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周邊產品
魯迅曾說過:「中國根柢全在道教。」「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
道教是中國古代巫術、民間信仰與道家思想凝聚而成的本土宗教,在宗教、哲學、美學、文學、科技等諸多方面對中國人的思想與生活產生了浪漫而深刻的影響。道教探索宇宙的奧秘,尋找長生的秘訣,故而煉丹、畫符、運氣、行醫;道教並不禁欲,但擯棄名利,故而仙樂飄緲,男女神交;道教並不玄想,但追求超越,故而飲酒服藥,羽化登仙。道教熱愛生命,崇尚自然,抱樸歸真。
目錄
出版說明
總序 陳洪、徐興無
什麼是道教
022 宗教及宗教的意義
031 中國古代社會的宗教狀況
040 道教的名義、內涵與實質
道教的淵源與形成
047 道教的原始資源
051 道教的直接來源
060 道教的整合與「形成」
道教的叢生化和包容化發展
086 隋唐五代時期
097 兩宋時期金元時期
120 明清時期
道教的義理化歷程與文化創造
132 抱樸歸真:道教神學的核心
140 蓬山縹緲:道教與文學、藝術
160 步罡踏斗:道教儀式與戲劇、音樂
175 不死有術:道教方術與中國古代前科技
道教與社會一般宗教生活
190 道教的普化
195 歲時薦享:道教與民間祭祀
212 出人入神:道教與俗神的建構
227 善慶惡殃:道教與佛、儒的融合及社會一般信仰的道德信條
趙益
南京大學文學院古典文獻研究所教授,著有《王霸義利:北宋王安石改革批判》、《古典術數文獻述論稿》、《六朝南方神仙道教與文學》、《六朝隋唐道教文獻研究》等。
王楚
南京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
魯迅曾說過:「中國根柢全在道教。」「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
道教是中國古代巫術、民間信仰與道家思想凝聚而成的本土宗教,在宗教、哲學、美學、文學、科技等諸多方面對中國人的思想與生活產生了浪漫而深刻的影響。道教探索宇宙的奧秘,尋找長生的秘訣,故而煉丹、畫符、運氣、行醫;道教並不禁欲,但擯棄名利,故而仙樂飄緲,男女神交;道教並不玄想,但追求超越,故而飲酒服藥,羽化登仙。道教熱愛生命,崇尚自然,抱樸歸真。
目錄
出版說明
總序 陳洪、徐興無
什麼是道教
022 宗教及宗教的意義
031 中國古代社會的宗教狀況
040 道教的名義、內涵與實質
道教的淵源與形成
047 道教的原始資源
051 道教的直接來源
060 道教的整合與「形成」
道教的叢生化和包容化發展
086 隋唐五代時期
097 兩宋時期金元時期
120 明清時期
道教的義理化歷程與文化創造
132 抱樸歸真:道教神學的核心
140 蓬山縹緲:道教與文學、藝術
160 步罡踏斗:道教儀式與戲劇、音樂
175 不死有術:道教方術與中國古代前科技
道教與社會一般宗教生活
190 道教的普化
195 歲時薦享:道教與民間祭祀
212 出人入神:道教與俗神的建構
227 善慶惡殃:道教與佛、儒的融合及社會一般信仰的道德信條
趙益
南京大學文學院古典文獻研究所教授,著有《王霸義利:北宋王安石改革批判》、《古典術數文獻述論稿》、《六朝南方神仙道教與文學》、《六朝隋唐道教文獻研究》等。
王楚
南京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