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 息
再回首,我們的二零二三
在2023年的最後一天,回望這一年。置身復常元年,我們努力讓一切重回正軌,同時也努力讓求變成為常態。我們持續優化學術出版、大眾出版、教育出版、香港專題、國情教育「3+2」產品結構,以豐富的出版物體現香港中華出版的綜合性與獨特性,結合多元文教活動,弘揚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我們持續推進分社制改革,實踐全程營銷、全員營銷,致力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營銷模式提高經營管理能力。
《香港志.自然》5卷4冊
這一年,我們專心做書,致力打磨精品。《香港志.自然》5卷4冊問世,打造香港自然歷史百科全書,回溯香港與祖國同根同源的血脈源流;「讀懂當代中國叢書」聚焦中國發展,致力準確權威、生動活潑、全面立體地呈現中國面貌,開啟發現當代中國之旅;《從傳統到現代》以新面貌再次問世,在原著基礎上新增金耀基教授近三十載有關構建中國現代文明的多篇論文,探索中國的現代化轉向;《「一國兩制」百問百答》、「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我港理學——香港今昔未來微科學》等,立足香港、擁抱灣區,彰顯家國情懷與藝文傳承;《譚情說政40年:從打工仔到全國人大常委》等,講述香港人的香港故事,譜寫與時代同頻共振之歌。
這一年,我們屢次得獎,收穫業界認可。在第四屆香港出版雙年獎評選中,香港中華書局共有21種出版物榮獲23個獎項。其中,《由電線車說起:駛過百年的軌跡》責任編輯葉秋弦榮膺新晉編輯獎,《香港遺美——香港老店記錄》榮獲市場策劃獎,《一對絲襪,一杯奶茶:奶茶流動的故事》榮獲生活及科普類最佳出版獎。此外,《黃奕住大傳》入選《亞洲週刊》2022全球華人十大好書;《石頭與桃花》入選《晶報》深港書評十大好書;《林蔭下教育:新界和離島學校的故事》入選第20屆十本好讀教師推薦好讀(中學組)。
這一年,我們策劃文化活動,鏈接線上線下。我們舉辦饒宗頤紀念座談會暨《一純萬歲寄遙思:饒宗頤紀念文集》新書發佈會,紀念饒公逝世五周年;我們舉辦「從金庸小說到金庸文化」展覽,紀念大俠逝世五周年。從「似曾相識的香港」系列講座到香港書展各類講座,從新書發佈會、新書簽名會到新書分享、新書對談,從中秋導賞到電車導賞、唐樓導賞……我們與讀者相約線下,從不同的閱讀角度展開一段又一段的奇妙旅程。通過四場直播、三場閃購、一場「好書惠」等活動,我們開拓雲端空間,凝聚線上書友,推動圖書線上行銷,提升品牌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這一年,我們履行社會責任,助力教育發展。依託「校長論壇」舉辦多元活動,持續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平台。第一屆「一國兩制知多少」中小學知識競賽暨頒獎典禮獲超過一萬五千名香港中小學生參賽,得獎學校更獲邀參加東莞遊學團,親身走進大灣區。「紫荊文化盃」第二屆全港中小學中國文化普通話比賽獲全港200多間中小學合共800多名學生踴躍參加。由香港語言研究中心組織研發的標準化專業考試「香港幼稚園及中小學普通話水平等級測試」之HKPSC-P(香港小學普通話水平等級測試),首次且兩度在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