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周邊產品

賞名句 學古文

作者 璧華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3-10-09

分類 教參讀物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88.00

ISBN 9789888263523

頁數 232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賞名句

.精選100條長久流傳、閃爍古人智慧及做人原則的名句
.分學習、處世、情感、品德、哲理、國事六大部分
.說明名句的涵義及今日的價值,並適用於生活、寫作及說話訓練上

學古文

.藉名句快速掌握古文的基礎知識,辨識古文句式的變化
.了解中國諸子百家、詩人文士、宗教哲學的思想精要
.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容易吸收



目錄


第一章 學習篇

2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學古文:固定句式「何……之」

4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學古文:通假字「女」和「知」;虛詞「之」的用法

6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學古文:倒裝句

8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學古文:虛詞「以」的用法

10 可以與人終日不倦者,其唯學焉。

學古文:虛詞「者」、「其」和「焉」的用法

12 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

學古文:通假字「見」

14 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學古文:虛詞「乃」和「其」的用法

16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學古文:古今句義的不同

18 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學古文:虛詞「固」和「然」的用法

20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學古文:副詞倒置

22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學古文:虛詞「則」的用法

24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學古文:賓語前置;虛詞「也」的不同用法

26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學古文:從上下文理解句意;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動詞用)


第二章 處世篇

30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學古文:虛詞「於」的用法

32 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

學古文:固定句式「以……為」

34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學古文:倒裝句

36 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學古文:語氣詞「夫」的用法

38 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學古文:通假字「太」和「擇」

40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學古文:副詞「至」和虛詞「則」的用法

42 世之聽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則聽必悖矣。

學古文:通假字「尤」;多義詞「聽」的用法

44 以容取人,則失之子羽;以辭取人,則失之宰予。

學古文:詞的本義和引申義;虛詞「之」的作法

46 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

學古文:介詞「替」的用法

48 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

學古文:古今語序

50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

學古文:虛詞「以」的不同用法

52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學古文: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名詞用);詞的古今異義

54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

學古文:頂真修辭法

56 恃人不如自恃也,明於人之為己者,不如己之自為也。

學古文:動賓詞倒置;判斷句「者……也」

58 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

學古文:虛詞「於」、「則」和「者」的用法

60 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國。

學古文:虛詞「而」的用法;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動詞用)

62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學古文:主謂倒置;詠史詩

64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學古文:虛詞「而」的用法

66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學古文: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用)


第三章 情感篇

70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學古文:虛詞「但」的用法;多義詞「人」的用法

72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學古文:諧音雙關

74 去年今日此門中,桃花人面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學古文:互文修辭法;動賓倒置

76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學古文:倒裝句;諧音雙關

78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學古文:一詞多義;詩義借用

80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學古文:古詩連接詞的省略

82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學古文:語氣副詞「豈」的用法

84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學古文:月亮在中國文化的地位;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86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學古文:諧音雙關

88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學古文:詞類活用(不及物動詞作及物動詞用)

90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學古文:古人悲天憫人的襟懷;多義詞「教」的用法

92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學古文:代詞「他」的用法

94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學古文:虛詞「之」的用法;偏義詞

96 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往而不來者,年也;不可再見者,親也。

學古文:虛詞「而」的不同用法

98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學古文:古今詞義的不同;主語省略


第四章 品德篇

102 士之為人,當理不避其難,臨患忘利,遺生行義,視死如歸。

學古文:虛詞「其」的用法

104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學古文: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用)

106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

學古文:通假字「弟」

108 小信成,則大信立,故明主積於信。賞罰不信,則禁令不行。

學古文:副詞「不」的用法

110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學古文:詞類活用(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112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學古文:介詞「以」的賓語前置;語氣詞「夫」的用法

114 夫物之待飾而後行者,其質不美也。

學古文:固定句式「……者……也」

116 夫儉則寡慾,君子寡慾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慾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

學古文: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動詞用)

118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學古文:代詞「安」的用法;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用)

120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學古文:詞語倒置

122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學古文:量詞省略

124 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學古文:動詞使動用法;虛詞「焉」的用法

126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學古文:謂語省略;虛詞「乎」的用法

128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學古文:通假字「知」;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動詞用)

130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學古文:古詩中的比興手法

132 「敢問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學古文:詞的古今異義

134 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何處有花枝?

