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動
想畫就畫:如何帶領學生認識及欣賞中國畫
在講求學生全人發展的當下,除了基本的學術知識外,更要培養學生的美感、後設認知和藝術經驗等,陶冶學生情意、修養、品德以至對國家民族的投入感。從藝術角度帶領學生認識及欣賞中國畫,走進水墨之間。
今年第一場校長論壇邀請到澳洲太平紳士、澳洲美術家協會主席、香港嶺南畫派趙少昂教授入室弟子翁真如教授,聖公會阮鄭夢芹小學楊楚傑前校長、陳嘉文校長以「想畫就畫 如何帶領學生認識及欣賞中國畫」為主題開講。
論壇第一部分由楊楚傑校長和陳嘉文校長分享他們在校內推動藝術發展、培養學生藝術興趣的經驗。首先,兩位校長介紹了學習中國畫所需的工具及分類,並透過展示自己及學生的畫作,點出中國畫是一種大家都能享受的藝術形式,並不如大眾想像的那般困難。在宏觀層面上,學校一直重視培養學生「國民身分認同感」,兩位校長指出,透過中國繪畫軟性推廣中華文化,令學生可以在一筆一畫中逐漸提升對中華文化的興趣,從而加強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感」。
兩位校長亦提到,在小學有限的課時中「視覺藝術科」的佔比不多,科目中關於「中國繪畫」的元素更是少之又少,原因多是由於教師對中國畫的識認不深,所以不敢教授學生,對此楊校長提出教師培訓的迫切性及重要性。陳校長則身體力行,在過往曾在不同學校舉行過多場的家長班或是教師培訓,令老師感受到中國畫樂趣的同時,提高教導學生的信心。
其後,兩位校長以阮鄭夢芹小學作例子,指出環境及氛圍對於推動藝術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在學校不同的地方掛上中國畫,營造出富有藝術氣息的氛圍;舉辦藝術學會、遊踪活動、學生作品展等一系列的活動鞏固學生的學習印象等。在早前疫情期間,兩位校長堅持以線上拍攝的形式,教授並鼓勵同學創作,更在同學回校後以疫情期間的作品為主題舉行了一次展覽,籍此提高同學對藝術與自身之間的聯繫與認同。論壇當日恰逢香港花卉展開幕日,阮鄭夢芹小學有一隊學生出發到花展寫生,因毛筆、墨水等工具是比較不便攜帶的,所以在户外則鼓勵學生以油粉彩寫生,回到學校後再以毛筆、國畫顏料再次創作。這樣,學生能體驗到兩種不同的藝術表達形式。
論壇第二部分由翁真如教授為觀眾講述香港嶺南畫派的歷史和傳承,並即席演示畫技。
翁教授作為嶺南畫派的傳人,詳細地介紹了嶺南畫派自19世紀以來,由高奇峰、高劍父和陳樹仁創立後的發展及演變。嶺南畫派的特色是在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入了西洋畫的技法,自成一體,後被稱為嶺南畫派。翁教授指嶺南畫派能在中國畫壇獨樹一幟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畫派紮根於嶺南的土地,二是有一批畫家堅毅不拔,勇於探索創新。
論壇最後,翁教授即席演示嶺南畫派的技法,分別畫了竹、山石、蓮花和木棉,在畫作中呈現出嶺南書派中西交融的特色,還一邊作畫一邊向觀眾講解了嶺南畫派對顏色、筆法等的要求。當日的活動在翁教授精湛的技法和講解下圓滿結束。
文化活動
想畫就畫:如何帶領學生認識及欣賞中國畫
在講求學生全人發展的當下,除了基本的學術知識外,更要培養學生的美感、後設認知和藝術經驗等,陶冶學生情意、修養、品德以至對國家民族的投入感。從藝術角度帶領學生認識及欣賞中國畫,走進水墨之間。
今年第一場校長論壇邀請到澳洲太平紳士、澳洲美術家協會主席、香港嶺南畫派趙少昂教授入室弟子翁真如教授,聖公會阮鄭夢芹小學楊楚傑前校長、陳嘉文校長以「想畫就畫 如何帶領學生認識及欣賞中國畫」為主題開講。
論壇第一部分由楊楚傑校長和陳嘉文校長分享他們在校內推動藝術發展、培養學生藝術興趣的經驗。首先,兩位校長介紹了學習中國畫所需的工具及分類,並透過展示自己及學生的畫作,點出中國畫是一種大家都能享受的藝術形式,並不如大眾想像的那般困難。在宏觀層面上,學校一直重視培養學生「國民身分認同感」,兩位校長指出,透過中國繪畫軟性推廣中華文化,令學生可以在一筆一畫中逐漸提升對中華文化的興趣,從而加強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感」。
兩位校長亦提到,在小學有限的課時中「視覺藝術科」的佔比不多,科目中關於「中國繪畫」的元素更是少之又少,原因多是由於教師對中國畫的識認不深,所以不敢教授學生,對此楊校長提出教師培訓的迫切性及重要性。陳校長則身體力行,在過往曾在不同學校舉行過多場的家長班或是教師培訓,令老師感受到中國畫樂趣的同時,提高教導學生的信心。
其後,兩位校長以阮鄭夢芹小學作例子,指出環境及氛圍對於推動藝術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在學校不同的地方掛上中國畫,營造出富有藝術氣息的氛圍;舉辦藝術學會、遊踪活動、學生作品展等一系列的活動鞏固學生的學習印象等。在早前疫情期間,兩位校長堅持以線上拍攝的形式,教授並鼓勵同學創作,更在同學回校後以疫情期間的作品為主題舉行了一次展覽,籍此提高同學對藝術與自身之間的聯繫與認同。論壇當日恰逢香港花卉展開幕日,阮鄭夢芹小學有一隊學生出發到花展寫生,因毛筆、墨水等工具是比較不便攜帶的,所以在户外則鼓勵學生以油粉彩寫生,回到學校後再以毛筆、國畫顏料再次創作。這樣,學生能體驗到兩種不同的藝術表達形式。
論壇第二部分由翁真如教授為觀眾講述香港嶺南畫派的歷史和傳承,並即席演示畫技。
翁教授作為嶺南畫派的傳人,詳細地介紹了嶺南畫派自19世紀以來,由高奇峰、高劍父和陳樹仁創立後的發展及演變。嶺南畫派的特色是在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入了西洋畫的技法,自成一體,後被稱為嶺南畫派。翁教授指嶺南畫派能在中國畫壇獨樹一幟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畫派紮根於嶺南的土地,二是有一批畫家堅毅不拔,勇於探索創新。
論壇最後,翁教授即席演示嶺南畫派的技法,分別畫了竹、山石、蓮花和木棉,在畫作中呈現出嶺南書派中西交融的特色,還一邊作畫一邊向觀眾講解了嶺南畫派對顏色、筆法等的要求。當日的活動在翁教授精湛的技法和講解下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