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周邊產品
人類透過文具記載了數千年歷史,
是時候說說文具本身的故事了……
文具歷史,源遠流長。
本書由上世紀香港淪陷時期說起,時日軍佔港,東洋色彩文具湧至;六十年代太空人登陸月球,文具開始沾上太空風;塑膠工業於戰後蓬勃發展,深深影響新一代文具製造及設計。
一直緊守崗位的文具店,也隨着時代節拍而漸起變化……
香港的文具業發展,將何去何從?
此書精選四十至九十年代各家廠商的經典文具近1000件,包括毛筆、鉛筆、顔色筆、橡皮擦、駁筆桿、卷筆刀、筆盒、考試盒、書包等等,以及珍貴的文具廣告資料,全面呈現文具發展的歷代沿革,並展示工業發展及社會進步帶來的設計及製造技術!
以文具的演變看時代的變遷,探討老文具的存在及傳承價值,及香港文具設計的未來。
目錄
作者簡介
自序 從「銀の文房具」開始
導讀 跨越時空
Part A 文具的發展與變化
四十至六十年代——物資短缺的年代
日系文化登陸香港
老國貨文具的價值
天台學校是文具天堂
太空競賽的開始
六十至八十年代——步入現代化的年代
歷史上最轟動的年代
兒時的文具世界
太空時代帶來的幻想
電視令文具活起來
塑膠工業降臨
觀人於文具
八十至九十年代——電腦化的年代
文具店應該怎樣才對?
電腦取代文具價值?
日資百貨的文化傳播
八十年代貓組合空降
文具小知識 Q & A
1: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文具從何而來?
2:「傾城」文具何去何從?
3:為何日本文化這般受歡迎?
Part B 透視文具
毛筆
鉛筆
鋼筆
原子筆
顏色筆
橡皮擦
鉛筆套及駁筆桿
鉛筆卷筆刀
直尺
剪刀
膠水
筆盒
書包
考試盒
簿類
地球儀
插筆座
桌椅
Part C 與鍾燕齊先生對談
老文具存在或傳承的價值
探討香港文具設計的未來發展
後記
尋回自我、傳承歷史
鍾燕齊
1965年生於香港,於鑽石山木屋區長大。少時勤習美術和木工,對設計產生濃厚興趣,中學畢業後報讀大一藝術設計學院,修讀工商廣告設計,後來投身廣告以及電影行業,並到日本留學生活兩年、到台灣負責博物館工程居住了一年。
他對本地歷史、藝術、文化、民間工藝和工業深感興趣,故開展香港民生物品的收集及研究其發展對本地文化和藝術的影響。從1988年起,除了在工餘時間積極收集物品,更以個人身份或與不同的機構舉辦和合辦展覽,捐出了不少個人收藏予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文化博物館。歷年擔任多個本地文化展覽的策展人和顧問,在舉辦展覽同時,亦舉辦工作坊和講座予社會大眾,希望促進社會和市民對本地文化歷史的認知和興趣。
近年專注研究香港的本土兒童文化,並積極籌劃設立全球第一家集兒童文學、玩具、漫畫、文具、教育史料於一身的永久香港兒童生活文化館。
人類透過文具記載了數千年歷史,
是時候說說文具本身的故事了……
文具歷史,源遠流長。
本書由上世紀香港淪陷時期說起,時日軍佔港,東洋色彩文具湧至;六十年代太空人登陸月球,文具開始沾上太空風;塑膠工業於戰後蓬勃發展,深深影響新一代文具製造及設計。
一直緊守崗位的文具店,也隨着時代節拍而漸起變化……
香港的文具業發展,將何去何從?
此書精選四十至九十年代各家廠商的經典文具近1000件,包括毛筆、鉛筆、顔色筆、橡皮擦、駁筆桿、卷筆刀、筆盒、考試盒、書包等等,以及珍貴的文具廣告資料,全面呈現文具發展的歷代沿革,並展示工業發展及社會進步帶來的設計及製造技術!
以文具的演變看時代的變遷,探討老文具的存在及傳承價值,及香港文具設計的未來。
目錄
作者簡介
自序 從「銀の文房具」開始
導讀 跨越時空
Part A 文具的發展與變化
四十至六十年代——物資短缺的年代
日系文化登陸香港
老國貨文具的價值
天台學校是文具天堂
太空競賽的開始
六十至八十年代——步入現代化的年代
歷史上最轟動的年代
兒時的文具世界
太空時代帶來的幻想
電視令文具活起來
塑膠工業降臨
觀人於文具
八十至九十年代——電腦化的年代
文具店應該怎樣才對?
電腦取代文具價值?
日資百貨的文化傳播
八十年代貓組合空降
文具小知識 Q & A
1: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文具從何而來?
2:「傾城」文具何去何從?
3:為何日本文化這般受歡迎?
Part B 透視文具
毛筆
鉛筆
鋼筆
原子筆
顏色筆
橡皮擦
鉛筆套及駁筆桿
鉛筆卷筆刀
直尺
剪刀
膠水
筆盒
書包
考試盒
簿類
地球儀
插筆座
桌椅
Part C 與鍾燕齊先生對談
老文具存在或傳承的價值
探討香港文具設計的未來發展
後記
尋回自我、傳承歷史
鍾燕齊
1965年生於香港,於鑽石山木屋區長大。少時勤習美術和木工,對設計產生濃厚興趣,中學畢業後報讀大一藝術設計學院,修讀工商廣告設計,後來投身廣告以及電影行業,並到日本留學生活兩年、到台灣負責博物館工程居住了一年。
他對本地歷史、藝術、文化、民間工藝和工業深感興趣,故開展香港民生物品的收集及研究其發展對本地文化和藝術的影響。從1988年起,除了在工餘時間積極收集物品,更以個人身份或與不同的機構舉辦和合辦展覽,捐出了不少個人收藏予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文化博物館。歷年擔任多個本地文化展覽的策展人和顧問,在舉辦展覽同時,亦舉辦工作坊和講座予社會大眾,希望促進社會和市民對本地文化歷史的認知和興趣。
近年專注研究香港的本土兒童文化,並積極籌劃設立全球第一家集兒童文學、玩具、漫畫、文具、教育史料於一身的永久香港兒童生活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