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裏的大怪獸》大怪獸小百科:商羊
今天要介紹的怪獸就是商羊,雖然他叫商羊,但大家不要以為他和羊有什麼關係,是神話傳說中只有一隻腳的神鳥。大家見到商羊出現,就知道要下雨了。傳說陰天下雨之前,就會有成群的商羊鳥用一隻腳翩翩起舞。但隨着時間的變遷,商羊鳥逐漸絕跡,所以之後每逢大乾旱,大家就會戴着面具,拿着響板,屈起一隻腳,模仿商羊鳥的樣子在田裏面跳舞,以此來祈雨。而這種舞蹈動作經過不斷的改變、改善,就逐漸成為一種民間舞蹈,流傳至今。商羊舞甚至還在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
《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不但收錄具份量的歷史篇章,更有俯拾皆是的精彩照片、繪畫、地圖和城寨街坊的口述故事,詳細地探討1945至1990年間城寨的急遽發展,同時研究它過去的黑暗面。城寨總給人詭異和神秘之感,是源於許多關於它的謬見,此書也會道出這些謬見背後的真相。
九龍城寨,是一個逝去的地方,在巔峰時期,曾是三萬五千多人的家,而且至今仍是世人所知人口最稠密的社區,城寨清拆二十年多後,《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記錄了城寨的黃金歲月與消亡,與讀者一同重新思考和認識九龍城寨這個空間和生活其中的不平凡社群,為他們留下獨特的城寨印記,撿拾城寨的凋零與茂盛。
>>> 了解更多
群美畢集 眾山皆響——嘉德日曆2024
東風送暖,人間改歲,又是新一年。
《嘉德日曆2024》精心集選366件藝術珍品,以丹青繪出四時,用筆墨致意中華文化。例如,在節氣「雨水」奉上了乾隆帝的《喜雨帖》, 借乾隆的詩文,表達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祈望;「立夏」選取了馮遠的《立夏稱嬰》,描繪的是立夏這天最有趣的習俗;日曆中收錄的《畫中九友》集冊,為大藏家吳湖帆苦心尋覓15年才成,是已知公私收藏「畫中九友」的唯一套冊,可謂中國書畫收藏內容與形式之美的至高契合……
總之,這裏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時流轉,節氣更迭;也有文物藝術品流轉的風雲變幻;更有藝術的涓涓滋養。
讓科普奠基創科 《我港理學——香港今昔未來微科學》
《我港理學——香港今昔未來微科學》為第二屆「想創你未來 - 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科普組獲選項目。書中精選了逾30個本港特色地標景點乃至今昔未來事件,並劃分成〈昨日香港〉、〈今日香港〉和〈明日香港〉三大篇章,透過圖像、影片和文字,將人文與科學知識緊扣起來,縷述當中的「微科學」知識。
鼓勵讀者帶着《我港理學——香港今昔未來微科學》展開一趟「香港科普深度遊」,一邊遊歷香港,一邊理解科學奧秘。
《故宮裏的大怪獸》大怪獸小百科:商羊
今天要介紹的怪獸就是商羊,雖然他叫商羊,但大家不要以為他和羊有什麼關係,是神話傳說中只有一隻腳的神鳥。大家見到商羊出現,就知道要下雨了。傳說陰天下雨之前,就會有成群的商羊鳥用一隻腳翩翩起舞。但隨着時間的變遷,商羊鳥逐漸絕跡,所以之後每逢大乾旱,大家就會戴着面具,拿着響板,屈起一隻腳,模仿商羊鳥的樣子在田裏面跳舞,以此來祈雨。而這種舞蹈動作經過不斷的改變、改善,就逐漸成為一種民間舞蹈,流傳至今。商羊舞甚至還在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
《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不但收錄具份量的歷史篇章,更有俯拾皆是的精彩照片、繪畫、地圖和城寨街坊的口述故事,詳細地探討1945至1990年間城寨的急遽發展,同時研究它過去的黑暗面。城寨總給人詭異和神秘之感,是源於許多關於它的謬見,此書也會道出這些謬見背後的真相。
九龍城寨,是一個逝去的地方,在巔峰時期,曾是三萬五千多人的家,而且至今仍是世人所知人口最稠密的社區,城寨清拆二十年多後,《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記錄了城寨的黃金歲月與消亡,與讀者一同重新思考和認識九龍城寨這個空間和生活其中的不平凡社群,為他們留下獨特的城寨印記,撿拾城寨的凋零與茂盛。
>>> 了解更多
群美畢集 眾山皆響——嘉德日曆2024
東風送暖,人間改歲,又是新一年。
《嘉德日曆2024》精心集選366件藝術珍品,以丹青繪出四時,用筆墨致意中華文化。例如,在節氣「雨水」奉上了乾隆帝的《喜雨帖》, 借乾隆的詩文,表達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祈望;「立夏」選取了馮遠的《立夏稱嬰》,描繪的是立夏這天最有趣的習俗;日曆中收錄的《畫中九友》集冊,為大藏家吳湖帆苦心尋覓15年才成,是已知公私收藏「畫中九友」的唯一套冊,可謂中國書畫收藏內容與形式之美的至高契合……
總之,這裏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時流轉,節氣更迭;也有文物藝術品流轉的風雲變幻;更有藝術的涓涓滋養。
讓科普奠基創科 《我港理學——香港今昔未來微科學》
《我港理學——香港今昔未來微科學》為第二屆「想創你未來 - 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科普組獲選項目。書中精選了逾30個本港特色地標景點乃至今昔未來事件,並劃分成〈昨日香港〉、〈今日香港〉和〈明日香港〉三大篇章,透過圖像、影片和文字,將人文與科學知識緊扣起來,縷述當中的「微科學」知識。
鼓勵讀者帶着《我港理學——香港今昔未來微科學》展開一趟「香港科普深度遊」,一邊遊歷香港,一邊理解科學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