體認知
華東師範大學沈志華
(1)中國將向何處去?
(2)政治運作、政權穩定性與毛澤東
(3)進步神速但依舊明顯落後的經濟
(4)軍事實力與「對外侵略」的可能性
(5)從「反帝」到「反帝反修」的外交政策
無所作為:美國情報工作在中國內戰中的失落
華東師範大學楊奎松
(1)戰後美國對外情報工作的停滯
(2)戰後初期美國在華情報工作的困境
(3)美國國務院相關情報的內容及其價值
(4)中央情報局的情報分析
(5)美國對華情報及其分析評估的失落
透過竹幕看中國:美國情報機構對中國內政的窺探
東北師範大學張民軍
(1)建國之初的政治運動與社會狀況
(2)政權機構的調整與政權的穩定性
(3)民眾的態度及社會控制
(4)中國的經濟政策及發展趨勢
第三隻眼:對中國經濟的精準判斷與深刻分析
華南師範大學姚昱
(1)中國國內經濟
(2)中國與不發達國家的經濟聯繫
管中窺龍:美國情報部門對中國尖端武器計劃的評估
東北師範大學詹欣
(1)中國第一次核試驗:是鈈還是鈾?
(2)中國核武器計劃:孰先孰後?
(3)中國導彈計劃:仿製還是自行研製?
(4)中國核潛艇計劃:「毛級」
(5)中國太空計劃:令人困惑的發射時間
迷霧中的紅色異邦:美國情報評估視野中的中國外交
武漢大學徐友珍
(1)美國情報界對中國外交走向的追蹤與預測
(2)美國情報界對中國外交的關注焦點及基本結論
(3)美國對華外交評估的特點與誤區
台海風雲起:美國情報官員的視角
復旦大學雙驚華
(1)美國對台灣的政策
(2)台灣當局對美國的政策
(3)「國際地位」及聯合國
(4)關於「反攻大陸」的問題
(5)對大陸台海政策的認知
(6)美國對台灣的援助
(7)對台灣島內情況的評估
亂世迷局:「文化大革命」期間的中國
華南師範大學何慧
(1)探祕尋蹤:如何收集有關中國的情報
(2)迷霧中的身影:中國高層領導人
(3)渾水中無魚:政治、經濟與社會秩序
(4)堅定與彷徨:對外政策及其困境
(5)破解迷局:情報評估與分析報告的價值
中情局的聚焦鏡下:中蘇關係將向何處去?
北京大學何妍
(1)霧裏看花:1949~1953年
(2)如膠似漆:1954~1957年
(3)積重難返:1958~1960年
(4)破鏡難圓:1961~1969年
透過鐵幕觀「鐵板」:中情局眼中的「東方陣營」
北京大學郭潔
(1)中蘇結盟與合作時期
(2)中蘇分歧與爭論時期
(3)中蘇關係走向徹底破裂時期
中間地帶的冷戰:對華情報中的第三世界
北京大學牛可劉青
(1)中國在亞洲的政策和影響力
(2)中國在拉美拓展影響
(3)中國在非洲的外交和援助活動
(4)關於「人民外交」
(5)中蘇分裂在第三世界的體現
(6)一些具體情報分析中的有趣內容
置若罔聞:對中國出兵朝鮮的情報評估一錯再錯
東北師範大學鄧峰
(1)美國的信號情報偵察
(2)美國的空中拍照偵察
(3)美國的人力情報偵察
(4)對蘇聯支配下中國出兵可能性的評估
(5)對中國參與戰爭的意圖及能力的評估
(6)對中國公開警告的錯誤判斷
(7)中國出兵後美國的情報評估
(8)美國情報評估失誤的主要原因
伺機行動:
中情局如何看中國出兵印度支那
南開大學趙學功
(1)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2)美國醞釀擴大戰爭
(3)越南戰爭的升級
(4)美國擴大在東南亞的行動
(5)幾點評論
世界屋脊的冷戰:中印關係和南亞局勢
華東師範大學戴超武
(1)尼赫魯的中立主義與印度
(2)中印關係、西藏問題和中印邊界衝突
(3)現代化與印巴兩國的經濟發展問題
(4)克什米爾問題、印巴矛盾與1965年印巴戰爭
(5)1971年印巴戰爭和孟加拉國的成立
沈志華
國際冷戰史、大國關係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兼國際冷戰史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院校客座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兼職研究員。已出版《中蘇同盟與朝鮮戰爭研究》、《毛澤東、史達林與朝鮮戰爭》、《冷戰國際史二十四講》,主編《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 》(8卷)等,主持編譯的《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 》(8卷)獲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上海圖書獎一等獎、中國出版集團榮譽圖書獎、上海改革開放四十年優秀文史圖書。
梁志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紐約大學-華東師大「全球歷史•經濟•文化」聯合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邊疆與周邊問題研究》和《歷史教學問題》編委,主要研究中美關係、朝鮮半島問題。
全書分爲中國內戰、內政經濟、外交往來、國防建設、台海風雲、中蘇與中印衝突、朝鮮戰爭與援越抗美等十四個方面,分別對這些情報所涉及的重大歷史事件的台前幕後,如中國政府出兵朝鮮、中國原子彈與氫彈試製、中國的土地改革、合作化與人民公社、知識分子改造與反右、大躍進運動等,予以通俗、生動的述說和點評。
目錄
窺視「紅色中國」:美國中央情報局對新中國的總體認知
華東師範大學沈志華
(1)中國將向何處去?
