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動
書展講座|穿梭120年——搭叮叮背後的120件事
香港電車在1904年投入服務,是香港歷史悠久的機動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它不僅是香港島的地標,也是外地旅客觀光的著名景點。經歷百年來的變遷,在2024年正式踏入120周年慶的香港電車,也趁着《電車日常──搭叮叮背後的120件事》一書的出版,在香港書展講座上露面。
在講座一開始,邀請到香港電車董事總經理戴弘博先生(Paul Tirvaudey)上台致辭。戴弘博先是輕鬆地以英語跟在場讀者及電車迷打招呼,接着說:「今年是香港電車慶祝成立120周年的喜慶年份。今日回看香港電車,大家都會認為是一種速度較慢的交通工具,但在百餘年前電車初次服務市民時,曾被譽為『電掣風馳』。」
早年,電車是港島區的主力交通工具,但在60至80年代起,隨着交通科技進步,道路網愈加發達,香港電車並未被時代淘汰。戴弘博繼續道:「香港電車不會視香港其他交通工具為競爭對手,反之積極反思和調整自身在本地交通網絡中的定位,並轉為與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互補,以及維持低廉的價格以吸引市民乘搭。」
直到現時為止,不論是由堅尼地城搭往筲箕灣,或是在途中搭乘幾個站,電車車資也是一樣廉宜,這既能發揮電車為短途客「駁腳」的作用,又能吸引有意「遊車河」,欣賞沿途風景的市民和遊客乘搭,成為電車的獨特優勢。
《電車日常──搭叮叮背後的120件事》的作者Irene是香港電車的老朋友,曾於2015年成立「追蹤電車隊」,到電車廠採訪和拍攝香港電車的日常運作。今次出版本書,更向讀者提供電車運作的第一手資料,自然對電車的「威水史」如數家珍。
在戴弘博致辭後,Irene接過麥高峰,立刻跟讀者講述了香港電車的一項紀錄:「於2021年,香港電車獲健力士世界紀錄認證為全球現役最大的雙層電車車隊,合計共有165輛雙層電車,雖然每天只有約135至140輛載客電車投入服務。」Irene笑道:「因每日有 22 架電車做定期的維護,另有個別做全面檢修和少量交通意外維修,以及更換零件──這是我訪問了電車公司職員才知道的事情,書中也有提及。」
那麼,Irene出版這本書,到底有甚麼初衷?
「這本書除了描述電車現今的面貌,也記載了近年電車公司的動向。RATP於2009年入主香港電車後,在致力維護電車傳統和特色的同時,亦開展了大大小小的新計劃,務求令電車切合不同群體對交通服務的期望,並配合政府提倡智慧出行的大方向,維持電車在本地的交通體系所扮演的角色。讀者們也許對香港電車有不同的既有印象,我希望這一本書能揭露電車令人意想不到的一面。書內不同的電車照片,全部由我親自拍攝,包括香港電車最古老且碩果僅存的仿戰後第五代120號電車。我亦訪問了入職時間各異、於不同崗位服務的電車公司員工,聆聽他們由不同層面和角度訴說自己的電車故事,十分有趣,並且會是傳承本港電車文化重要的瑰寶。」Irene補充道。
講座進入Q&A及有獎問答環節,在場一眾讀者與台上的作者及嘉賓們進行了友善愉快的交流,現場氣氛高漲熱烈;電車公司更特意準備了些許紀念品,送給答問題的讀者。
在問答環節,一位讀者有感而發:「香港電車已經120年了,至今仍然是香港人所鍾愛的、能應付實際出行需要的一種與時俱進的交通工具,我覺得香港人應該為香港電車感到自豪。」
也許,這是為香港電車所下的一個很好的腳註。
閱讀推薦
電車日常:搭叮叮背後的120件事
黃曼玲(Irene Flanhardt) 著
ISBN:9789888862412
想成為鉅細無遺的電車迷?《電車日常》120事大公開!
駕駛冷氣電車有特殊技巧?
香港電車的「沙皇」是誰?
煞停電車不只一種方法?
電車車長開工前要注意檢查哪些事項?
描述電車現今面貌,記載電車公司近年動向。
深入屈地街電車廠,從120件日常電車事,講到120年漫長電車史。
跟着貼地的文字和照片,再三遊「電車河」吧!
