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周邊產品

中國歷史文化教育及研究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1-12-31

分類 歷史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218.00

ISBN 9789888760275

頁數 264

試讀 直接購買
如直接購買,將會跳到專屬訂單網站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文化教育及研究》一書共收錄論文十六篇,內容既涉及傳統史學——如思想觀念史、史學及詮釋學史 、科舉制度史、宗族史等,亦包括中國歷史及文化教育的理論研究、實踐分析及前瞻論述;冀連結傳統與現代的教研範式,全面呈現二十一世紀中國歷史文化教育及研究的前沿成果。十六篇論文無一僅視歷史為已過去的材料,無一不是追尋中國歷史文化之於方今莘莘學子、教師、讀者或研究者的意義——換言之,既重視歷史現象,亦重視人如何發現並詮釋(想像)歷史,如何傳承歷史。或者數十年前錢鍾書所提出「史蘊詩心」、「詩具史筆」這兩個見於中國史學及文學書寫的現象,到了今天,仍提醒着我們:何以歷史和文學能夠感人。    

 

目錄   


史學前沿

人物與歷史:墳場:香港的另類古蹟  1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丁新豹

清代至二十世紀前半期有關「重諧花燭」之記載  13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劉詠聰

清代科舉與清代樸學──光緒六年庚辰(1880)會試王懿榮第三場策問試第一題的例子  32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卜永堅

課程探究

中國歷史抑或中華文明史?──論青少年歷史教育的宗旨、功用和愛國主義的關係  45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 魏楚雄

對外漢語課程文化及歷史教學實施的現況、挑戰及展望  58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林善敏 啟新書院 麥俊文

教育理念應用在校園:在「田中」實踐了田家炳先生教育思想  81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 區志堅

在中小學課程教授《周易》的難點與突破  96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羅燕玲

香港高等音樂教育發展史:21 世紀的挑戰與機遇  114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 文愛娟

教學與教材

香港中華文化教育的展望  127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施仲謀

4-Re 歷史學習方法:建構中史的歷史想像  138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姜鍾赫

盧梭式的歷史教育:以動畫劇本張騫的編寫為例  158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許國惠

史論文教學的「說服力」問題──兼論香港高中蘇洵〈六國論〉教材  172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馮志弘

中國歷史科品德情意教學:以歷史人物為中心  189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蔡逸寧

史實.詮釋與想像

談陶淵明和王維的「隱逸」與詩歌  209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李蓁 東莞市第一中學 李成宗

媒體視域中的長城抗戰─以《北洋畫報》為中心  222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侯杰、李厚超、楊雲舟

建國以來孔子形象的轉變研究──以《孔老二罪惡的一生》及電影《孔子》為例  238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陳曙光

 

 


作者簡介

施仲謀

施仲謀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主任,曾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研究範圍以漢語語言學、國際漢語教學及中華文化為主。專著有《語言與文化》、《廣州音北京音對應手冊》等十多種,分別於內地、台灣、香港及日本等地出版。曾任香港大學文學院副院長,香港中文教育學會會長及香港中國研究生會創會會長;現兼任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常務理事,全國中語會學術委員及語文現代化學會顧問等職務。


馮志弘

馮志弘


香港浸會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香港教育大學人文學院助理院長(學術質素保證及課程)暨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範疇:唐宋文學及思想、中國文化與宗教。著有《想像的世界:唐宋觀念與思想》、《北宋古文運動的形成》、《基督宗教與中國:歷史.哲學篇》、《本地生活寫作:記憶與信仰——口述歷史、民族誌教學》(二人合著)等,並在《清華學報》、《成大中文學報》、《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文與哲》、《人文中國學報》、《中正漢學研究》等發表學術論文逾三十篇;主持研究項目包括:「鬼神.禮法與文道觀念──以北宋文人歐陽脩、曾鞏、蘇軾為中心」、「典範與世變:慶曆至熙豐年間的頌詩、誥令和禮書——以北宋詩文革新人物為中心」等。  


許國惠

許國惠


芝加哥大學歷史系博士,香港科技大人文學部碩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學士。任職於香港教育大學。研究專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史,尤其是以戲曲、電影、國畫作為研究對象。另外,也兼治冷戰時期香港左派史。曾出版專著《樣板戲與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思想》。


