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周邊產品
人生意義指南學 生命教育的二十堂課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8-07-03
分類 哲學
定價 HK$78.00
ISBN 9789888513604
頁數 180
本書以基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生命教育為主旨,在對傳統儒釋道三家的哲學範疇、經典與人物進行創意解讀的同時,結合個人體證與社會實踐,旁征博引,貫穿古今,構建了一個相對完整自洽的思想體系,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借鑒意義,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重建社會道德基礎,啟發民眾生命自覺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共分三章:一、中華文化的應用與開展;二、中華文化在生命教育的運用;三、人生意義指南學.內容涉及《孝經》、《說文解字》、《易經》、《孔子家語》、《黃帝內經》、《孫子兵法》及《史記》等典籍。對孝道、文字、易道、倫理、養生文化、軍事、詩辭、謀略、天人及歷史均有所闡揚。旁及天德道學之系統、易學、醫學氣功、創意培訓、生命教育、宗教哲學、水文化之圓融、傳統文化之諸子學等。
目錄
引言 / i
序言──高家裕 / ii
序言──施仲謀 / v
自序 / vii
第一章 中華文化的應用與開展
一、《孝經》∼孝道文化 / 4
論文《孝道引領生命階梯》
二、《說文解字》∼文字文化 / 16
三、《易經》∼易道文化 / 21
四、《孔子家語》∼倫理文化 / 27
五、《黃帝內經》∼養生文化 / 35
六、《孫子兵法》∼軍事文化 / 41
七、《詩經》∼詩辭文化 / 46
八、《三國演義》∼謀略文化 / 51
九、《淮南鴻烈》∼天人文化 / 56
十、《史記》∼歷史文化 / 64
第二章 中華文化在生命教育的運用
一、總論∼生生之大德
(對人類生命的重視) / 71
人物:伏羲氏和女媧氏
二、整全生命∼禮樂並行
(包括:禮樂教化、禮儀教化、五育教化、道德教化、心性教化、飲食教化、德政教化、感恩教化、師徒教化。五倫教化:天、地、君、親、師) / 77
人物:荀子和王陽明
三、成胎期∼精神感應
(母胎內已經可以有感覺,聽覺及味道已有分辨) / 83
人物:杜甫和范仲淹
四、成兒期∼心能吸收
(七歲前,小學前,父母身教) / 88
人物:李冰父子和陳寅恪
五、成年期∼啟蒙學習
(十三歲,中學期前,尊師開筆) / 94
人物:蔡倫和畢昇
六、成人期∼立志定向
(專上教育,三十歲前為志趣立願) / 100
人物:戚繼光和袁崇煥
七、成熟期∼建立根基
(三十至四十五歲,不惑之年堅定意願) / 106
人物:周敦頤和張載
八、成才期∼鞏固成就
(四十五至六十歲,知命之年不作強求) / 113
人物:張居正和翁同龢
九、成器期∼貢獻回饋
(六十至七十歲,耳順之年寵辱不驚) / 119
人物:唐玄奘和林則徐
十、成德期∼逍遙自在
(七十歲以上,自然之年看破生死) / 126
人物:呂純陽道長和虛雲法師
第三章 人生意義指南學
天德道學之教研系統:圖表 / 134
一、概述 / 135
二、炁學(先天炁學及後天氣學) / 138
三、《易》學 / 139
四、醫學氣功導引學(醫學氣功學) / 143
五、創意培訓學 / 145
六、生命教育學 / 148
七、宗教哲學 / 151
八、水文化之圓融學 / 154
九、傳統文化諸子學 / 157
十、人生意義指南學 / 159
家庭社會責任我思我想.你我做得到 / 165
潘樹仁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生命教育2017兼職教師、香港理工大學活齡學院中國文化導師、世界醫學氣功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香港中華文化聯合會執委、中國國情研習促進會(香港)執委、跑馬地鵝頸橋街坊福利會副理事長、天德聖教廿字學會禮樂教育召集人、香港孝道文化聯合會會長、濟川文化研究會主席,長期在社區和學校從事禮樂教育、傳統文化普及等工作。有著作10本,論文100多篇發表於世界各地。
