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教日月換新天──香港反貪先鋒的崢嶸歲月 | |
作者: | |
出版商: | |
出版日期: | 2020-07-13 |
I S B N: | 9789888675920 |
裝幀: | 平裝 |
頁數: | 294 |
定價: | HK$108.00 |
分類: | |
「香港勝在有ICAC」,這是1997年廉政公署的宣傳口號,深入民心,廉潔已成為香港社會一個重要核心價值。但曾幾何時,行賄、付黑錢小費乃香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創立只有四十多年的廉政公署能成功移風易俗,其成功因素何在?
在廉政公署退休人員協會策劃下,本書訪問了三十五位退休和前任廉署人員,包括曾任執行處首長的郭文緯、黃世照等,他們大部分都是第一代的廉署人,在七十年代廉署成立初期就投身這個他們終身不離不棄的人生事業。透過他們的口述回憶,把一些已公開或不為人知的經歷點滴、其所思所想、過去執行工作時的困擾和複雜感受,編織成見證廉署、見證反貪、見證近代香港的敘述。
目錄
序 IV
代序 VIII
前言 X
第一部分 回顧
第1 章 歷史的漣漪 002
第2 章 移風易俗半世紀 019
第二部分 投身、開創
第3 章 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048
第4 章 使命感召,靜默革命 064
第5 章 排除萬難,艱辛前進 079
第三部分 搏鬥、博弈
第6 章 以案促廉,破案立威 102
第7 章 時代標記,大案見證 121
第8 章 破案背後,博弈與感性 145
第四部分 改革、改造
第 9 章 制度與程序改革 172
第10 章 改變態度,教育下一代 187
第11 章 心戰與文化改造 201
結語 216
附錄
1. 本書訪問的退休及前任廉政公署人員名錄 220
2. 廉政公署組織圖及職級結構 223
3. 廉政公署成立四十五年大事表,1974 - 2018 224
4. 歷任廉政專員每年回顧要言,1974 - 2018 231
5. 廉政公署成立以來經典案件 238
6. 廉政公署成立以來的一些經典宣傳海報與口號 250
7. 延伸及參考閱讀 271
張炳良教授於2012年7月至2017年6月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並兼任香港房屋委員會主席、香港海運港口局主席、香港物流發展局主席、香港機場管理局董事、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董事及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董事。
張炳良教授1974年畢業於香港大學,主修社會學及經濟學。其後於英國阿斯頓大學取得公共管理學碩士學位,及於倫敦經濟及政治學院取得政府研究哲學博士學位。他曾任香港教育學院(即今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及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專注研究管治、公共行政及公共政策,著作超過一百篇學術期刊文章和書章,以及多本專書。他於2010年共同創辦亞洲公共行政學會,曾任會長。有關香港的中文論著包括:《變與不變:危機與轉型下的管治之道》( 2001)、《公共管治策略:特區八年政策得失》(2006)、《管治香港的難題:回歸10年反思》(2007)及《反思香港發展模式》(2009)。
張炳良教授長期活躍於社會及公共事務,曾擔任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及消費者委員會主席。1995-1997年為立法局議員及其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
離開局長崗位後,張教授現任香港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及香港科技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教授。
「廉政公署退休人員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是由退休廉署同事所組成,宗旨是舊同事退休後,仍然保持聯絡,互相幫助,偶爾一齊共敍,做一些義工服務、旅遊、參觀、飯聚、講座、康體活動⋯⋯等。協會設有一個醫療基金,款項由退休同事募捐而來,幫助有財政困難的退休同事,使能得到急需的醫療服務。協會亦作為一座橋樑,讓退休同事和廉署保持聯絡, 支持廉署舉辦的各類康樂、公益活動。也和其他退休公務員協會聯絡,一同舉辦活動,並代表退休公務員和政府商討,改善公務員退休福利。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 2015 Chung Hwa Book Co. (H.K.) Ltd. All Rights Reserved.