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周邊產品
黃谷柳的顛簸人生與創作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叢書系列 中華文史專刊
出版日期 2015-10-22
分類 傳記
定價 HK$88.00
ISBN 9789888366606
頁數 224
黃谷柳(1908—1977),原名黃顯襄,華僑,出生於越南海防市,我國著名作家。做過校對、記者、編輯;曾在國民黨軍隊任職,參加過淞滬會戰和南京戰役,曾親歷「 南京大屠殺 」;朝鮮戰爭期間,曾兩次以記者身份隨團出訪朝鮮,並參加戰鬥立功。
他的創作經歷主要在香港,作品題材也多以香港為背景,以反映低下層市民生活為主。
黃谷柳最為著名的作品當數長篇小說《蝦球傳》,除此之外,他的短篇小說、戲劇、童話等作品質量亦是十分突出,惟因他一生生逢亂世,顛沛流離,四處奔波,難有安靜創作的時機,以致創作數量並不算多。
他的創作,以1946~1949年身處香港為高峰期。這一時期,除了創作有他賴以成名的《蝦球傳》外,還有多篇中短篇小說,《孤燕》、《愛情的懲罰》、《難友》四部曲、《送禮》、《木美人》、《王長林》、《劉半仙遇險記》及《七十五根扁擔》等;以及話劇《前程萬裡》、《旗袍》、《破碎的蛋》、《生命的幼苗》等;還有童話《大笨象旅行記》和粵語電影劇本《此恨綿綿無絕期》。
此外,他於新中國成立後,在大陸創作的電影劇本《羊城舊恨》、《七十二家房客》以及話劇《彩雲樓》等,也都很有分量。
目錄
導 言
第一章 谷柳的顛簸歲月及文學活動
一、雲南寄居:艱苦的童年 2
二、初到香江:新聞學社與島上社 5
三、離港從軍:十年抗戰與退場 13
四、重臨香港:創作生涯的高峰 20
五、回國建設:抗美援朝與反右風雲 25
第二章 中、短篇小說與《蝦球傳》論
一、前言 42
二、短篇小說的兩大題材 44
三、中篇《劉半仙遇險記》的革命啟蒙意識 61
四、《蝦球傳》的出版、流傳及回響 64
五、結語 93
第三章 中、短篇小說的大眾化特點
一、前言 100
二、講「故事」與情節的建構 104
三、小人物群像 113
四、通俗而生活化的語言 118
五、華南地域色彩 127
六、結語 132
第四章 中共建國前後的話劇創作
一、前言 136
二、一悲一喜的抗戰劇作:《碧血丹心》和《牆》 139
三、戰後在港的社會問題劇作 154
四、建國後香港題材的劇作─《彩雲樓》 165
五、結語 172
第五章 童話《大笨象旅行記》與改寫本《大象的經歷》
一、前言 176
二、「新中國兒童文庫」中的《大笨象旅行記》 179
三、《大笨象旅行記》的改寫本─《大象的經歷》 186
四、結語 192
餘 論. 193
附錄 黃谷柳著作單行本書目 202
楊玉峰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現當代文學、中國婦女文學及南社的研究和授課工作。歷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2007—2011)、「國際南社學會」秘書長、「陳英士研究會」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近代文學學會南社與柳亞子研究分會副會長、第一及二屆江蘇省「施耐庵文學獎」提名委員會委員(2011、2013)、香港研究資助局(RGC)專家評審員等。著有《黃谷柳的顛簸人生與創作》(香港:中華書局,2015)、《探索與鉤沉:現代女作家與中國婦女解放問題》(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3)、《南社著譯敘錄》(香港:中華書局,2012)、《世紀南社、書畫百家》(國際南社學會,2009)等;主編《南社叢書》、《國際南社學會叢刊》,兼任香港大學《東方文化》編輯。榮獲2010年度香港大學傑出研究生導師獎。
黃谷柳的顛簸人生與創作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叢書系列 中華文史專刊
出版日期 2015-10-22
分類 傳記
定價 HK$88.00
ISBN 9789888366606
頁數 224
黃谷柳(1908—1977),原名黃顯襄,華僑,出生於越南海防市,我國著名作家。做過校對、記者、編輯;曾在國民黨軍隊任職,參加過淞滬會戰和南京戰役,曾親歷「 南京大屠殺 」;朝鮮戰爭期間,曾兩次以記者身份隨團出訪朝鮮,並參加戰鬥立功。
他的創作經歷主要在香港,作品題材也多以香港為背景,以反映低下層市民生活為主。
黃谷柳最為著名的作品當數長篇小說《蝦球傳》,除此之外,他的短篇小說、戲劇、童話等作品質量亦是十分突出,惟因他一生生逢亂世,顛沛流離,四處奔波,難有安靜創作的時機,以致創作數量並不算多。
他的創作,以1946~1949年身處香港為高峰期。這一時期,除了創作有他賴以成名的《蝦球傳》外,還有多篇中短篇小說,《孤燕》、《愛情的懲罰》、《難友》四部曲、《送禮》、《木美人》、《王長林》、《劉半仙遇險記》及《七十五根扁擔》等;以及話劇《前程萬裡》、《旗袍》、《破碎的蛋》、《生命的幼苗》等;還有童話《大笨象旅行記》和粵語電影劇本《此恨綿綿無絕期》。
此外,他於新中國成立後,在大陸創作的電影劇本《羊城舊恨》、《七十二家房客》以及話劇《彩雲樓》等,也都很有分量。
目錄
導 言
第一章 谷柳的顛簸歲月及文學活動
一、雲南寄居:艱苦的童年 2
二、初到香江:新聞學社與島上社 5
三、離港從軍:十年抗戰與退場 13
四、重臨香港:創作生涯的高峰 20
五、回國建設:抗美援朝與反右風雲 25
第二章 中、短篇小說與《蝦球傳》論
一、前言 42
二、短篇小說的兩大題材 44
三、中篇《劉半仙遇險記》的革命啟蒙意識 61
四、《蝦球傳》的出版、流傳及回響 64
五、結語 93
第三章 中、短篇小說的大眾化特點
一、前言 100
二、講「故事」與情節的建構 104
三、小人物群像 113
四、通俗而生活化的語言 118
五、華南地域色彩 127
六、結語 132
第四章 中共建國前後的話劇創作
一、前言 136
二、一悲一喜的抗戰劇作:《碧血丹心》和《牆》 139
三、戰後在港的社會問題劇作 154
四、建國後香港題材的劇作─《彩雲樓》 165
五、結語 172
第五章 童話《大笨象旅行記》與改寫本《大象的經歷》
一、前言 176
二、「新中國兒童文庫」中的《大笨象旅行記》 179
三、《大笨象旅行記》的改寫本─《大象的經歷》 186
四、結語 192
餘 論. 193
附錄 黃谷柳著作單行本書目 202
楊玉峰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現當代文學、中國婦女文學及南社的研究和授課工作。歷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2007—2011)、「國際南社學會」秘書長、「陳英士研究會」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近代文學學會南社與柳亞子研究分會副會長、第一及二屆江蘇省「施耐庵文學獎」提名委員會委員(2011、2013)、香港研究資助局(RGC)專家評審員等。著有《黃谷柳的顛簸人生與創作》(香港:中華書局,2015)、《探索與鉤沉:現代女作家與中國婦女解放問題》(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3)、《南社著譯敘錄》(香港:中華書局,2012)、《世紀南社、書畫百家》(國際南社學會,2009)等;主編《南社叢書》、《國際南社學會叢刊》,兼任香港大學《東方文化》編輯。榮獲2010年度香港大學傑出研究生導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