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紅館:集體回憶@流行文化聖殿

未命名設計


八十年代,隨著香港粵語流行曲急速發展,加上與電影及電視的協同效應,唱片工業造星系統漸趨成熟,偶像歌手瞬間冒起,粵語流行曲展現前所未有的吸金力。

 

1983年正式啓用的香港體育館(又稱紅磡香港體育館,簡稱紅館)更意外地令粵語流行曲乘勢發展演唱會工業,相關媒體營利因而倍增。顧名思義,流行音樂會並非作為綜合室內多用途場館的香港體育館的主要對象。

 

在紅館落成之前,香港一直缺乏舉辦大型演唱會的場地,經常舉辦大型流行音樂會的是位於灣仔、1980年建成的伊利沙伯體育館,但因座位數目只有三千五百個左右,未能滿足當時急速增長的粵語樂迷需要。

 

紅館於1983年4月27日正式啓用,顧名思義,原本是香港籌辦大型體育活動的場館,後來卻變成了香港流行文化的聖殿。紅館毗鄰紅磡海底隧道及港鐵站,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四面台」座位超過一萬二千個,一場演唱會潛在收入比伊利沙伯體育館幾近四倍之多,令商人籌辦演唱會的誘因大增。

 

自1983年5月5日至7日許冠傑首次在過萬座位的紅館舉行演唱會空前成功之後,演唱會工業應運而生,其後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徐小鳳等一再刷新場數紀錄,令粵語歌成為推動香港娛樂經濟的火車頭。

 

其實演唱會潮流在八十年代初已席捲香港,1982年先後有鄧麗君、關正傑、譚詠麟、陳百強及許冠傑在伊利沙伯體育館召開個人演唱會。當時香港的演唱會工業可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場地)。

 

紅館啓用不到兩週,許冠傑便於1983年5月5日至7日舉行三場「總督許冠傑演唱會」,是第一位在紅館開騷的歌手。當時香港歌手氣勢如虹,林子祥和陳百強分別於7月和9月初踏紅館舞臺,鄧麗君亦於12月在紅館連開六場,慶祝她入行十五年。

 

自此粵語流行曲的超級巨星紛紛踏足紅館,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徐小鳳分別先後在紅館舉行數以十計的演唱會,埸數紀錄一再被刷新。1985年,演唱會潮流漸達高峰,譚詠麟7月連開二十場「超白金演唱會」,成為第一個在紅館連開二十場的歌手,但紀錄於1987年8月被徐小鳳二十二場《金光燦爛徐小鳳》演唱會打破,到1987年12月至1988年1月問,梅艷芳再以二十八場《百變梅艷芳再展光華演唱會》刷新紀錄。1989年底,張國榮在紅館舉行三十三場《告別歌壇演唱會》,再破紀錄,為八十年代香港流行樂壇寫下完美的句號。屈指一算,三十三場觀眾總數超過四十萬人次,以平均票價一百八十港元至四百八十港元來算,不計廣告贊助及周邊收入,單單票房就逾一億港元,在八十年代的香港可說十分驚人。以八十年代中期開售的大型屋苑杏花邨為例,現時平均實用呎價逾一萬五千元,較當時平均實用呎價約九百六十港元大漲超過十五倍。如此推算,以今天的樓價來說,張國榮告別演唱會票房收入逾十五億港元。

 

難怪有說「在香港,你紅與不紅,說了沒用,最大的標準是,你能不能在紅館開演唱會,能開多少場」,紅館亦因此成為「成就天王巨星的聖地」。

 

演唱會、唱片工業和其他媒體產生奇妙的協同效應,跨媒體效應令偶像歌手的魅力更難抵擋。比方,偶像歌手的演唱會往往會與唱片掛鈎,如「張國榮85」演唱會與張國榮《為你鍾情》大碟及同名電影關係密切,〈為你鍾情〉、〈我願意〉(唱:張國榮;曲:黎小田;詞:鄭國江)、〈不羈的風〉(唱:張國榮;曲:大安管志;詞:林振強)等情歌的越界演出,令張國榮的浪漫形象更為突出,最後演唱會當然大受歡迎。