延伸閱讀

中國歷史文化教育及研究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1-12-31

分類 歷史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218.00

ISBN 9789888760275

頁數 264

試讀 直接購買
如直接購買,將會跳到專屬訂單網站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文化教育及研究》一書共收錄論文十六篇,內容既涉及傳統史學——如思想觀念史、史學及詮釋學史 、科舉制度史、宗族史等,亦包括中國歷史及文化教育的理論研究、實踐分析及前瞻論述;冀連結傳統與現代的教研範式,全面呈現二十一世紀中國歷史文化教育及研究的前沿成果。十六篇論文無一僅視歷史為已過去的材料,無一不是追尋中國歷史文化之於方今莘莘學子、教師、讀者或研究者的意義——換言之,既重視歷史現象,亦重視人如何發現並詮釋(想像)歷史,如何傳承歷史。或者數十年前錢鍾書所提出「史蘊詩心」、「詩具史筆」這兩個見於中國史學及文學書寫的現象,到了今天,仍提醒着我們:何以歷史和文學能夠感人。    

 

目錄   


史學前沿

人物與歷史:墳場:香港的另類古蹟  1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丁新豹

清代至二十世紀前半期有關「重諧花燭」之記載  13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劉詠聰

清代科舉與清代樸學──光緒六年庚辰(1880)會試王懿榮第三場策問試第一題的例子  32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卜永堅

課程探究

中國歷史抑或中華文明史?──論青少年歷史教育的宗旨、功用和愛國主義的關係  45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 魏楚雄

對外漢語課程文化及歷史教學實施的現況、挑戰及展望  58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林善敏 啟新書院 麥俊文

教育理念應用在校園:在「田中」實踐了田家炳先生教育思想  81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 區志堅

在中小學課程教授《周易》的難點與突破  96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羅燕玲

香港高等音樂教育發展史:21 世紀的挑戰與機遇  114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 文愛娟

教學與教材

香港中華文化教育的展望  127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施仲謀

4-Re 歷史學習方法:建構中史的歷史想像  138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姜鍾赫

盧梭式的歷史教育:以動畫劇本張騫的編寫為例  158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許國惠

史論文教學的「說服力」問題──兼論香港高中蘇洵〈六國論〉教材  172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馮志弘

中國歷史科品德情意教學:以歷史人物為中心  189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蔡逸寧

史實.詮釋與想像

談陶淵明和王維的「隱逸」與詩歌  209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李蓁 東莞市第一中學 李成宗

媒體視域中的長城抗戰─以《北洋畫報》為中心  222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侯杰、李厚超、楊雲舟

建國以來孔子形象的轉變研究──以《孔老二罪惡的一生》及電影《孔子》為例  238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陳曙光

 

 


作者簡介

施仲謀

施仲謀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主任,曾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研究範圍以漢語語言學、國際漢語教學及中華文化為主。專著有《語言與文化》、《廣州音北京音對應手冊》等十多種,分別於內地、台灣、香港及日本等地出版。曾任香港大學文學院副院長,香港中文教育學會會長及香港中國研究生會創會會長;現兼任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常務理事,全國中語會學術委員及語文現代化學會顧問等職務。


馮志弘

馮志弘


香港浸會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香港教育大學人文學院助理院長(學術質素保證及課程)暨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範疇:唐宋文學及思想、中國文化與宗教。著有《想像的世界:唐宋觀念與思想》、《北宋古文運動的形成》、《基督宗教與中國:歷史.哲學篇》、《本地生活寫作:記憶與信仰——口述歷史、民族誌教學》(二人合著)等,並在《清華學報》、《成大中文學報》、《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文與哲》、《人文中國學報》、《中正漢學研究》等發表學術論文逾三十篇;主持研究項目包括:「鬼神.禮法與文道觀念──以北宋文人歐陽脩、曾鞏、蘇軾為中心」、「典範與世變:慶曆至熙豐年間的頌詩、誥令和禮書——以北宋詩文革新人物為中心」等。  


許國惠

許國惠


芝加哥大學歷史系博士,香港科技大人文學部碩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學士。任職於香港教育大學。研究專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史,尤其是以戲曲、電影、國畫作為研究對象。另外,也兼治冷戰時期香港左派史。曾出版專著《樣板戲與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思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