文化活動
書展講座|穿梭120年——搭叮叮背後的120件事
香港電車在1904年投入服務,是香港歷史悠久的機動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它不僅是香港島的地標,也是外地旅客觀光的著名景點。經歷百年來的變遷,在2024年正式踏入120周年慶的香港電車,也趁着《電車日常──搭叮叮背後的120件事》一書的出版,在香港書展講座上露面。
在講座一開始,邀請到香港電車董事總經理戴弘博先生(Paul Tirvaudey)上台致辭。戴弘博先是輕鬆地以英語跟在場讀者及電車迷打招呼,接着說:「今年是香港電車慶祝成立120周年的喜慶年份。今日回看香港電車,大家都會認為是一種速度較慢的交通工具,但在百餘年前電車初次服務市民時,曾被譽為『電掣風馳』。」
早年,電車是港島區的主力交通工具,但在60至80年代起,隨着交通科技進步,道路網愈加發達,香港電車並未被時代淘汰。戴弘博繼續道:「香港電車不會視香港其他交通工具為競爭對手,反之積極反思和調整自身在本地交通網絡中的定位,並轉為與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互補,以及維持低廉的價格以吸引市民乘搭。」
直到現時為止,不論是由堅尼地城搭往筲箕灣,或是在途中搭乘幾個站,電車車資也是一樣廉宜,這既能發揮電車為短途客「駁腳」的作用,又能吸引有意「遊車河」,欣賞沿途風景的市民和遊客乘搭,成為電車的獨特優勢。
《電車日常──搭叮叮背後的120件事》的作者Irene是香港電車的老朋友,曾於2015年成立「追蹤電車隊」,到電車廠採訪和拍攝香港電車的日常運作。今次出版本書,更向讀者提供電車運作的第一手資料,自然對電車的「威水史」如數家珍。
在戴弘博致辭後,Irene接過麥高峰,立刻跟讀者講述了香港電車的一項紀錄:「於2021年,香港電車獲健力士世界紀錄認證為全球現役最大的雙層電車車隊,合計共有165輛雙層電車,雖然每天只有約135至140輛載客電車投入服務。」Irene笑道:「因每日有 22 架電車做定期的維護,另有個別做全面檢修和少量交通意外維修,以及更換零件──這是我訪問了電車公司職員才知道的事情,書中也有提及。」
那麼,Irene出版這本書,到底有甚麼初衷?
「這本書除了描述電車現今的面貌,也記載了近年電車公司的動向。RATP於2009年入主香港電車後,在致力維護電車傳統和特色的同時,亦開展了大大小小的新計劃,務求令電車切合不同群體對交通服務的期望,並配合政府提倡智慧出行的大方向,維持電車在本地的交通體系所扮演的角色。讀者們也許對香港電車有不同的既有印象,我希望這一本書能揭露電車令人意想不到的一面。書內不同的電車照片,全部由我親自拍攝,包括香港電車最古老且碩果僅存的仿戰後第五代120號電車。我亦訪問了入職時間各異、於不同崗位服務的電車公司員工,聆聽他們由不同層面和角度訴說自己的電車故事,十分有趣,並且會是傳承本港電車文化重要的瑰寶。」Irene補充道。
講座進入Q&A及有獎問答環節,在場一眾讀者與台上的作者及嘉賓們進行了友善愉快的交流,現場氣氛高漲熱烈;電車公司更特意準備了些許紀念品,送給答問題的讀者。
在問答環節,一位讀者有感而發:「香港電車已經120年了,至今仍然是香港人所鍾愛的、能應付實際出行需要的一種與時俱進的交通工具,我覺得香港人應該為香港電車感到自豪。」
也許,這是為香港電車所下的一個很好的腳註。
閱讀推薦
電車日常:搭叮叮背後的120件事
黃曼玲(Irene Flanhardt) 著
ISBN:9789888862412
想成為鉅細無遺的電車迷?《電車日常》120事大公開!
駕駛冷氣電車有特殊技巧?
香港電車的「沙皇」是誰?
煞停電車不只一種方法?
電車車長開工前要注意檢查哪些事項?
描述電車現今面貌,記載電車公司近年動向。
深入屈地街電車廠,從120件日常電車事,講到120年漫長電車史。
跟着貼地的文字和照片,再三遊「電車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