 

有香港「演唱會教父」之稱的張耀榮於2013年4月去世之時,不少香港歌手沉痛悼念,張耀榮擅於以演唱會讓粵語流行歌手進一步晉身偶像明星,在八九十年代香港流行樂壇飛躍發展,張耀榮可說居功至偉。

 

曾任王菲和陳奕迅經理人的陳嘉瑛曾說,八十年代初,香港流行樂壇不算十分興盛,演唱會製作公司數目不多,直至張耀榮把整個工業帶到另一層次。張耀榮願意冒險投放大量資源,並借鑒當年的日本流行演唱會模式,具體改變了香港流行演唱會的運作方式,將之變成一種聲色藝全的娛樂經驗,更重要的是能夠以之製造話題,令演唱會變成香港人的集體經驗和共同想像。

 

耀榮娛樂在九十年代為四大天王籌辦演唱會,繼續引入不同形象以至舞臺設計,令香港流行樂壇的影響力更上一層樓。誠如何慧中所言:「這種『表演事業』的重點在於消費藝人舞臺演出的視覺娛樂。」香港流行音樂由聽覺發展到視覺,紅館演唱會起了關鍵作用。

 

紅館有效推展了香港的流行音樂工業,但更重要的可能是為香港人提供了一個建立集體回憶的場所。作為一個日新月異的現代城市,香港城市空間不斷變遷,紅館之前的場地較小,伊利沙伯體育館只有大約三千五百個座位,大專會堂(1978年啟用)更只能容納約一千三百人,香港流行音樂作為幾代香港人的集體回憶,要到紅館才算找到主場。誠如周耀輝及高偉雲所言,「對於香港人而言,紅館顯然不只是一個公共空間,還是一個集體回憶的生產地、一座體驗和身份的殿堂。」紅館作為成就天王巨星的聖殿,地位至今仍未有其他場地可以取替。不論是1997年啟用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或2005年啟用的亞洲國際博覽館一號展館,都由於不同因素(如場館設計及地點)未能取代紅館。

 

可惜的是,紅館依舊,樂壇全非。在紅館開騷是流行歌手的身份象徵,諷刺的是近年可以踏足紅館的香港歌手不多,就算能夠進軍這個流行音樂聖地,場數也遠不如八九十年代。

 

以2017年為例,在紅館開騷的香港流行歌手:鄭中基《Play It Again》(1月)、朱咪咪《利利是是演唱會2017》(2月)、張敬軒x王苑之《The Magical Teeter Totter》(2月)、達明一派《達明卅一派對》(3月)、周柏豪《One Step Closer》(4月)、鄭少秋《半世紀•大時代》(5月)、林敏驄《35年腦交戰作品展》(6月)、許冠傑及譚詠麟《阿 Sam & 阿Tam Happy Together》(8月)、汪明荃《50週年The Timeless concert》(8月)、李克勤《慶祝成立30週年》(9月)、G.E.M.《Queen of Hearts》(9月)、劉美君《Karma Chameleon千色》(10月)、C AllStar《生於C AllStar》(10月)、林憶蓮《PRANAVA/造樂者》(10月)、草蜢《Live Goes On》(10月)、陳柏宇《Speechless》(11月)、側田《Chapter Free》(11月)及楊千嬅《三二一Go!》(12月)。

 

