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國情教育

周邊產品

70堂行為心理學 一個動作就把對方看穿

作者 馬楠

出版商 非凡出版

出版日期 2018-04-20

分類 心理勵志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78.00

ISBN 9789888512577

頁數 224

直接購買
如直接購買,將會跳到專屬訂單網站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看懂對方的表情動作,所有謊言立刻無所遁形!

讀懂行為暗示,抓緊情緒秘密,生活、職場、愛情盡在掌握!


除了有聲語言,每個人還有一套完整的語言系統——行為語言,讀懂他人的行為語言,就能洞悉一切內心秘密!生活中經常會有看不透、想不通的人或事,如何才能避免看漏眼,做個明眼人呢?讀懂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就能看穿別人真實的心理寫照!人在職場,身不由己。很多時候,你的工作成績是由人際關係所決定!讀懂職場微行為,隨機應變,才能在「職場江湖」之中行走!


-眼珠左右游移一定在說謊!

-女人聽到男人說忙不要輕信!

-笑起來沒有魚尾紋的人總有隱瞞!

-原來一緊張鼻孔就會脹大!

-對你搖頭的也許是你的貴人!


本書以生活中各種場景、人物為例,套用心理學的思維模式,探討各種情境下微動作的含義!實用性極高,不但引用專業心理學定律,更選取了生活中常見的關鍵人物,例如戀人、同事、上司、朋友等,透過不同的交流場景,仔細分析各人的動作,助你一眼看穿對方的想法,培養出偵探般的敏銳洞察力!


他隱藏的真正心思都在你面前表露無遺! 



目錄


前言

第一章-個人篇

誰出賣了你的內心秘密?

01.身體是最不擅長說謊的「誠實者」

02.女性不經意的低頭足以吸引男性

03.托腮的人對工作充滿熱情

04.福爾摩斯一眼看穿華生

05.眼珠左右游移一定在說謊

06.年紀愈大愈懂得隱藏心理

07.FBI探員讀心解案

08.洞察力的重要性

第二章-生活篇

沒有事能逃得過你的法眼

01.讀懂點頭的真正含義

02.不對稱的臉部表情是在說謊

03.眉毛微微上揚代表疑惑

04.眼神來回游移即心裏有鬼

05.眨眼瞬間透露真實情緒

06.笑起來沒有魚尾紋的人總有隱瞞

07.嘴角小動作洩露的秘密

08.下巴也能載有千言萬語

09.雙手的小動作比眼睛更誠實

10.雙臂交叉抱胸以防禦對方

第三章-工作篇

升職加薪無難度

01.上司總是不抬頭看你?

02.不與人打招呼顯得自卑

03.口頭禪反映人的觀念

04.不要再找藉口了

05.雙手插袋就是型?

06.注意用手指敲桌的人

07.與上司千萬不要成為閨蜜或好兄弟

第四章-交友篇

成為聚會中的萬人迷

01.對你搖頭的也許是你的貴人

02.對頻繁觸摸鼻子的人敬而遠之

03.嘴角上揚的人胸襟廣

04.熱情的人握手才會有力

05.兩腳併攏站立的人樂於助人

06.人搖福薄,樹搖葉落

第五章-戀愛篇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

01.女人聽到男人說忙不要輕信

02.如果女生把食指放在嘴唇之間看着你

03.喜歡搖酒杯的人好花心?

04.男女微笑大不同

05.柯德莉.夏萍式托臉有多大吸引力?

06.把手機放在手袋裏的男士是個好老公

07.從顏色喜好看你的愛情觀

08.戀愛中女人總是吃得很少

第六章-家庭篇

守住幸福的圍牆

01.男人的沉默是為了化解妻子的囉唆

02.珍惜醉後打電話給你的男人

03.男人就不該撒嬌?

04.妻子的無理取鬧只是因為愛你

05.從背後擁抱你的男人願意給你愛的承諾

06.選擇「嬰兒式睡姿」的人缺乏安全感

07.怕老婆會發達

08.好奇寶寶總愛亂碰

09.愛撒嬌的孩子

10.孩子撒謊就是壞?

第七章-怪異篇

你喜歡怪人嗎?

01.魔鏡魔鏡,誰最「靚」? 

02.辦公室總有的三姑六婆

03.自虐是心理解脫?

04.天生「購物狂」

05.你太髒千萬不要碰我!

第八章-微動作篇

常見姿勢解密

01.不受歡迎的低頭姿勢

02.用手遮住眼睛是拒絕信息

03.原來一緊張鼻孔就會脹大

04.緊閉雙唇微笑表示抗拒

05.緊握拳頭顯霸氣

06.雙手叉腰的英雄姿勢

07.昂首挺胸的步姿顯自信

08.兩腳分開微微向前坐才受人歡迎

第九章-自身秘密篇

詮釋另一個自我

01. 撥弄頭髮就是勾引男人?

02. 已經很瘦卻總要減肥

03. 說謊時會拉扯耳垂

04. 喜歡撕手指上的倒刺可能有強迫症

05. 不化妝不出門

06. 喜歡抱着東西睡的人欠缺安全感

07. 吸煙後用力把煙頭捻滅顯堅定

08. 邊打電話邊亂畫的不同象徵


作者簡介

馬楠

馬楠


擅長分析別人心理,整理出一套生活、職場、愛情都適用的行為心理學。


延伸閱讀

70堂行為心理學 一個動作就把對方看穿

作者 馬楠

出版商 非凡出版

出版日期 2018-04-20

分類 心理勵志

可購買版本

定價 HK$78.00

ISBN 9789888512577

頁數 224

直接購買
如直接購買,將會跳到專屬訂單網站
加到我的書架
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
內容簡介

看懂對方的表情動作,所有謊言立刻無所遁形!

