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周邊產品

遇見黃東:18-19世紀珠江口的小人物與大世界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2-04-01

分類 歷史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88.00

ISBN 9789888760909

頁數 304

試讀 直接購買
如直接購買,將會跳到專屬訂單網站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在創造歷史的人當中,除政治家、士大夫、學者等大人物外,還有諸多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中國的大門更全面地向世界打開之前,珠三角及澳門地區,作為與資本主義時代的西方國家有着長達近三百年交往的地方,生活在這裏的許多市井小人物,已經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與西方人有非常廣泛和深入的交往。他們為了謀生,以種種方式,從事着與西方人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的職業,讓他們有需要也有機會從西方人那裏學習一套新的知識、技能、辭彙和語言,他們的世界與世界觀,也隨着數百年來發生的政治與社會變遷而有所改變。



目錄


弁言:在大英圖書館邂逅黃東

「東方之黃色」

公司大班布萊克

廣州事仔黃遏東

中國僮僕‌「Warnoton」

久居英倫‌「中國通」

回到省城的Whang Tong先生

 

‌「沙文」與‌「做廚」

‌「沙文」名目,永遠禁止?

主人的口味,廚子的技藝

事仔的尊嚴,事頭的感情

最卑微卻最前沿

 

水上人引水

上船引入,星馳稟報

引水章程,中英並茂

番鬼銀元,真偽莫辨

蹩腳外語,鹹水情歌

容閎的語文老師

 

代代相傳的英語課

沒有英語的英語課本

有英語的英語教材

潘啟官的英語

說得了,聽得差,看不懂,但能教

20世紀末的遺存

 

序曲:說好的‌「大世界」呢?

 

致謝

 

繁體版後記


作者簡介

程美寶

程美寶


牛津大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暨系主任,人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本科生教育及質素保證),廣東省高等學校珠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學)。研究領域為中國社會文化史,尤關注以省港澳為中心的華南地域發展。著有《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晚清以來「廣東文化」觀的形成》、《遇見黃東:18 -19 世紀珠江口的小人物與大世界》等專著,主編《省港澳大眾文化與都市變遷》、《威權的象徵:英國國家海事博物館藏中國旗幟研究》、《太平戲院紀事:院主源詹勳日記選輯(1926-1949)》等書, 並擔任《中國戲曲志》及《中國曲藝志》澳門卷副主編,出版中、英、日學術論文數十篇。本書是作者主持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計劃「小提琴、夏威夷滑音棒結他及班祖的粵化:西洋樂器在粵劇棚面的應用與調適」(編號:CityU11600720)的階段性成果。


延伸閱讀

遇見黃東:18-19世紀珠江口的小人物與大世界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2-04-01

分類 歷史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88.00

ISBN 9789888760909

頁數 304

試讀 直接購買
如直接購買,將會跳到專屬訂單網站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在創造歷史的人當中,除政治家、士大夫、學者等大人物外,還有諸多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中國的大門更全面地向世界打開之前,珠三角及澳門地區,作為與資本主義時代的西方國家有着長達近三百年交往的地方,生活在這裏的許多市井小人物,已經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與西方人有非常廣泛和深入的交往。他們為了謀生,以種種方式,從事着與西方人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的職業,讓他們有需要也有機會從西方人那裏學習一套新的知識、技能、辭彙和語言,他們的世界與世界觀,也隨着數百年來發生的政治與社會變遷而有所改變。



目錄


弁言:在大英圖書館邂逅黃東

「東方之黃色」

公司大班布萊克

廣州事仔黃遏東

中國僮僕‌「Warnoton」

久居英倫‌「中國通」

回到省城的Whang Tong先生

 

‌「沙文」與‌「做廚」

‌「沙文」名目,永遠禁止?

主人的口味,廚子的技藝

事仔的尊嚴,事頭的感情

最卑微卻最前沿

 

水上人引水

上船引入,星馳稟報

引水章程,中英並茂

番鬼銀元,真偽莫辨

蹩腳外語,鹹水情歌

容閎的語文老師

 

代代相傳的英語課

沒有英語的英語課本

有英語的英語教材

潘啟官的英語

說得了,聽得差,看不懂,但能教

20世紀末的遺存

 

序曲:說好的‌「大世界」呢?

 

致謝

 

繁體版後記


作者簡介

程美寶

程美寶


牛津大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暨系主任,人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本科生教育及質素保證),廣東省高等學校珠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學)。研究領域為中國社會文化史,尤關注以省港澳為中心的華南地域發展。著有《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晚清以來「廣東文化」觀的形成》、《遇見黃東:18 -19 世紀珠江口的小人物與大世界》等專著,主編《省港澳大眾文化與都市變遷》、《威權的象徵:英國國家海事博物館藏中國旗幟研究》、《太平戲院紀事:院主源詹勳日記選輯(1926-1949)》等書, 並擔任《中國戲曲志》及《中國曲藝志》澳門卷副主編,出版中、英、日學術論文數十篇。本書是作者主持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計劃「小提琴、夏威夷滑音棒結他及班祖的粵化:西洋樂器在粵劇棚面的應用與調適」(編號:CityU11600720)的階段性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