表面看來,香港流行演唱會工業依然興盛,但外來歌手紛紛進軍紅館,其他2017年曾在紅館開騷的流行歌手包括周傑倫、丁噹、李榮浩、五月天、徐佳瑩、林宥嘉及張惠妹,其實G.E.M.嚴格而言也未能說是香港歌手。更重要的是除了張敬軒、王菀之、周柏豪、C AllStar及陳柏宇算是新一代歌手外,其他都可說資深香港流行歌手的懷舊紀念演唱會。當愈來愈少新星出現的時候,樂壇傳承難免出現危機。許冠傑宣傅《阿 Sam & 阿 Tam Happy Together》時說「廣東歌永遠不死」,但願如此。作為粵語流行曲死硬歌迷,筆者有機會看到鄭少秋、汪明荃的五十周年演出或許冠傑及譚詠麟的創意合作固然欣喜,但總不能只期望再二十年後李克勤的五十周年,甚至鄭少秋、汪明荃的七十周年紀念演唱會。

 

2009年正式出道的C AllStar宣稱2017年10月演唱會後休團,因此那可能是他們最後一次在紅館開騷,表演嘉賓楊千嬅亦笑說「可能我明年就退休」。雖說只是休團和開玩笑,而不是真的正式退休,但總難免叫人唏噓。〈紅館夢〉(唱:C AlIStar;曲:賴映彤@groovision;詞:黃偉文)唱出香港歌手心聲:

 

鐳射中,飛躍四面臺上,尋覓理想,將天空海濶接力再唱。風一起,請你試試,投入到我的漣漪裏,就似聽你偶像演唱。總有夢想,替幻想引路指方向,想入紅館,沒羅盤,亦能通暢⋯⋯

 

假如沒有了〈鐳射中〉(唱:羅文;曲:林慕德;詞:林振強)、〈飛躍舞臺〉(唱:梅豔芳;曲:黎小田;詞:鄧偉雄)、〈海闊天空〉(唱:Beyond:曲詞:黃家駒)和〈漣漪〉(唱:陳百強;曲:陳百強;詞:鄭國江),再沒偶像,只怕夢想會失方向,紅館變成了〈眼紅館〉(唱:Boy'z;曲:林健華:詞:周耀輝):

 

⋯⋯有過的,成絕唱,我仍然妄想,呼喊夠響亮,或者再到臺上,不信這一段,難道變了全無安哥的個唱⋯⋯

 

「紅館為拒絕消失的集體身份提供了表演場地,幫助這座似乎『變幻原是永恆』的城市,創造一種歸屬感。」紅館的功能不單單是集體回憶的生產地,同時也是成就天王巨星的聖殿,香港流行樂壇日漸失色,進軍紅館的外來歌手愈來愈多,到時生產的集體回憶恐怕不再香港,要是如此也就難言創造歸屬感了。


本文摘自《香港流行文化的(後)青春歲月》



《香港流行文化的(後)青春歲月》

作者:朱耀偉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I S B N:9789888573639

 

「青春,請你歸來」

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流行文化風靡全球華人社群,電影、電視劇及粵語流行曲之間的跨媒體協同效應,塑造出譚詠麟、張國榮及梅艷芳等超級巨星,偶像工業如日方升。

這段流行文化的光輝歲月得以出現,正正是因為其按商業運作邏輯推演的世俗混雜性,面對不同限制仍努力創新求變的精神。當時的香港流行文化飛揚跋扈,勢不可擋,充滿青春的熱情、信念、勇氣和創新。

但自從九十年代以來,香港流行文化的傳承卻出現嚴重問題,走入了困局,被批評為青春不再,失去了活力。「香港電影已死」、「香港粵語流行曲已死」幾已成為定論。

著名學者朱耀偉研究香港流行文化二十多年,在本書中,既為我們重溫香港流行文化當年的輕狂歲月,探析香港當時如何積累文化動能,更與大家思考未來的路向,重拾青春的活力。

「我們死了嗎?」「不,我們才剛剛開始……」


相關閱讀
更多

書摘發佈於11小时前

閱讀推薦|香港中隊1984-1997:英國海軍在香港的最後歲月

陳志輝

書摘發佈於3日前

身份蛻變|70年代港劇中盡顯將帥風範的女強人

黃夏柏

書摘發佈於9日前

從陳寶箴到陳寅恪,義寧陳氏三代的錚錚鐵骨

郭偉川

書摘

紅館:集體回憶@流行文化聖殿

未命名設計


八十年代,隨著香港粵語流行曲急速發展,加上與電影及電視的協同效應,唱片工業造星系統漸趨成熟,偶像歌手瞬間冒起,粵語流行曲展現前所未有的吸金力。

 

