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周邊產品
當文學遇上心理學──文藝心理學概論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9-04-28
分類 心理勵志
定價 HK$138.00
ISBN 9789888572687
‧法國哲人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論,如何應用在賈寶玉性格形成的分析上?
‧格式塔心理學理論可以解釋鬼故事既恐怖又迷人的特性?
‧面對文化背景迥異的唐詩人杜甫,適合採用西方心理學理論來分析其寫作心態嗎?
當文學遇上心理學,到底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現時學界對文藝心理學仍存疑慮,當心理學能透過解釋、預測人的心理以改善生活,用來分析作家、文藝活動時,卻不時引人疑竇,甚至有「偽學科」之嫌。
一直致力研究文藝心理學的潘啟聰博士,嘗試在書中為文藝心理學重新定位。
作者嘗試從心理學、社會科學的角度切入,以證文藝心理學嚴謹、符合科學精神的一面,並提出文藝心理學理論本土化的需要。本書更以教學與範例間雜的方式,先分述精神分析理論、人本主義心理學等心理學流派理論,再於章末附「研究範例」,藉論文實例講解、示範如何把有關理論應用在文藝範疇上。任何對文藝心理學有疑問的讀者,都能在此書得到解答,並即時掌握應用方法。
目錄
序一 李立信教授
序二 吳有能教授
第一章 緒論
前言
各章簡介
第二章 文藝心理學發展反思──「回到心理學去」宣言
前言:文藝心理學發展概述
對於文藝心理學常見的三種疑問
回到學科的起點:心理學是甚麼?文藝心理學又應該是甚麼?
結論:讓文藝心理學「回到心理學去」宣言
附錄一
第三章 文藝心理學研究之科學性
前言:文藝心理學的功能
現有研究的問題
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
現在學界的問題出現之原因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簡述
結語
第四章 精神分析理論簡介
前言: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誕生
佛洛伊德的重要概念及理論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認清佛洛伊德的典範
研究範例:寶玉性格形成分析──以拉康精神分析理論為進路
第五章 學習理論簡介
前言:古典行為主義的基調及其冒起
由古典行為主義說起
新行為主義的盛行
現在的新的新行為主義
學習理論的研究方法
認清學習理論的典範
研究範例:習得無助感對蘇曼殊及其寫作風格之影響
第六章 人本主義心理學簡介
前言:第三勢力的興起
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
人類動機理論
馬斯洛的研究方法
認清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典範
研究範例:從馬斯洛需求層次論分析烏托邦文學創作
第七章 格式塔心理學簡介
前言:格式塔心理學的產生
格式塔心理學的一些重要概念
格式塔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認清格式塔心理學的典範
研究範例:口耳相傳的恐怖──鬼故事的格式塔心理學分析
研究範例:恐懼在生活中蔓延--鬼故事的讀者心理研究
附論 杜甫秦州詠物詩的心理探析
——兼論文藝心理學理論本土化的需要
中國歷年來的文藝心理學發展
現有研究的問題
杜甫的生平最艱苦的年頭
研究進路的簡介:新心性心理學
杜甫的秦州詠物詩分析:「忠」的體現
「不惑」而非「悲觀」
文藝心理學本土化是有需要的
本土化進路芻議
後記
潘啟聰
現職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高級講師。畢業於私立珠海大學中國文學及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以文藝心理學角度分析蘇曼殊及其作品。畢業後致力於心理學與人文學科的跨學科研究,著有《當文學遇上心理學──文藝心理學概論》《東亞地區佛教心理學發展探析》,以及相關的學術論文多篇。近年研究興趣轉向讀者心理反應的探討,並在英國愛丁堡大學再攻讀博士學位,主修輔導和心理治療。相關領域著有《閱讀治療與佛經故事》《閱讀治療在華語學界近三十年發展回顧》等論文。
當文學遇上心理學──文藝心理學概論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9-04-28
分類 心理勵志
定價 HK$138.00
ISBN 9789888572687
‧法國哲人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論,如何應用在賈寶玉性格形成的分析上?
‧格式塔心理學理論可以解釋鬼故事既恐怖又迷人的特性?
‧面對文化背景迥異的唐詩人杜甫,適合採用西方心理學理論來分析其寫作心態嗎?
當文學遇上心理學,到底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現時學界對文藝心理學仍存疑慮,當心理學能透過解釋、預測人的心理以改善生活,用來分析作家、文藝活動時,卻不時引人疑竇,甚至有「偽學科」之嫌。
一直致力研究文藝心理學的潘啟聰博士,嘗試在書中為文藝心理學重新定位。
作者嘗試從心理學、社會科學的角度切入,以證文藝心理學嚴謹、符合科學精神的一面,並提出文藝心理學理論本土化的需要。本書更以教學與範例間雜的方式,先分述精神分析理論、人本主義心理學等心理學流派理論,再於章末附「研究範例」,藉論文實例講解、示範如何把有關理論應用在文藝範疇上。任何對文藝心理學有疑問的讀者,都能在此書得到解答,並即時掌握應用方法。
目錄
序一 李立信教授
序二 吳有能教授
第一章 緒論
前言
各章簡介
第二章 文藝心理學發展反思──「回到心理學去」宣言
前言:文藝心理學發展概述
對於文藝心理學常見的三種疑問
回到學科的起點:心理學是甚麼?文藝心理學又應該是甚麼?
結論:讓文藝心理學「回到心理學去」宣言
附錄一
第三章 文藝心理學研究之科學性
前言:文藝心理學的功能
現有研究的問題
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
現在學界的問題出現之原因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簡述
結語
第四章 精神分析理論簡介
前言: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誕生
佛洛伊德的重要概念及理論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認清佛洛伊德的典範
研究範例:寶玉性格形成分析──以拉康精神分析理論為進路
第五章 學習理論簡介
前言:古典行為主義的基調及其冒起
由古典行為主義說起
新行為主義的盛行
現在的新的新行為主義
學習理論的研究方法
認清學習理論的典範
研究範例:習得無助感對蘇曼殊及其寫作風格之影響
第六章 人本主義心理學簡介
前言:第三勢力的興起
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
人類動機理論
馬斯洛的研究方法
認清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典範
研究範例:從馬斯洛需求層次論分析烏托邦文學創作
第七章 格式塔心理學簡介
前言:格式塔心理學的產生
格式塔心理學的一些重要概念
格式塔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認清格式塔心理學的典範
研究範例:口耳相傳的恐怖──鬼故事的格式塔心理學分析
研究範例:恐懼在生活中蔓延--鬼故事的讀者心理研究
附論 杜甫秦州詠物詩的心理探析
——兼論文藝心理學理論本土化的需要
中國歷年來的文藝心理學發展
現有研究的問題
杜甫的生平最艱苦的年頭
研究進路的簡介:新心性心理學
杜甫的秦州詠物詩分析:「忠」的體現
「不惑」而非「悲觀」
文藝心理學本土化是有需要的
本土化進路芻議
後記
潘啟聰
現職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高級講師。畢業於私立珠海大學中國文學及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以文藝心理學角度分析蘇曼殊及其作品。畢業後致力於心理學與人文學科的跨學科研究,著有《當文學遇上心理學──文藝心理學概論》《東亞地區佛教心理學發展探析》,以及相關的學術論文多篇。近年研究興趣轉向讀者心理反應的探討,並在英國愛丁堡大學再攻讀博士學位,主修輔導和心理治療。相關領域著有《閱讀治療與佛經故事》《閱讀治療在華語學界近三十年發展回顧》等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