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周邊產品

香港史100件大事(下)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3-05-31

分類 歷史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98.00

ISBN 9789888236367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石硤尾大火、雙十暴動、天星小輪加價、六七暴動、保釣運動、廉政公署成立、七三股災、十年建屋計劃、立法局民選議員產生、起草基本法、聲援八九學運、政改、特區政府成立、禽流感、沙士、廿三條立法、雷曼迷債、立法會五區總辭、特首選舉風波……。


每一件大事,都是我城發展的足印;

每一件大事,和你我今天的生活息息相關;

每一件大事,揭示出香港繁華下錯綜複雜的脈動。


二次大戰結束後,英國重新管治香港,卻要面對「去殖民地化」的世界潮流,以及國共兩黨在香港的明爭暗鬥,施政小心翼翼、左右平衡。

冷戰導致的中港分隔,以及經濟的發展,造就了香港人意識的出現。97年回歸祖國後,面對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挑戰,被視為經濟動物的香港人,集體意識有了新的變化。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51  港督楊慕琦發表香港政制改革計劃 

52  中英政府簽署《中港走私協定》 

53  簽發香港身份證 

54  兩航起義 

55  從新亞書院到香港中文大學的成立 

56  美國對香港實施禁運 

57  石硤尾大火 

58  「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 

59  雙十暴動 

60  香港政府宣佈每四天供水一次 

61 華資銀行擠提風潮 

62 天星小輪加價事件 

63 六七暴動 

64 香港無線電視台開播 

65 保釣運動 

66 紅磡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67 麥理浩推出「十年建屋計劃」 

68  七三股災 

69  李小龍逝世 

70  「反貪污,捉葛柏」與廉政公署的成立 

71  衞星城市規劃與郊野公園的設立 

72  金禧事件 

73  匯豐號事件及越南難民 

74  地下鐵路通車 

75  船王包玉剛成功收購九龍倉 

76  中英政府就香港問題的談判 

77  香港實施聯繫匯率制度 

78  立法局首屆民選議員產生 

79  草擬《基本法》 

80  聯合交易所宣佈停市四天 

81  香港市民聲援八九學運

82  港督衞奕信宣佈「玫瑰園計劃」 

83  港督彭定康推出政改方案 

84  九龍城寨正式清拆 

85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 

86  特區政府入市對抗國際炒家 

87  八萬五建屋計劃 

88  禽流感危機 

89  教育改革浪潮 

90  內地子女居港權案 

91  解散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 

92  盈科數碼動力收購香港電訊 

93  推行「高官問責制」 

94  沙士事件 

95  23 條立法爭議

96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正式實施 

97 領匯房地產信託基金上市風波 

98  2007 年股市狂潮與雷曼迷債事件 

99  立法會議員五區總辭 

100 第四屆特首選舉風波 

後記 

圖片出處 


作者簡介

蔡思行

蔡思行


香港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曾任職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兼職講師,負責現代中國歷史和東西文化的教學工作。研究範圍包括十九世紀廣東香港沿海貿易史、中國海關史、中國童子軍等。曾參與《香港海關百年史(1909-2009)》的研究工作,編寫《東西文化面面觀》等。



延伸閱讀

香港史100件大事(下)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3-05-31

分類 歷史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98.00

ISBN 9789888236367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石硤尾大火、雙十暴動、天星小輪加價、六七暴動、保釣運動、廉政公署成立、七三股災、十年建屋計劃、立法局民選議員產生、起草基本法、聲援八九學運、政改、特區政府成立、禽流感、沙士、廿三條立法、雷曼迷債、立法會五區總辭、特首選舉風波……。


每一件大事,都是我城發展的足印;

每一件大事,和你我今天的生活息息相關;

每一件大事,揭示出香港繁華下錯綜複雜的脈動。


二次大戰結束後,英國重新管治香港,卻要面對「去殖民地化」的世界潮流,以及國共兩黨在香港的明爭暗鬥,施政小心翼翼、左右平衡。

冷戰導致的中港分隔,以及經濟的發展,造就了香港人意識的出現。97年回歸祖國後,面對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挑戰,被視為經濟動物的香港人,集體意識有了新的變化。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51  港督楊慕琦發表香港政制改革計劃 

52  中英政府簽署《中港走私協定》 

53  簽發香港身份證 

54  兩航起義 

55  從新亞書院到香港中文大學的成立 

56  美國對香港實施禁運 

57  石硤尾大火 

58  「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 

59  雙十暴動 

60  香港政府宣佈每四天供水一次 

61 華資銀行擠提風潮 

62 天星小輪加價事件 

63 六七暴動 

64 香港無線電視台開播 

65 保釣運動 

66 紅磡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67 麥理浩推出「十年建屋計劃」 

68  七三股災 

69  李小龍逝世 

70  「反貪污,捉葛柏」與廉政公署的成立 

71  衞星城市規劃與郊野公園的設立 

72  金禧事件 

73  匯豐號事件及越南難民 

74  地下鐵路通車 

75  船王包玉剛成功收購九龍倉 

76  中英政府就香港問題的談判 

77  香港實施聯繫匯率制度 

78  立法局首屆民選議員產生 

79  草擬《基本法》 

80  聯合交易所宣佈停市四天 

81  香港市民聲援八九學運

82  港督衞奕信宣佈「玫瑰園計劃」 

83  港督彭定康推出政改方案 

84  九龍城寨正式清拆 

85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 

86  特區政府入市對抗國際炒家 

87  八萬五建屋計劃 

88  禽流感危機 

89  教育改革浪潮 

90  內地子女居港權案 

91  解散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 

92  盈科數碼動力收購香港電訊 

93  推行「高官問責制」 

94  沙士事件 

95  23 條立法爭議

96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正式實施 

97 領匯房地產信託基金上市風波 

98  2007 年股市狂潮與雷曼迷債事件 

99  立法會議員五區總辭 

100 第四屆特首選舉風波 

後記 

圖片出處 


作者簡介

蔡思行

蔡思行


香港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曾任職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兼職講師,負責現代中國歷史和東西文化的教學工作。研究範圍包括十九世紀廣東香港沿海貿易史、中國海關史、中國童子軍等。曾參與《香港海關百年史(1909-2009)》的研究工作,編寫《東西文化面面觀》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