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周邊產品

靜默革命──香港廉政百年共業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叢書系列 新世紀香港社會研究系列

出版日期 2014-06-30

分類 歷史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98.00

ISBN 9789888290772

頁數 232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廉潔奉公」被視為香港的核心價值,但眼前的廉潔社會絕對得來不易。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以前,香港的貪污問題達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


1974年成立的廉政公署,令香港出現了移風易俗的變化,從此香港社會擺脫了貪污的問題。但對廉署成立的背景、殖民政府歷任港督背後的考慮,倫敦方面的角色,以至成立初期遇到的困難等,過去卻鮮有中文著作作出深入研究。


葉健民利用解密的英國官方檔案,並結合香港本地的相關資料,對廉政公署成立的來龍去脈,作出深入的分析,並解答了如下的疑團:

‧廉署的成立是否麥理浩的個人功勞?

‧港府為何在大貪官葛柏潛逃英國後,無法把他引渡回港?

‧葛柏事件如何促成廉署的誕生?

‧1977年的警廉衝突,麥理浩為何讓步,頒佈「局部特赦令」,而並非把警隊

貪污集團連根拔起?

‧倫敦在香港百多年的反貪工程中,有何角色?



目錄


【新世紀香港社會研究系列】總序 iii 

呂大樂序 v 

自 序 vii 

導 論 1 

解釋廉署出現的三種觀點 3 

制度改革是一個漸變過程 6 

香港民情與英國朝野之間的互動 11 

本書各章內容 17 

第1章  傲慢與偏見:「貪污是華人的傳統」 21 

警隊一直是貪污的重災區 27 

貪污「華洋有別」的觀點站不住腳 31 

一九四八年港府制定《防止貪污條例》 36 

貪污問題常設委員會成效有限 42 

柏立基改組貪污問題常設委員會 45 

小 結 51

第2章  戴麟趾:承先啟後 制度突破 53

警員貪污五花八門 55

警隊檢舉貪污組缺乏公信力 60

九龍騷動揭示市民對警隊貪污不滿 66

「六七暴動」反令警民關係緩和 69

戴麟趾促成《防止賄賂條例》 74

警隊反對另起爐灶處理貪污 78

小 結 84

第3章  「反貪污、捉葛柏」﹕廉政公署的誕生 87

打擊貪污原非麥理浩優先處理議題 95

開埠以來最大的貪官「竟然」不是華人 98

麥理浩堅決反對倫敦介入 104

英國拒絕引渡葛柏 109

廉政公署正式誕生 115

成立初期的用人策略 119

污點證人促成成功引渡葛柏 123

小 結 130

第4章  不太靜默的革命:警廉衝突1977 133

成立初期三分之一職員有警隊背景 135

警隊是被投訴的龍頭大戶 139

廉署被質疑權力過大 144

示威警員衝擊廉署總部 149

麥理浩宣佈特赦 154

小 結 164

第5章  重新上路 167

改善與警隊的關係 179

油麻地果欄貪污集團案勝了一仗 182

廉政專員接班人選的考慮 185

調查方向的轉變 190

結 語 195

香港反貪大事年表 197

歷任廉政專員 202

參考資料及書目 203


作者簡介

葉健民

葉健民


英國牛津大學政治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兼助理系主任,新力量網絡研究總監,著作包括Negotiating Autonomy in Greater China: Hong Kong and its Sovereign before and after 1997 ,並在《中國季刊》等發表學術論文。



延伸閱讀

靜默革命──香港廉政百年共業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叢書系列 新世紀香港社會研究系列

出版日期 2014-06-30

分類 歷史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98.00

ISBN 9789888290772

頁數 232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廉潔奉公」被視為香港的核心價值,但眼前的廉潔社會絕對得來不易。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以前,香港的貪污問題達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


1974年成立的廉政公署,令香港出現了移風易俗的變化,從此香港社會擺脫了貪污的問題。但對廉署成立的背景、殖民政府歷任港督背後的考慮,倫敦方面的角色,以至成立初期遇到的困難等,過去卻鮮有中文著作作出深入研究。


葉健民利用解密的英國官方檔案,並結合香港本地的相關資料,對廉政公署成立的來龍去脈,作出深入的分析,並解答了如下的疑團:

‧廉署的成立是否麥理浩的個人功勞?

‧港府為何在大貪官葛柏潛逃英國後,無法把他引渡回港?

‧葛柏事件如何促成廉署的誕生?

‧1977年的警廉衝突,麥理浩為何讓步,頒佈「局部特赦令」,而並非把警隊

貪污集團連根拔起?

‧倫敦在香港百多年的反貪工程中,有何角色?



目錄


【新世紀香港社會研究系列】總序 iii 

呂大樂序 v 

自 序 vii 

導 論 1 

解釋廉署出現的三種觀點 3 

制度改革是一個漸變過程 6 

香港民情與英國朝野之間的互動 11 

本書各章內容 17 

第1章  傲慢與偏見:「貪污是華人的傳統」 21 

警隊一直是貪污的重災區 27 

貪污「華洋有別」的觀點站不住腳 31 

一九四八年港府制定《防止貪污條例》 36 

貪污問題常設委員會成效有限 42 

柏立基改組貪污問題常設委員會 45 

小 結 51

第2章  戴麟趾:承先啟後 制度突破 53

警員貪污五花八門 55

警隊檢舉貪污組缺乏公信力 60

九龍騷動揭示市民對警隊貪污不滿 66

「六七暴動」反令警民關係緩和 69

戴麟趾促成《防止賄賂條例》 74

警隊反對另起爐灶處理貪污 78

小 結 84

第3章  「反貪污、捉葛柏」﹕廉政公署的誕生 87

打擊貪污原非麥理浩優先處理議題 95

開埠以來最大的貪官「竟然」不是華人 98

麥理浩堅決反對倫敦介入 104

英國拒絕引渡葛柏 109

廉政公署正式誕生 115

成立初期的用人策略 119

污點證人促成成功引渡葛柏 123

小 結 130

第4章  不太靜默的革命:警廉衝突1977 133

成立初期三分之一職員有警隊背景 135

警隊是被投訴的龍頭大戶 139

廉署被質疑權力過大 144

示威警員衝擊廉署總部 149

麥理浩宣佈特赦 154

小 結 164

第5章  重新上路 167

改善與警隊的關係 179

油麻地果欄貪污集團案勝了一仗 182

廉政專員接班人選的考慮 185

調查方向的轉變 190

結 語 195

香港反貪大事年表 197

歷任廉政專員 202

參考資料及書目 203


作者簡介

葉健民

葉健民


英國牛津大學政治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兼助理系主任,新力量網絡研究總監,著作包括Negotiating Autonomy in Greater China: Hong Kong and its Sovereign before and after 1997 ,並在《中國季刊》等發表學術論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