1983年正式啓用的香港體育館(又稱紅磡香港體育館,簡稱紅館)更意外地令粵語流行曲乘勢發展演唱會工業,相關媒體營利因而倍增。顧名思義,流行音樂會並非作為綜合室內多用途場館的香港體育館的主要對象。

 

在紅館落成之前,香港一直缺乏舉辦大型演唱會的場地,經常舉辦大型流行音樂會的是位於灣仔、1980年建成的伊利沙伯體育館,但因座位數目只有三千五百個左右,未能滿足當時急速增長的粵語樂迷需要。

 

紅館於1983年4月27日正式啓用,顧名思義,原本是香港籌辦大型體育活動的場館,後來卻變成了香港流行文化的聖殿。紅館毗鄰紅磡海底隧道及港鐵站,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四面台」座位超過一萬二千個,一場演唱會潛在收入比伊利沙伯體育館幾近四倍之多,令商人籌辦演唱會的誘因大增。

 

自1983年5月5日至7日許冠傑首次在過萬座位的紅館舉行演唱會空前成功之後,演唱會工業應運而生,其後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徐小鳳等一再刷新場數紀錄,令粵語歌成為推動香港娛樂經濟的火車頭。

 

其實演唱會潮流在八十年代初已席捲香港,1982年先後有鄧麗君、關正傑、譚詠麟、陳百強及許冠傑在伊利沙伯體育館召開個人演唱會。當時香港的演唱會工業可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場地)。

 

紅館啓用不到兩週,許冠傑便於1983年5月5日至7日舉行三場「總督許冠傑演唱會」,是第一位在紅館開騷的歌手。當時香港歌手氣勢如虹,林子祥和陳百強分別於7月和9月初踏紅館舞臺,鄧麗君亦於12月在紅館連開六場,慶祝她入行十五年。

 

自此粵語流行曲的超級巨星紛紛踏足紅館,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徐小鳳分別先後在紅館舉行數以十計的演唱會,埸數紀錄一再被刷新。1985年,演唱會潮流漸達高峰,譚詠麟7月連開二十場「超白金演唱會」,成為第一個在紅館連開二十場的歌手,但紀錄於1987年8月被徐小鳳二十二場《金光燦爛徐小鳳》演唱會打破,到1987年12月至1988年1月問,梅艷芳再以二十八場《百變梅艷芳再展光華演唱會》刷新紀錄。1989年底,張國榮在紅館舉行三十三場《告別歌壇演唱會》,再破紀錄,為八十年代香港流行樂壇寫下完美的句號。屈指一算,三十三場觀眾總數超過四十萬人次,以平均票價一百八十港元至四百八十港元來算,不計廣告贊助及周邊收入,單單票房就逾一億港元,在八十年代的香港可說十分驚人。以八十年代中期開售的大型屋苑杏花邨為例,現時平均實用呎價逾一萬五千元,較當時平均實用呎價約九百六十港元大漲超過十五倍。如此推算,以今天的樓價來說,張國榮告別演唱會票房收入逾十五億港元。

 

難怪有說「在香港,你紅與不紅,說了沒用,最大的標準是,你能不能在紅館開演唱會,能開多少場」,紅館亦因此成為「成就天王巨星的聖地」。

 

演唱會、唱片工業和其他媒體產生奇妙的協同效應,跨媒體效應令偶像歌手的魅力更難抵擋。比方,偶像歌手的演唱會往往會與唱片掛鈎,如「張國榮85」演唱會與張國榮《為你鍾情》大碟及同名電影關係密切,〈為你鍾情〉、〈我願意〉(唱:張國榮;曲:黎小田;詞:鄭國江)、〈不羈的風〉(唱:張國榮;曲:大安管志;詞:林振強)等情歌的越界演出,令張國榮的浪漫形象更為突出,最後演唱會當然大受歡迎。