讀懂行為暗示,抓緊情緒秘密,生活、職場、愛情盡在掌握!


除了有聲語言,每個人還有一套完整的語言系統——行為語言,讀懂他人的行為語言,就能洞悉一切內心秘密!生活中經常會有看不透、想不通的人或事,如何才能避免看漏眼,做個明眼人呢?讀懂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就能看穿別人真實的心理寫照!人在職場,身不由己。很多時候,你的工作成績是由人際關係所決定!讀懂職場微行為,隨機應變,才能在「職場江湖」之中行走!


-眼珠左右游移一定在說謊!

-女人聽到男人說忙不要輕信!

-笑起來沒有魚尾紋的人總有隱瞞!

-原來一緊張鼻孔就會脹大!

-對你搖頭的也許是你的貴人!


本書以生活中各種場景、人物為例,套用心理學的思維模式,探討各種情境下微動作的含義!實用性極高,不但引用專業心理學定律,更選取了生活中常見的關鍵人物,例如戀人、同事、上司、朋友等,透過不同的交流場景,仔細分析各人的動作,助你一眼看穿對方的想法,培養出偵探般的敏銳洞察力!


他隱藏的真正心思都在你面前表露無遺! 



目錄


前言

第一章-個人篇

誰出賣了你的內心秘密?

01.身體是最不擅長說謊的「誠實者」

02.女性不經意的低頭足以吸引男性

03.托腮的人對工作充滿熱情

04.福爾摩斯一眼看穿華生

05.眼珠左右游移一定在說謊

06.年紀愈大愈懂得隱藏心理

07.FBI探員讀心解案

08.洞察力的重要性

第二章-生活篇

沒有事能逃得過你的法眼

01.讀懂點頭的真正含義

02.不對稱的臉部表情是在說謊

03.眉毛微微上揚代表疑惑

04.眼神來回游移即心裏有鬼

05.眨眼瞬間透露真實情緒

06.笑起來沒有魚尾紋的人總有隱瞞

07.嘴角小動作洩露的秘密

08.下巴也能載有千言萬語

09.雙手的小動作比眼睛更誠實

10.雙臂交叉抱胸以防禦對方

第三章-工作篇

升職加薪無難度

01.上司總是不抬頭看你?

02.不與人打招呼顯得自卑

03.口頭禪反映人的觀念

04.不要再找藉口了

05.雙手插袋就是型?

06.注意用手指敲桌的人

07.與上司千萬不要成為閨蜜或好兄弟

第四章-交友篇

成為聚會中的萬人迷

01.對你搖頭的也許是你的貴人

02.對頻繁觸摸鼻子的人敬而遠之

03.嘴角上揚的人胸襟廣

04.熱情的人握手才會有力

05.兩腳併攏站立的人樂於助人

06.人搖福薄,樹搖葉落

第五章-戀愛篇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

01.女人聽到男人說忙不要輕信

02.如果女生把食指放在嘴唇之間看着你

03.喜歡搖酒杯的人好花心?

04.男女微笑大不同

05.柯德莉.夏萍式托臉有多大吸引力?

06.把手機放在手袋裏的男士是個好老公

07.從顏色喜好看你的愛情觀

08.戀愛中女人總是吃得很少

第六章-家庭篇

守住幸福的圍牆

01.男人的沉默是為了化解妻子的囉唆

02.珍惜醉後打電話給你的男人

03.男人就不該撒嬌?

04.妻子的無理取鬧只是因為愛你

05.從背後擁抱你的男人願意給你愛的承諾

06.選擇「嬰兒式睡姿」的人缺乏安全感

07.怕老婆會發達

08.好奇寶寶總愛亂碰

09.愛撒嬌的孩子

10.孩子撒謊就是壞?

第七章-怪異篇

你喜歡怪人嗎?

01.魔鏡魔鏡,誰最「靚」? 

02.辦公室總有的三姑六婆

03.自虐是心理解脫?

04.天生「購物狂」

05.你太髒千萬不要碰我!

第八章-微動作篇

常見姿勢解密

01.不受歡迎的低頭姿勢

02.用手遮住眼睛是拒絕信息

03.原來一緊張鼻孔就會脹大

04.緊閉雙唇微笑表示抗拒

05.緊握拳頭顯霸氣

06.雙手叉腰的英雄姿勢

07.昂首挺胸的步姿顯自信

08.兩腳分開微微向前坐才受人歡迎

第九章-自身秘密篇

詮釋另一個自我

01. 撥弄頭髮就是勾引男人?

02. 已經很瘦卻總要減肥

03. 說謊時會拉扯耳垂

04. 喜歡撕手指上的倒刺可能有強迫症

05. 不化妝不出門

06. 喜歡抱着東西睡的人欠缺安全感

07. 吸煙後用力把煙頭捻滅顯堅定

08. 邊打電話邊亂畫的不同象徵


作者簡介

馬楠

馬楠


擅長分析別人心理,整理出一套生活、職場、愛情都適用的行為心理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