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史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非書
日本侵華時期,香港淪陷於1941 年,地方雖小,卻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重要場地,也是國際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編者莫世祥先生仔細地整理香港抗戰的綜合記憶,將各方記述抗戰的文字輯錄成書,編成《香港抗戰親歷記》,集合不同國籍、職業和經驗的親歷者,以他們的眼睛見證及還原抗戰歲月的部分真相,讓後來者多一份閱讀和研究的角度,體會歷史深沉與微妙的演變過程,從而認識當年的苦難時光,反思當代中國與香港未來的走向。
目錄
序言:香港抗戰的綜合記憶
編輯凡例
連貫:回憶八路軍香港辦事處
廖承志、潘漢年致中央書記處並周恩來電
夏衍:香港淪陷前後
愛潑斯坦:香港戰爭的幾個教訓
陳策:香港戰突圍紀實
宋慶齡:函告香港脫險經過
王作堯:緊急搶救
陳濟棠:香港脫險記
劉承符:香港撤退記
陳寅恪:函告逃離香港情形
梁漱溟:香港脫險寄寬、恕兩兒
和久田幸助:梅蘭芳與胡蝶戰時在香港
胡蝶:從香港逃難到重慶
胡堃:香港淪陷前後的工人概況
李應林:香港淪陷後之本校
劉維熾:緊急救僑經過
史多德:回憶香港的受難
冠荒:日閥統治香港的政策與措施
麥鎮廷:日本人怎樣統治香港
陳策:中國國民黨駐港澳總支部工作報告書
曾生:港九抗日游擊戰
方蘭:刺向香港日寇的一把尖刀
方蘭:馮芝——我的母親
賴廉士:草創時期的英軍服務團
李耀純:美空軍香港脫險談
港九大隊隊部關於粉碎敵「掃蕩」總結
潘華國:香港受降憶往與有關問題之檢討
莫世祥
歷史學博士,深圳大學退休教授,暨南大學兼職研究員,香港歷史博物館(孫中山紀念館)專家顧問。曾任暨南大學歷史系系主任、深圳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副主任,2007 年9 月至2021年8 月任教於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相關代表作有:專著《中山革命在香港(1895-1925)》(2011)、編著《日落香江: 香港對日作戰紀實》修訂版(2015)、專著《近代澳門與香港經貿關係研究:以澳門經濟轉型為中心》(2018)、點校《香港雜記(外一種)》(2018)、論文《港式資本主義論綱》(2021)、專著《中共革命在香港(1920-1949)》(2022)等。
日本侵華時期,香港淪陷於1941 年,地方雖小,卻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重要場地,也是國際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編者莫世祥先生仔細地整理香港抗戰的綜合記憶,將各方記述抗戰的文字輯錄成書,編成《香港抗戰親歷記》,集合不同國籍、職業和經驗的親歷者,以他們的眼睛見證及還原抗戰歲月的部分真相,讓後來者多一份閱讀和研究的角度,體會歷史深沉與微妙的演變過程,從而認識當年的苦難時光,反思當代中國與香港未來的走向。
目錄
序言:香港抗戰的綜合記憶
編輯凡例
連貫:回憶八路軍香港辦事處
廖承志、潘漢年致中央書記處並周恩來電
夏衍:香港淪陷前後
愛潑斯坦:香港戰爭的幾個教訓
陳策:香港戰突圍紀實
宋慶齡:函告香港脫險經過
王作堯:緊急搶救
陳濟棠:香港脫險記
劉承符:香港撤退記
陳寅恪:函告逃離香港情形
梁漱溟:香港脫險寄寬、恕兩兒
和久田幸助:梅蘭芳與胡蝶戰時在香港
胡蝶:從香港逃難到重慶
胡堃:香港淪陷前後的工人概況
李應林:香港淪陷後之本校
劉維熾:緊急救僑經過
史多德:回憶香港的受難
冠荒:日閥統治香港的政策與措施
麥鎮廷:日本人怎樣統治香港
陳策:中國國民黨駐港澳總支部工作報告書
曾生:港九抗日游擊戰
方蘭:刺向香港日寇的一把尖刀
方蘭:馮芝——我的母親
賴廉士:草創時期的英軍服務團
李耀純:美空軍香港脫險談
港九大隊隊部關於粉碎敵「掃蕩」總結
潘華國:香港受降憶往與有關問題之檢討
莫世祥
歷史學博士,深圳大學退休教授,暨南大學兼職研究員,香港歷史博物館(孫中山紀念館)專家顧問。曾任暨南大學歷史系系主任、深圳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副主任,2007 年9 月至2021年8 月任教於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相關代表作有:專著《中山革命在香港(1895-1925)》(2011)、編著《日落香江: 香港對日作戰紀實》修訂版(2015)、專著《近代澳門與香港經貿關係研究:以澳門經濟轉型為中心》(2018)、點校《香港雜記(外一種)》(2018)、論文《港式資本主義論綱》(2021)、專著《中共革命在香港(1920-1949)》(202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