 

有香港「演唱會教父」之稱的張耀榮於2013年4月去世之時,不少香港歌手沉痛悼念,張耀榮擅於以演唱會讓粵語流行歌手進一步晉身偶像明星,在八九十年代香港流行樂壇飛躍發展,張耀榮可說居功至偉。

 

曾任王菲和陳奕迅經理人的陳嘉瑛曾說,八十年代初,香港流行樂壇不算十分興盛,演唱會製作公司數目不多,直至張耀榮把整個工業帶到另一層次。張耀榮願意冒險投放大量資源,並借鑒當年的日本流行演唱會模式,具體改變了香港流行演唱會的運作方式,將之變成一種聲色藝全的娛樂經驗,更重要的是能夠以之製造話題,令演唱會變成香港人的集體經驗和共同想像。

 

耀榮娛樂在九十年代為四大天王籌辦演唱會,繼續引入不同形象以至舞臺設計,令香港流行樂壇的影響力更上一層樓。誠如何慧中所言:「這種『表演事業』的重點在於消費藝人舞臺演出的視覺娛樂。」香港流行音樂由聽覺發展到視覺,紅館演唱會起了關鍵作用。

 

紅館有效推展了香港的流行音樂工業,但更重要的可能是為香港人提供了一個建立集體回憶的場所。作為一個日新月異的現代城市,香港城市空間不斷變遷,紅館之前的場地較小,伊利沙伯體育館只有大約三千五百個座位,大專會堂(1978年啟用)更只能容納約一千三百人,香港流行音樂作為幾代香港人的集體回憶,要到紅館才算找到主場。誠如周耀輝及高偉雲所言,「對於香港人而言,紅館顯然不只是一個公共空間,還是一個集體回憶的生產地、一座體驗和身份的殿堂。」紅館作為成就天王巨星的聖殿,地位至今仍未有其他場地可以取替。不論是1997年啟用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或2005年啟用的亞洲國際博覽館一號展館,都由於不同因素(如場館設計及地點)未能取代紅館。

 

可惜的是,紅館依舊,樂壇全非。在紅館開騷是流行歌手的身份象徵,諷刺的是近年可以踏足紅館的香港歌手不多,就算能夠進軍這個流行音樂聖地,場數也遠不如八九十年代。

 

以2017年為例,在紅館開騷的香港流行歌手:鄭中基《Play It Again》(1月)、朱咪咪《利利是是演唱會2017》(2月)、張敬軒x王苑之《The Magical Teeter Totter》(2月)、達明一派《達明卅一派對》(3月)、周柏豪《One Step Closer》(4月)、鄭少秋《半世紀•大時代》(5月)、林敏驄《35年腦交戰作品展》(6月)、許冠傑及譚詠麟《阿 Sam & 阿Tam Happy Together》(8月)、汪明荃《50週年The Timeless concert》(8月)、李克勤《慶祝成立30週年》(9月)、G.E.M.《Queen of Hearts》(9月)、劉美君《Karma Chameleon千色》(10月)、C AllStar《生於C AllStar》(10月)、林憶蓮《PRANAVA/造樂者》(10月)、草蜢《Live Goes On》(10月)、陳柏宇《Speechless》(11月)、側田《Chapter Free》(11月)及楊千嬅《三二一Go!》(12月)。

 