(2)政治運作、政權穩定性與毛澤東
(3)進步神速但依舊明顯落後的經濟
(4)軍事實力與「對外侵略」的可能性
(5)從「反帝」到「反帝反修」的外交政策
無所作為:美國情報工作在中國內戰中的失落
華東師範大學楊奎松
(1)戰後美國對外情報工作的停滯
(2)戰後初期美國在華情報工作的困境
(3)美國國務院相關情報的內容及其價值
(4)中央情報局的情報分析
(5)美國對華情報及其分析評估的失落
透過竹幕看中國:美國情報機構對中國內政的窺探
東北師範大學張民軍
(1)建國之初的政治運動與社會狀況
(2)政權機構的調整與政權的穩定性
(3)民眾的態度及社會控制
(4)中國的經濟政策及發展趨勢
第三隻眼:對中國經濟的精準判斷與深刻分析
華南師範大學姚昱
(1)中國國內經濟
(2)中國與不發達國家的經濟聯繫
管中窺龍:美國情報部門對中國尖端武器計劃的評估
東北師範大學詹欣
(1)中國第一次核試驗:是鈈還是鈾?
(2)中國核武器計劃:孰先孰後?
(3)中國導彈計劃:仿製還是自行研製?
(4)中國核潛艇計劃:「毛級」
(5)中國太空計劃:令人困惑的發射時間
迷霧中的紅色異邦:美國情報評估視野中的中國外交
武漢大學徐友珍
(1)美國情報界對中國外交走向的追蹤與預測
(2)美國情報界對中國外交的關注焦點及基本結論
(3)美國對華外交評估的特點與誤區
台海風雲起:美國情報官員的視角
復旦大學雙驚華
(1)美國對台灣的政策
(2)台灣當局對美國的政策
(3)「國際地位」及聯合國
(4)關於「反攻大陸」的問題
(5)對大陸台海政策的認知
(6)美國對台灣的援助
(7)對台灣島內情況的評估
亂世迷局:「文化大革命」期間的中國
華南師範大學何慧
(1)探祕尋蹤:如何收集有關中國的情報
(2)迷霧中的身影:中國高層領導人
(3)渾水中無魚:政治、經濟與社會秩序
(4)堅定與彷徨:對外政策及其困境
(5)破解迷局:情報評估與分析報告的價值
中情局的聚焦鏡下:中蘇關係將向何處去?
北京大學何妍
(1)霧裏看花:1949~1953年
(2)如膠似漆:1954~1957年
(3)積重難返:1958~1960年
(4)破鏡難圓:1961~1969年
透過鐵幕觀「鐵板」:中情局眼中的「東方陣營」
北京大學郭潔
(1)中蘇結盟與合作時期
(2)中蘇分歧與爭論時期
(3)中蘇關係走向徹底破裂時期
中間地帶的冷戰:對華情報中的第三世界
北京大學牛可劉青
(1)中國在亞洲的政策和影響力
(2)中國在拉美拓展影響
(3)中國在非洲的外交和援助活動
(4)關於「人民外交」
(5)中蘇分裂在第三世界的體現
(6)一些具體情報分析中的有趣內容
置若罔聞:對中國出兵朝鮮的情報評估一錯再錯
東北師範大學鄧峰
(1)美國的信號情報偵察
(2)美國的空中拍照偵察
(3)美國的人力情報偵察
(4)對蘇聯支配下中國出兵可能性的評估
(5)對中國參與戰爭的意圖及能力的評估
(6)對中國公開警告的錯誤判斷
(7)中國出兵後美國的情報評估
(8)美國情報評估失誤的主要原因
伺機行動:
中情局如何看中國出兵印度支那
南開大學趙學功
(1)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2)美國醞釀擴大戰爭
(3)越南戰爭的升級
(4)美國擴大在東南亞的行動
(5)幾點評論
世界屋脊的冷戰:中印關係和南亞局勢
華東師範大學戴超武
(1)尼赫魯的中立主義與印度
(2)中印關係、西藏問題和中印邊界衝突
(3)現代化與印巴兩國的經濟發展問題
(4)克什米爾問題、印巴矛盾與1965年印巴戰爭
(5)1971年印巴戰爭和孟加拉國的成立
沈志華
國際冷戰史、大國關係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兼國際冷戰史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院校客座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兼職研究員。已出版《中蘇同盟與朝鮮戰爭研究》、《毛澤東、史達林與朝鮮戰爭》、《冷戰國際史二十四講》,主編《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 》(8卷)等,主持編譯的《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 》(8卷)獲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上海圖書獎一等獎、中國出版集團榮譽圖書獎、上海改革開放四十年優秀文史圖書。
梁志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紐約大學-華東師大「全球歷史•經濟•文化」聯合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邊疆與周邊問題研究》和《歷史教學問題》編委,主要研究中美關係、朝鮮半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