學古文:句子的為動用法

136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學古文:象徵手法

138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學古文:借代修辭法

140 臨大利而不易其義,可謂廉矣;廉,故不以貴富而忘其辱。

學古文:古今詞義的不同;虛詞「以」的用法


第五章 哲理篇

144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學古文:詞類活用(名詞作副詞);多義語「一」的用法

146 千丈之隄,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學古文:虛詞「以」的用法

148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學古文:結構助詞「者」和語氣助詞「夫」的用法

150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學古文:悖論手法

152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學古文:倒裝句;虛詞「以」的用法

154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學古文:動詞的使動用法;固定詞組「者也」

156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有塵埃。

學古文:禪宗「漸悟」

158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學古文: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動詞用)

160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學古文:禪宗「頓悟」

162 愛人不外己,己在所愛之中。己在所愛,愛加於己。倫列之愛己,愛人也。

學古文:詞類活用(方位名詞作動詞用)

164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學古文:虛詞「兮」的用法;代詞「所」的用法

166 雛鳳清於老鳳聲。

學古文:句子的省略;虛詞「於」的用法

168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學古文:虛詞「若」的用法

170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學古文:互文修辭法;虛詞「者」的用法


第六章 國事篇

174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學古文: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用)

176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學古文:詞義辨析

178 人生孰無死,貴得死所耳。父得為忠臣,子得為孝子。含笑歸太虛,了我份內事。

學古文:一詞多義

180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學古文:詞的引申義

182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學古文:古詩的概括力

184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學古文:形容詞連用時詞性的分別

186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學古文:古今地名的不同

188 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學古文:詞的引申義;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名詞用)

190 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學古文:虛詞「之」的用法

192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學古文:用人體器官來表達情意

194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學古文:曲折借指

196 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

學古文:虛詞「於」的不同用法

198 治大國,若烹小鮮。

學古文:多義詞「鮮」的用法;古人的治國智慧

200 物與物相殘,人且惡之;乃有憑權位,張爪牙,殘民以自肥者,何也?

學古文:虛詞「且」和「以」的用法

202 非賢而賢用之,與愛而用之同;賢誠賢而舉之,與用所愛異狀。

學古文: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動詞用);虛詞「之」的用法

204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此其急也。

學古文:詞類活用(動詞和形容詞的使動用法);虛詞「是以」的用法

206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學古文:典故的活用

208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學古文: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用)

210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作者簡介

璧華

璧華


原名紀馥華,畢業於山東大學中國語文系,此後一直在北京從事文教工作。七十年代初定居香港,後獲香港大學哲學碩士。曾擔任現代教育研究社、新亞洲出版社、文達出版社、麥克米倫(香港)有限公司中文總編輯,以及啟思出版社編輯顧問,同時從事文學評論及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工作。
著作有文藝隨筆:《幻美的追尋》、《意境的探索》;散文集:《夜半私語》;文學評論文集《中國寫實主義文藝論稿》、《香港文學論稿》;編纂的古文選集包括:《庾信詩賦選》(合編)、《李白》、《李商隱》、《陶淵明》、《李煜全閱讀》、《初中古文讀本》、《高中古文讀本》等。


延伸閱讀

賞名句 學古文

作者 璧華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3-10-09

分類 教參讀物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88.00

ISBN 9789888263523

頁數 232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賞名句

.精選100條長久流傳、閃爍古人智慧及做人原則的名句
.分學習、處世、情感、品德、哲理、國事六大部分
.說明名句的涵義及今日的價值,並適用於生活、寫作及說話訓練上

學古文

.藉名句快速掌握古文的基礎知識,辨識古文句式的變化
.了解中國諸子百家、詩人文士、宗教哲學的思想精要
.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容易吸收



目錄


第一章 學習篇

2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學古文:固定句式「何……之」

4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學古文:通假字「女」和「知」;虛詞「之」的用法

6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學古文:倒裝句

8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學古文:虛詞「以」的用法

10 可以與人終日不倦者,其唯學焉。

學古文:虛詞「者」、「其」和「焉」的用法

12 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

學古文:通假字「見」

14 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學古文:虛詞「乃」和「其」的用法

16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學古文:古今句義的不同

18 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學古文:虛詞「固」和「然」的用法

20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學古文:副詞倒置

22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學古文:虛詞「則」的用法

24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學古文:賓語前置;虛詞「也」的不同用法

26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學古文:從上下文理解句意;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動詞用)


第二章 處世篇

30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學古文:虛詞「於」的用法

32 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

學古文:固定句式「以……為」

34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學古文:倒裝句

36 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學古文:語氣詞「夫」的用法

38 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學古文:通假字「太」和「擇」

40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學古文:副詞「至」和虛詞「則」的用法

42 世之聽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則聽必悖矣。

學古文:通假字「尤」;多義詞「聽」的用法

44 以容取人,則失之子羽;以辭取人,則失之宰予。

學古文:詞的本義和引申義;虛詞「之」的作法

46 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

學古文:介詞「替」的用法

48 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

學古文:古今語序

50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

學古文:虛詞「以」的不同用法

52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學古文: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名詞用);詞的古今異義

54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

學古文:頂真修辭法

56 恃人不如自恃也,明於人之為己者,不如己之自為也。

學古文:動賓詞倒置;判斷句「者……也」

58 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

學古文:虛詞「於」、「則」和「者」的用法

60 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國。

學古文:虛詞「而」的用法;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動詞用)

62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學古文:主謂倒置;詠史詩

64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學古文:虛詞「而」的用法

66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學古文: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用)


