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論壇

香港的生命及價值觀教育:回顧與前瞻


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講座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區域教育發展與終身學習教席李子建教授以「香港的生命及價值觀教育:回顧與前瞻」為主題。他指出「生命教育」的理念源於西方,用以應對學童在成長階段所面對的困難。李教授簡單地指出,「生命教育」就是「人生發展的教育」,讓學生經歷學習和成長,成為一個有道德、守法,能面對社會急劇轉變的人,而且需要終身學習。李教授指「生命教育」的內涵非常寬廣,他扼要地介紹了其中五種教學取向,包括宗教、生理健康、志業(生涯)、生活教育,以及生死教育或生死學,並認為不同學校可以就此互相對話和合作。在回顧香港價值教育的演變時,李教授認為「生命教育」難以獨立推行,需要配合其他價值觀教育。最後,李教授從「持續性」、「有效性」和「超越性」三方面提出展望,他強調「生命及價值觀教育」需要持續進行,而線上教學模式亦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香港的生命及價值觀教育:回顧與前瞻》--「校長論壇」第四場(上)


相關閱讀
更多

書摘發佈於13日前

什麼是僑批,它為何被譽為華僑歷史文化的「敦煌文書」?

讀者推介發佈於17日前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告別香港粵劇殿堂

書摘發佈於25日前

失誤還是資敵:李成梁為什麼要放棄遼東六堡?

翦伯贊

校長論壇

香港的生命及價值觀教育:回顧與前瞻


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講座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區域教育發展與終身學習教席李子建教授以「香港的生命及價值觀教育:回顧與前瞻」為主題。他指出「生命教育」的理念源於西方,用以應對學童在成長階段所面對的困難。李教授簡單地指出,「生命教育」就是「人生發展的教育」,讓學生經歷學習和成長,成為一個有道德、守法,能面對社會急劇轉變的人,而且需要終身學習。李教授指「生命教育」的內涵非常寬廣,他扼要地介紹了其中五種教學取向,包括宗教、生理健康、志業(生涯)、生活教育,以及生死教育或生死學,並認為不同學校可以就此互相對話和合作。在回顧香港價值教育的演變時,李教授認為「生命教育」難以獨立推行,需要配合其他價值觀教育。最後,李教授從「持續性」、「有效性」和「超越性」三方面提出展望,他強調「生命及價值觀教育」需要持續進行,而線上教學模式亦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香港的生命及價值觀教育:回顧與前瞻》--「校長論壇」第四場(上)


相關閱讀
更多

書摘發佈於13日前

什麼是僑批,它為何被譽為華僑歷史文化的「敦煌文書」?

讀者推介發佈於17日前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告別香港粵劇殿堂

書摘發佈於25日前

失誤還是資敵:李成梁為什麼要放棄遼東六堡?

翦伯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