人生意義指南學 生命教育的二十堂課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8-07-03
分類 哲學
定價 HK$78.00
ISBN 9789888513604
頁數 180
本書以基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生命教育為主旨,在對傳統儒釋道三家的哲學範疇、經典與人物進行創意解讀的同時,結合個人體證與社會實踐,旁征博引,貫穿古今,構建了一個相對完整自洽的思想體系,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借鑒意義,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重建社會道德基礎,啟發民眾生命自覺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共分三章:一、中華文化的應用與開展;二、中華文化在生命教育的運用;三、人生意義指南學.內容涉及《孝經》、《說文解字》、《易經》、《孔子家語》、《黃帝內經》、《孫子兵法》及《史記》等典籍。對孝道、文字、易道、倫理、養生文化、軍事、詩辭、謀略、天人及歷史均有所闡揚。旁及天德道學之系統、易學、醫學氣功、創意培訓、生命教育、宗教哲學、水文化之圓融、傳統文化之諸子學等。
目錄
引言 / i
序言──高家裕 / ii
序言──施仲謀 / v
自序 / vii
第一章 中華文化的應用與開展
一、《孝經》∼孝道文化 / 4
論文《孝道引領生命階梯》
二、《說文解字》∼文字文化 / 16
三、《易經》∼易道文化 / 21
四、《孔子家語》∼倫理文化 / 27
五、《黃帝內經》∼養生文化 / 35
六、《孫子兵法》∼軍事文化 / 41
七、《詩經》∼詩辭文化 / 46
八、《三國演義》∼謀略文化 / 51
九、《淮南鴻烈》∼天人文化 / 56
十、《史記》∼歷史文化 / 64
第二章 中華文化在生命教育的運用
一、總論∼生生之大德
(對人類生命的重視) / 71
人物:伏羲氏和女媧氏
二、整全生命∼禮樂並行
(包括:禮樂教化、禮儀教化、五育教化、道德教化、心性教化、飲食教化、德政教化、感恩教化、師徒教化。五倫教化:天、地、君、親、師) / 77
人物:荀子和王陽明
三、成胎期∼精神感應
(母胎內已經可以有感覺,聽覺及味道已有分辨) / 83
人物:杜甫和范仲淹
四、成兒期∼心能吸收
(七歲前,小學前,父母身教) / 88
人物:李冰父子和陳寅恪
五、成年期∼啟蒙學習
(十三歲,中學期前,尊師開筆) / 94
人物:蔡倫和畢昇
六、成人期∼立志定向
(專上教育,三十歲前為志趣立願) / 100
人物:戚繼光和袁崇煥
七、成熟期∼建立根基
(三十至四十五歲,不惑之年堅定意願) / 106
人物:周敦頤和張載
八、成才期∼鞏固成就
(四十五至六十歲,知命之年不作強求) / 113
人物:張居正和翁同龢
九、成器期∼貢獻回饋
(六十至七十歲,耳順之年寵辱不驚) / 119
人物:唐玄奘和林則徐
十、成德期∼逍遙自在
(七十歲以上,自然之年看破生死) / 126
人物:呂純陽道長和虛雲法師
第三章 人生意義指南學
天德道學之教研系統:圖表 / 134
一、概述 / 135
二、炁學(先天炁學及後天氣學) / 138
三、《易》學 / 139
四、醫學氣功導引學(醫學氣功學) / 143
五、創意培訓學 / 145
六、生命教育學 / 148
七、宗教哲學 / 151
八、水文化之圓融學 / 154
九、傳統文化諸子學 / 157
十、人生意義指南學 / 159
家庭社會責任我思我想.你我做得到 / 165
潘樹仁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生命教育2017兼職教師、香港理工大學活齡學院中國文化導師、世界醫學氣功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香港中華文化聯合會執委、中國國情研習促進會(香港)執委、跑馬地鵝頸橋街坊福利會副理事長、天德聖教廿字學會禮樂教育召集人、香港孝道文化聯合會會長、濟川文化研究會主席,長期在社區和學校從事禮樂教育、傳統文化普及等工作。有著作10本,論文100多篇發表於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