第三章 情感篇

70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學古文:虛詞「但」的用法;多義詞「人」的用法

72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學古文:諧音雙關

74 去年今日此門中,桃花人面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學古文:互文修辭法;動賓倒置

76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學古文:倒裝句;諧音雙關

78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學古文:一詞多義;詩義借用

80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學古文:古詩連接詞的省略

82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學古文:語氣副詞「豈」的用法

84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學古文:月亮在中國文化的地位;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86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學古文:諧音雙關

88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學古文:詞類活用(不及物動詞作及物動詞用)

90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學古文:古人悲天憫人的襟懷;多義詞「教」的用法

92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學古文:代詞「他」的用法

94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學古文:虛詞「之」的用法;偏義詞

96 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往而不來者,年也;不可再見者,親也。

學古文:虛詞「而」的不同用法

98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學古文:古今詞義的不同;主語省略


第四章 品德篇

102 士之為人,當理不避其難,臨患忘利,遺生行義,視死如歸。

學古文:虛詞「其」的用法

104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學古文: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用)

106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

學古文:通假字「弟」

108 小信成,則大信立,故明主積於信。賞罰不信,則禁令不行。

學古文:副詞「不」的用法

110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學古文:詞類活用(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112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學古文:介詞「以」的賓語前置;語氣詞「夫」的用法

114 夫物之待飾而後行者,其質不美也。

學古文:固定句式「……者……也」

116 夫儉則寡慾,君子寡慾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慾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

學古文: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動詞用)

118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學古文:代詞「安」的用法;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用)

120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學古文:詞語倒置

122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學古文:量詞省略

124 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學古文:動詞使動用法;虛詞「焉」的用法

126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學古文:謂語省略;虛詞「乎」的用法

128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學古文:通假字「知」;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動詞用)

130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學古文:古詩中的比興手法

132 「敢問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學古文:詞的古今異義

134 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何處有花枝?

學古文:句子的為動用法

136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學古文:象徵手法

138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學古文:借代修辭法

140 臨大利而不易其義,可謂廉矣;廉,故不以貴富而忘其辱。

學古文:古今詞義的不同;虛詞「以」的用法


第五章 哲理篇

144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學古文:詞類活用(名詞作副詞);多義語「一」的用法

146 千丈之隄,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學古文:虛詞「以」的用法

148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學古文:結構助詞「者」和語氣助詞「夫」的用法

150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學古文:悖論手法

152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學古文:倒裝句;虛詞「以」的用法

154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學古文:動詞的使動用法;固定詞組「者也」

156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有塵埃。

學古文:禪宗「漸悟」

158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學古文: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動詞用)

160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學古文:禪宗「頓悟」

162 愛人不外己,己在所愛之中。己在所愛,愛加於己。倫列之愛己,愛人也。

學古文:詞類活用(方位名詞作動詞用)

164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學古文:虛詞「兮」的用法;代詞「所」的用法

166 雛鳳清於老鳳聲。

學古文:句子的省略;虛詞「於」的用法

168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學古文:虛詞「若」的用法

170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學古文:互文修辭法;虛詞「者」的用法


第六章 國事篇

174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學古文: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用)

176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學古文:詞義辨析

178 人生孰無死,貴得死所耳。父得為忠臣,子得為孝子。含笑歸太虛,了我份內事。

學古文:一詞多義

180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學古文:詞的引申義

182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學古文:古詩的概括力

184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學古文:形容詞連用時詞性的分別

186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學古文:古今地名的不同

188 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學古文:詞的引申義;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名詞用)

190 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學古文:虛詞「之」的用法

192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學古文:用人體器官來表達情意

194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學古文:曲折借指

196 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

學古文:虛詞「於」的不同用法

198 治大國,若烹小鮮。

學古文:多義詞「鮮」的用法;古人的治國智慧

200 物與物相殘,人且惡之;乃有憑權位,張爪牙,殘民以自肥者,何也?

學古文:虛詞「且」和「以」的用法

202 非賢而賢用之,與愛而用之同;賢誠賢而舉之,與用所愛異狀。

學古文: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動詞用);虛詞「之」的用法

204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此其急也。

學古文:詞類活用(動詞和形容詞的使動用法);虛詞「是以」的用法

206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學古文:典故的活用

208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學古文: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用)

210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作者簡介

璧華

璧華


原名紀馥華,畢業於山東大學中國語文系,此後一直在北京從事文教工作。七十年代初定居香港,後獲香港大學哲學碩士。曾擔任現代教育研究社、新亞洲出版社、文達出版社、麥克米倫(香港)有限公司中文總編輯,以及啟思出版社編輯顧問,同時從事文學評論及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工作。
著作有文藝隨筆:《幻美的追尋》、《意境的探索》;散文集:《夜半私語》;文學評論文集《中國寫實主義文藝論稿》、《香港文學論稿》;編纂的古文選集包括:《庾信詩賦選》(合編)、《李白》、《李商隱》、《陶淵明》、《李煜全閱讀》、《初中古文讀本》、《高中古文讀本》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