表面看來,香港流行演唱會工業依然興盛,但外來歌手紛紛進軍紅館,其他2017年曾在紅館開騷的流行歌手包括周傑倫、丁噹、李榮浩、五月天、徐佳瑩、林宥嘉及張惠妹,其實G.E.M.嚴格而言也未能說是香港歌手。更重要的是除了張敬軒、王菀之、周柏豪、C AllStar及陳柏宇算是新一代歌手外,其他都可說資深香港流行歌手的懷舊紀念演唱會。當愈來愈少新星出現的時候,樂壇傳承難免出現危機。許冠傑宣傅《阿 Sam & 阿 Tam Happy Together》時說「廣東歌永遠不死」,但願如此。作為粵語流行曲死硬歌迷,筆者有機會看到鄭少秋、汪明荃的五十周年演出或許冠傑及譚詠麟的創意合作固然欣喜,但總不能只期望再二十年後李克勤的五十周年,甚至鄭少秋、汪明荃的七十周年紀念演唱會。

 

2009年正式出道的C AllStar宣稱2017年10月演唱會後休團,因此那可能是他們最後一次在紅館開騷,表演嘉賓楊千嬅亦笑說「可能我明年就退休」。雖說只是休團和開玩笑,而不是真的正式退休,但總難免叫人唏噓。〈紅館夢〉(唱:C AlIStar;曲:賴映彤@groovision;詞:黃偉文)唱出香港歌手心聲:

 

鐳射中,飛躍四面臺上,尋覓理想,將天空海濶接力再唱。風一起,請你試試,投入到我的漣漪裏,就似聽你偶像演唱。總有夢想,替幻想引路指方向,想入紅館,沒羅盤,亦能通暢⋯⋯

 

假如沒有了〈鐳射中〉(唱:羅文;曲:林慕德;詞:林振強)、〈飛躍舞臺〉(唱:梅豔芳;曲:黎小田;詞:鄧偉雄)、〈海闊天空〉(唱:Beyond:曲詞:黃家駒)和〈漣漪〉(唱:陳百強;曲:陳百強;詞:鄭國江),再沒偶像,只怕夢想會失方向,紅館變成了〈眼紅館〉(唱:Boy'z;曲:林健華:詞:周耀輝):

 

⋯⋯有過的,成絕唱,我仍然妄想,呼喊夠響亮,或者再到臺上,不信這一段,難道變了全無安哥的個唱⋯⋯

 

「紅館為拒絕消失的集體身份提供了表演場地,幫助這座似乎『變幻原是永恆』的城市,創造一種歸屬感。」紅館的功能不單單是集體回憶的生產地,同時也是成就天王巨星的聖殿,香港流行樂壇日漸失色,進軍紅館的外來歌手愈來愈多,到時生產的集體回憶恐怕不再香港,要是如此也就難言創造歸屬感了。


本文摘自《香港流行文化的(後)青春歲月》



《香港流行文化的(後)青春歲月》

作者:朱耀偉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I S B N:9789888573639

 

「青春,請你歸來」

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流行文化風靡全球華人社群,電影、電視劇及粵語流行曲之間的跨媒體協同效應,塑造出譚詠麟、張國榮及梅艷芳等超級巨星,偶像工業如日方升。

這段流行文化的光輝歲月得以出現,正正是因為其按商業運作邏輯推演的世俗混雜性,面對不同限制仍努力創新求變的精神。當時的香港流行文化飛揚跋扈,勢不可擋,充滿青春的熱情、信念、勇氣和創新。

但自從九十年代以來,香港流行文化的傳承卻出現嚴重問題,走入了困局,被批評為青春不再,失去了活力。「香港電影已死」、「香港粵語流行曲已死」幾已成為定論。

著名學者朱耀偉研究香港流行文化二十多年,在本書中,既為我們重溫香港流行文化當年的輕狂歲月,探析香港當時如何積累文化動能,更與大家思考未來的路向,重拾青春的活力。

「我們死了嗎?」「不,我們才剛剛開始……」


相關閱讀
更多

書摘發佈於11小时前

閱讀推薦|香港中隊1984-1997:英國海軍在香港的最後歲月

陳志輝

書摘發佈於3日前

身份蛻變|70年代港劇中盡顯將帥風範的女強人

黃夏柏

書摘發佈於9日前

從陳寶箴到陳寅恪,義寧陳氏三代的錚錚鐵骨

郭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